電子學系主任并沒有忘記李思明。他時不時突然跑到實驗室,不過李思明都在一心一意地在做實驗。不過有一次,李思明趴在桌子上專心致志地寫著東西,讓他抓個正著。
“你這是在干嘛?”遲主任突然出現身后,嚇李思明一跳。
“拆字!”李思明繼續自己的工作。
“拆字?你還挺悠閑的嘛?”主任生氣了,后果很嚴重。
“我這可不是玩,這是一項偉大的研究!”李思明道。
“那你給我說一說,偉大在什么方面?”遲主任不信。
“你看,漢字都有偏旁和部首組成的吧?”
“沒錯啊,小學生都知道。”
“那你有沒有發現,通過拆字后,這些偏旁和部首是否有些規律?”
“你想搞漢字輸入方案?計算機上用的?”遲主任還是識貨的。這時計算機還是個新鮮事物,計算機在引入中國時候,中國人痛苦地發現漢字輸入是個頭疼的問題。能夠看到的輸入法有王安99鍵的三角編碼法以及國外各種各樣的大鍵盤,拼音的方法,音讀不準以及不認識的漢字就束手無策。很難想像人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用一個巨大的鍵盤。甚至有外國人聲稱中國人永遠不能使用計算機。
“你有沒有把握?”遲主任看李思明的方案也挺有意思的。
“當然可以!”如果不可以,那就怪了!
“好吧,我給你一個月的時間完成!”
“沒問題!”李思明說道。
“這樣啊,年輕人不要太武斷了!”遲主任認為有必要敲打一下。
“你就等著瞧吧!”
對于使用過這種字型的李思明來說,這是一件不太麻煩的事情。他先是根據記憶默寫了與字母對應的所有字根,畫出字根表,給出拆分方法。這是個最重要的事情,知道結果可以節省他大量的時間。北大也有搞計算機的,聽說了這件事,派出幾位年青人做他的助手,雖然李思明是位學生,但當他將這張字根表展示出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認為這個方案很有前途。
這幾個助手的作用就是,將《現代漢語詞典》中的11000個漢字全部抄到11000張卡片上,然后根據字根圖編碼。編碼做好了,包括一級字,二級字及常用詞組,李思明開始著手采購集成電路,畫電路圖。電路機殼設計是李思明的長項。很快的,李思明帶著自己的研究成果去終端廠上機試驗,一次性成功。
這年的6月,當李思明將所有的成果資料擺在電子學系遲主任的桌上后,遲主任立刻向上級作了匯報。北大立刻組織了一個漢字輸入成果鑒定會。李思明在里第一次宣讀了自己的論文,提出“形碼設計三原理”,首創“漢字字根周期表”,發明25鍵4碼高效漢字輸入法和字詞兼容技術。
這一成果一經宣布,立刻轟動全國,有專家激動地說:“從今天開始,漢字輸入不能與西文相比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這個發明的巨大意義,一時還難以估計。”
《北大學報》第一時間刊登了這一個科技發明,立刻引起了全國業界的關注,特別是搞計算機的。新華社4本“內參”評價為“不亞于活字印刷術”的偉大發明。
北大的師生更關心地是,這個發明人李思明居然是大一的新生,成為廣大學生崇拜的偶像。有關于他的一切都成為人們爭相討論的話題,特別是他開學以來逃課的“劣跡”,有的人開始效仿,自己的舉動成了“壞典型”,這是李思明預想不到的。校方看到這個不好的跡象,立刻專門為此發布通知,只要提出開創性的理論或發明,才允許不按部就班上課。
但李思明只有一個,別人是學不來的,只好乖乖地上課。校方現在非常重視李思明,直接將李思明聘為講師,成了北大的教師,不過這個教師是不上課的,甚至連大學畢業證都沒有。
“還有什么事,不是完成了嗎?”遲主任不解地問道。
“主任,知識產權吶,就是專利權。”李思明解釋道,“這個技術其實并不難,只要知道原理,搞這行的立刻就可以仿制的。”
“這不好嗎?最起碼表明這個技術是很容易推廣的。”
李思明簡直要吐血:“主任,這是我的成果,也是北大的成果,是經過我們大量的腦力勞動換來的。如果我們不申請專利去保護的話,任何人都可以去用。國內暫且不說,因為我們現在的專利法形同虛設。可是國外呢,海外如果有人利用這一發明掙錢怎么辦?況且,日本人、新加坡人、南朝鮮人都可以用這個的,別忘了計算機也是外國人的,到時候我們怎么辦?我認為我們搞科學創造,要有專利意識。你看我們現在幾乎每一個設備都要進口,花了大筆的外匯還不一定買得到,為什么?那是因為別人掌握著技術,那意味著錢!”
李思明接著說:“如果申請了專利,國內要有,國外更要有,將來我們可以授權別人使用,但要收費,有了錢,我們可以做其它研究,這樣也可以減輕國家負擔,是吧?”
遲主任道目瞪口呆:“小李吶,你說得很有道理。我的目光太短淺了,這樣吧,你現在和我一起去見校長,把這個事情匯報一下,看來我想得太簡單了。”
校長姓周,著名的流體力學家、理論物理學家,在李思明看來,中國人這點不好,非要一個科學家去擔當社會職位,一個還不行,非要兼上幾十個職務。有一位李思明非常欣賞的院士曾說:“我現在經常在報紙電視上露面,這說明我的科學生涯結束了。你什么時候看到一個真正有才能、正在創造高峰的科學家頻繁在電視上露臉?上電視說明我的科學生涯快要結束了,只能在電視上露露臉了,一個處在創造高峰期的科學家是沒有時間頻繁上電視露臉的。”
校長今年七十多歲,但現在看來精力充沛,經過文革的知識份子,現在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你是說,我們要申請專利?”周校長問道。
“校長,不僅如此,我們一切可供應用的科學發明,都應如此。”李思覺得這個很重要,比如VCD的發明就是一個著名的案例,VCD發明人姜萬勐所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不懂專利保護,失去了一次極好的統領市場的機會,同時也使中國在這一產業的發展中失去了本應占有主動權的半壁江山,“我們中國現在和發達國家相比,在科技方面我們至少相差了二十年。我們需要奮起直追才有可能追上別人,這需要一個前提,那就是資金投入,只要我們注意專利保護,就可以獲得相當可觀的專利費,這樣可以反哺我們的研究工作,同時這也是對我們科技工作者的鼓勵和支持。同時專利授權給廠家使用,又可以促使廠家迅速占領市場,這也是民族產業的支持。廠家受益可以給研究機構更大的資金支持,這樣就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必要時我們甚至可以和廠家直接合作,參與市場。光靠國家的投入,可謂是捉襟見肘,要知道廠家是最重視技術進步的。”
“李思明同志,你講得好啊。后生可畏啊!”校長很顯然支持他的看法。
“哪里,哪里,這只是我的一點建議。”李思明說道。
“過份謙虛等于驕傲哦。你選擇來北大,也是我們的驕傲。”校長笑著道,“遲主任,你做的不錯,發現了一個好苗子啊。今后要多給李思明同志支持”
“校長,那這個建議?”李思明并不關心什么稱贊。
“放心吧,我們國家現在雖有‘保障發明權和專利權暫行條例’,但現在看來,有必要專門立法,我會向有關部門提出我們的意見。另外我們立刻著手申請專利,特別是國外!”
周校長覺得還不夠,立刻要李思明寫篇關于加強專利立法的文章,在北大學報上發表。李思明最怕寫與專業無關的文章了,只得跑到政法大學,找人找資料,才勉強寫出來。這篇文章一經發表,李思明的名字又一次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想不出名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