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縱橫四海第三十六章英雄與逃兵
“向胡金銓導演的《俠女》致敬!”
——李思明導演談《十面埋伏》。
李恩明和曾智在深圳停留了大半個月。
在這大半個月內,他們二人不再矯情,核利用的關系都用上,將特區政府的人事關系摸得透透的頗有狗仗人勢之嫌。向相關部門做了各種保證,并許下一堆諾言之后將深圳的事情交給大帥三人李思明和曾智回到了香港。
在春節前,李思明和劇組成員們堪堪將“牡丹坊”那場戲拍完,牡丹坊的一幕堪稱經典!營造的絢爛多姿盲女的舞中有武水袖擊鼓戲份充足自然,齊琪也非常努力完成了角色塑造,整個牡丹坊一場戲絕對的驚心動魄!小有遺憾的是齊琪演繹的小妹還是有些單薄,看的出她已經很努力,但是在李思明看來這已經很不錯了。
曾智算了一下到目前為止,不知不覺已經花了九百萬元這些演員們都還不是明星這讓總成本節約了不少。加上后面的戲和后期的制作一千萬也不夠了看來只有超支了。
在春天真正到來的時候,李思明和曾智帶著劇組千里迢迢地來到四川永川外景地小刀也從老家趕往目的地。
當抵達永川的時候他們就注意到竹海中會有朦朧飄渺的薄霧,美麗地充滿著東方詩意的景致讓他們心醉。
竹,在中國文化中往往成了一個文化的載體。在紙張大規模出現之前小小的竹片聯結在一起,正是我們祖先文化和思想的傳承,才有我們燦爛的文化。所有才有“罄竹難書”的說法。
《禮記•樂記》:金石絲竹,樂之器也。竹子制成的蕭笛之類的樂器正是構成了中國民族音樂最重要的部分正所謂“絲竹之聲”也。
《詩經•小雅•斯干》:“如竹苞矣,如松茂矣”。明•范世彥《磨忠記》:“祝壽享,愿竹苞松茂,月月悠長。”形容根基象竹那樣穩固,枝葉象松樹那樣繁茂。用作視長壽或宮室落成時的頌詞,也比喻家族興盛。
《魏氏春秋》:嵇康與陳留阮籍、河內山濤、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瑯邪王戎、沛人劉伶相與友善,游于竹林,號稱七賢。”
《晉書•杜預傳》:“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數節之后,迎刃而解。”形容節節勝利,毫無阻擋。也形容不可阻擋之氣勢。
大詩人李白《長千行》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比腳男女兒童在一起玩耍,兩小無猜的感情。
竹枝桿挺拔,修長,亭亭玉立,婀娜多姿四時青翠,凌霜傲雨倍受我國人民喜愛。有“梅蘭竹菊”四君子之一“梅松竹”歲寒三友之一等美稱。我國古今文人騷客頌竹詠竹者眾多。據傳大畫家鄭板橋無竹不居,留下大量竹畫和詠竹詩。大詩人蘇東坡則留下“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的名言。
歐洲原本沒有天然分布地竹子,北美也只有幾種。在西方觀眾看來竹林是典型的具有東方意境的景致,而這部影片又特別強調視覺效果,竹稱飽滿的色彩幾乎就像一幅國畫。這里的山叫做茶山。在那連綿起伏的群山之中。映入眼簾的皆是青青地竹林,李思明選中的地方是一個叫做扇子灣的地方。
自從當年胡金銓的《俠女》以一場極具意境地竹林激戰享譽國際后,后世許多武俠電影亦開始“附庸風雅”,借“竹林打戲”提升影片之意境品位。只要是進了竹
轉身出來就成了俠客。那場著名的“竹林對決”雖然僅有短短十分鐘卻足足拍了二十五天。胡大師對完美影像近乎苛刻的要求終令此段既有幽遠意境,又合凌厲殺機。
清晨地竹林升起了薄霧,青翠的竹子如哨兵一般挺拔,林中虛無飄渺。似一幅國畫般寫意。如果身上沒有工作要做,如果能抵擋住外面世界的誘惑。可以在此結廬長居做一個中國畫中神仙樣的人物也無妨。
“真美!”所有的人不禁贊嘆道。
“都愣著干什么?”李思明不得不將沉醉其中的演職員們,從“陳迷不悟”中拉出來。
李思明指揮著人們用麻袋收竹葉然后開始向拍攝地的路上均勻鋪撒竹葉,這些葉子是從遠處的山上收集來的,總共有300多袋,耗費了不少功夫。
這一段是打戲中地一個高潮,甚至是最重要最有特色的一部分,必須制造出一種天羅地網地兇險氣氛僅僅是在地面上的追殺遠遠不夠。為了完成這場戲李思明拜托銀都機構的人從四川請來了很多的雜技演員,他們可以輕而易舉地徒手攀援毛竹然后又翻身躍到另一根毛竹之上,在和攝影師溝通之后現場采取了實拍的方式以此營造出真實的效果。于是陳指導設想讓這支來自古代官府的“特種部隊”在樹梢之間往來穿梭,彼此呼應并從空中投射竹槍來阻擋小妹和金捕頭前進,給逃亡者形成最大的壓迫感。
“咱們這個算得上是個大手筆,很有創意!”老劉對著李思明道。
“那當然咱們要做就做郝人從沒做過的!”李思明對此很是
在這一段,音效師的工作也很重要,昔先是官府追兵用竹槍投射金捕頭和小妹的音效還有刀砍青竹的聲音毛竹爆裂的聲音都是細節但都要力求真實和富有感染力。在整部片子中,小妹和金捕頭遭遇的這段埋伏是最兇險的,最終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因此要求用竹槍營造出一種“恐怖”的感覺,突出它的殺傷力和神秘感。在永川,音效師和他的團隊砍伐了十幾根毛竹在上面扎了不少眼兒。然后在空中揮舞,進而營造出一種低嘯的音效,正是李思明需要地那種“寬、厚、重”的感覺。總共大約用了八九天的時間收錄各種竹子地聲音。在后期制作的過程中,選擇其中最富有表現力的幾種音效。
這段需要用到大量的特技有些特技本來是電腦來完成的。李思明當然沒有電腦,他只能盡可能通過一些特技手段來力求他想要的效果。小刀是使刀的行家那俠客刀凌空飛起旋轉,砍斷一只竹槍地鏡頭就是小刀來完成的,這也是小刀經過多次失敗完成的,高速攝影機捕捉到了一個還過得去的鏡頭。剩下地就交給后期地剪輯師來完成。而那“飛刀門”的飛刀本就是小刀親自設計地這是為了保證這種弧形刀能夠輕松自如的旋轉飛行的效果,盡最大的可能去完成李思明需要的效果。
雖然跟他想要的效果還很有差距但李思明己經偷笑了。如果沒有小刀,李思明恐怕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思明和他的劇組在四川足足拍了一個月,這部電影終于殺青了。當一個導演很辛苦,當一個演員也很苦。導演初出茅廬,演員也是初出茅廬所以他們都愿意吃苦。李思明想到后世某位從國外歸來的大明星坐飛機要頭等船住要四星級以上堵車也要計算在工作時間之內這還要導演當神仙一樣哄著供著。對于此時香港的藝人來說通宵達旦地拍戲和工作就是生活中地一部分。不像好萊塢要遵守勞動時間的規定,還要過周末休息度假。
所有地拍攝都完成了李思明長舒了一口氣對于他來說這處工作是個難啃的硬仗好在還算順利,除了一些協調方面的小問題外職員們都配合默契。剩下的工作便是后期的剪輯和配樂錄音。
剪輯特別重要,比如一個跳樓的鏡頭,可以用一下方法進行拍攝:首先,拍攝那個人從窗口摔下來,跌在一張網上。當然了,在銀幕中是不能出現網的,然后再拍攝同一個人從一個不高的位置摔到地面上,把這兩個鏡頭連接到一起,就可以得到所需要的影像。這個跳樓的慘劇,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只不過是出現在銀幕而已,它是兩段膠片連接起來的結果罷了。從這個事件一個人從驚人的高度摔下來的事實中只選擇了兩點:跳樓的開始和結束在空中的過程被去掉了。
以上就體現出了剪輯的一個作用。復剪一般是再進行細致的剪輯和修正使人物的語言、動作、影片的結構、節奏接近定型。精剪則在反復推敲的基礎上再一次進行準確、細致的修正,精心處理,比如色彩、音樂、場景的轉換。
自從格利菲斯創造了無縫剪輯之后人們才真正意識到剪輯的重要性。一般一部電影需要一個流暢的剪輯,即是鏡頭之間的轉換使觀眾看了后不產生明顯的跳進、在看一段連接動作時思路不會被打斷。剪輯中另一個重要原則是不能錯亂。不能因鏡頭轉換而造成視覺上的混亂,但這一剪輯手法在八十年代又受到了挑戰,有的導演故意讓觀眾產生錯覺。所謂“動接動、靜接靜”即是鏡頭轉換達到協調的重要法則。能否延長或縮短一個事件在銀幕上的停留時間,是剪接者能否控制影片進度的一個重要要素,是導演和剪輯師在控制影片節奏和時間安排的一個高度靈敏的手段。
李思明可不想讓觀眾者一部拖泥帶水的電影更不想讓觀眾看到一部節奏快得來不及思考,云里霧去的電影。
剪輯師是來自銀都公司的,是個老手而老劉、陳指導也是其中的行家但李思明更有別人所不能及的創意。
“現在我們才稱得上是在制作一部電影!”李思明對著剪輯師說道,“將來我們應該剪輯師在一部電影中的作用。”這話李思明也是對老劉說的。后世的一部電影的影響力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剪輯的水平。因此我們可以說導演一部電影,是在剪輯室里完成的。
剪輯師在這個時代并不為人所重視他們通常被當作一名技工而好萊塢在很長一段時間主要是由女人從事這一行,因為導演們認為剪輯就像是織毛衣,女人們手巧適合干這個。但是隨著電影藝術的發展一部運用了特定、閃回、平行情節、慢動作、影像重疊這幾種最基本的剪輯手法,會讓一部電影生色。而后來的那些所謂大制作比如《黑客帝國》之類地電影更是如此因為剪輯的原因被人挑出幾十甚至上百條破綻。
拍武俠片對剪輯的要求尤為重要。因為你必須讓動作連貫起來,處理的好動作自然流暢明顯不同的兩個畫面放在一起,在連貫的背景音樂和音效中,你會感覺不到其實你看到的是幾個經過不同角度處理過東西。而且“剪”它有一好處就
可以將現實電影拍攝中失敗的地方加以隱藏。在后續“接”當中補充一個畫面讓你的電影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他導演拍一個打斗地場面可能是一個主鏡頭加幾個轉換鏡頭就行了但李思明卻往往拍幾十個甚至上百個鏡頭,利用后期的剪輯。可以將瞬間的眨眼以慢鏡頭的形式固化。將刀砍入身體時手腕地抖動突顯強化觀眾會被帶入過山車般地細節之旅。因而會真正地融入到激烈的打斗之中。李思明會讓這部影片地剪輯成為另一個亮點。
剪輯臺是剪輯人員的工作臺。臺面上鑲有乳白色玻璃,燈光可由下面照上來以便看清影片上的畫面進行剪輯操作。套片機(也有稱同步器)是剪輯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可以把各條影片互相對齊使之同步前進或后退。套片機要輕常保持清潔和良好狀態。否則會損壞影片或弄臟影片。接片器也稱接片機,是接影片用的機器。接片的原理是把要接的影片兩頭用刮刀把影片上的藥膜刮干凈后用接合劑進行連接。
唯一讓李思明不滿意的是,在剪輯室里不能抽煙而他必須在整個過程中像釘子一樣釘著,隨時發表“高見”。
唐家仁的音樂終于在李思明拍攝完成前,全部完成。當然這是在曾智的威脅利誘之下完成地。到了最后,他發現自己從中得到了很多。最重要的是成就感當然曾太子并非小氣的人,一個相當于他一年薪水的支票放進了他的口袋。后來他發現他得到遠比這些更多的東西。
八十年代初,香港電影有邵氏和嘉禾兩大巨頭,除此之外就是剛剛冒起來的新藝城。在連拍了《滑稽時代》等四部電影之后,新藝城花天價請來紅極一時的許冠杰所謂的天價是指許冠杰的片酬高達二百萬港幣外加日本的賣埠花紅,而當時在香港市中心買一層100平方米的公寓只需要兩萬元。許冠杰可謂開了超級巨星高片酬的先河。但物有所值,《最佳拍檔》創造了香港電影史上的最高票房在1982年春節上映大破開埠以來的票房記錄,是第一部票房超過2000萬的電影《最佳拍擋》的票房高達2600多萬港幣,而當時的票價只是7元錢,也就是說當時超過一半的香港人都走進影院觀看了這部電影。82年是新藝城最輝煌的一年。
看到別人的電影大賣特賣,曾智心里挺羨慕的.
“阿明我們這部電影會受歡迎嗎?”曾智問道。
“不知道!”李思明回答得很干脆。雖說在這部電影使用了大量這個時代別人并沒用過的元素:好看并有視覺沖擊力的打斗;緊貼主題的原劍音樂,這個就可以拿個獎:精心制作的服裝道具,絕對是制作精美:并且李思明對三位主角的表演十分稱道,即使這部電影不被人認可,演員的表演卻會被人所接受認可,而影片中的一些情節創意更是從來沒有人用過的。他唯一不敢肯定的是,觀眾認可嗎?
“咱們忙活了半年,你現在說不知道?”曾智現在想殺了他的心都有。
李思明看了看一臉“正義感”的曾智輕笑道:“我當然認為這是一部好片子可是我不能代替觀眾來評價一部電影的好壞一切讓市場來決定。如果這部片子賣得好那就是好片,至于說我這個導演的水平,我不在乎!”
“我們唯一的優勢恐怕是觀眾的味口被我們吊了起來。還有我們的檔期沒有其他有競爭力的片子。要是我們的片子不合觀眾味口,觀眾會大呼上當!”
“檔期?人家看不上的檔期你還挺得意?不過站在兄弟的立場上我勸你準備好一些干糧和水什么的。”
“為什么啊?”曾智奇道。
“你想這報紙天天報道咱們的電影,一天要是不說一說我們,就好像少了點什么。正所謂希望越大,這失望就越大,要是觀眾們太失望了控制不住自己,我擔心他們會將你曾老扳撕碎了,你得提前準備一些干糧,到時候跑到一個沒人的地方好避難啊!”
“哼那不關我的事你才是導演我至多被罵識人不明誤交匪類而已!”曾智反唇相譏。
“那咱們就誰也不準逃,要不,咱倆都不去參加首映?”李思明建議道他嘴里說不在乎什么導演藝術,但是萬夫所指的滋味不是正常人所能坦然接受的。
“不行就是刀山火海你也得給我上,想當逃兵不行。”
“嘿?這好像是我曾經掛在口邊的臺詞。”李思明轉向小刀道,“小刀,你說是吧?”
“可是你以前說這話時還有一句你不會故意忘了吧?”小刀道。
“什么話?”李思明道。
“不怕死的‘跟’我上!”小刀肯定地道“不是‘給’我上!你想當英雄還是逃兵?”
李思明啞然曾智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