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邊的船隊行到近處,卻是虛驚一場,原來是平壤來的海東水師。
倭人海戰拿手,陸戰不行。高麗的水師可以交給他們對付,攻占江華島,非得海東軍隊親自出手不行。其實,就算倭人陸戰也在行,鄧舍也絕不會讓他們登上江華島半步的,要讓他們占據了此島,做為據點,以后就麻煩了。
海東來船有三十余艘,皆為一兩千石的大海船,總共裝載了士卒一千多人。
帶隊的將領與劉楊見了一面,兩人雖非一個系統,但彼此相識,只是正在戰時,沒空敘舊多說話,簡單地交流了一下情況,一個自帶隊去攻打江華島,一個率倭人水師繼續與麗軍交戰,并巡弋沿海,負責海域安全。
在隨后的幾天中。
海東步卒順利攻占了江華島,倭人水軍尋找到了高麗水師的另外兩處駐扎地,又進行了兩場激烈的海戰。果如長野四郎所言,高麗水師毫無斗志,沉船不足二成,余部皆降。高麗王京沿岸,落入了海東的控制。
倭人殺到興頭上,到底難改倭寇的本性,長野四郎的一部甚至登上了陸地,攻占了兩個沿海的縣城,好生劫掠了一把。
這是后話,不需多提。
水軍的捷報一片片傳往平壤,步卒的捷報,也緊隨而至。
南高麗王京,本高句麗的兩座郡縣,一個開城,一個松岳郡。高麗太祖的故鄉在松岳,他在立國的次年,遷都至此,地跨兩郡,改為開州。光宗十一年,改稱皇都。成宗十四年,改稱開城府。
顯宗元年,契丹來侵,開城府遭了兵火,宮闕、民居被盡數毀壞殆盡。隨后,歷經高麗數朝,現有的宮殿、建筑,大多為重建的。蒙元之后,高麗的國君不再稱帝,統統改為王,這皇都自然也就跟著變成了王京。
王京所轄縣城甚多,先后周邊十數個州縣撥給直轄,號為“京畿”。所謂“畿”,指的是鄰近國都的地方,“方千里為王畿”。王京的屬縣范圍,沒千里那么大,一二百里還是有的,地方不小。
趙過部給平壤發去的幾封捷報,內容就是報告的他們在與京畿地區作戰過程中的幾次勝利。
王京依山而建,前后有鳳鳴山、天磨山、蜈蚣山等等許多山巒,環繞周側,西臨禮成江,地勢險峻、山川合攏,易守難攻。趙過部盡管出現的宛如天降神兵,畢竟不是真的天兵天將,短日內難以破城。
因此,早在他們出發前的軍議上,鄧舍就已經集思廣益,定下了“先去其羽翼,斷其外援,孤立其城,然后三軍發動,并力齊攻”的作戰方案。
就目前來看,這個方案施行的很順利。
王京向西,直到大海的沿邊州縣,已經悉數落入海東軍隊的手中。王京東邊,海東軍隊也拿下了兩三個縣城,借助山勢、河水,構建了一道防線,以之來斷絕東部麗軍可能會出現的援助。海東軍隊的主力在王京北側。兵法云:圍三闕一,王京的四面,只空出了南邊。
趙過也沒完全地將城南置之不理,派去了幾隊騎兵,權做監視。
海東軍隊水陸并進,同時發起了猛攻,高麗王京內部亂成一團。王祺幾次接到探馬的加急報訊,猶自不敢置信,幾疑夢中。堂堂一國,邊境的防線竟然如此松懈,叫敵人摸到了鼻子底下,居然還沒發現!
高麗王宮。
王祺氣得險些暈倒,他面色蒼白,又驚又駭,提著寶劍,繞室疾走。每走到一個大臣的旁邊,他便會停下腳步,問一句:“敵已在前,卿有何良策?”沒一個大臣回答他,事到如今,能有何良策?
他揮舞著寶劍,高聲叫道:“城外州縣,半數失陷。紅賊鐵騎,轉眼便至,眼見王京危險,我朝養士數百年,至此關頭,你們,你們,……”激動的連連咳嗽,急火上升,一口痰卡在了喉嚨,他蒼白的面色轉眼憋的通紅。兩個隨侍小太監,慌忙上前,幫他捶背順氣。
好容易呼吸順暢,他伸手把小太監推開。
殿上跪著的群臣一個個面如土色、訥訥無言,膽小的至汗流浹背,兩股顫栗。王祺連著追問了幾遍,得不到半句的回應。驚駭到了極點,人就會歇斯底里。他的驚駭,瞬間轉為怒火,握了握手中的寶劍,有一種想要抽出來,拔劍砍人的沖動。
不是沒人回答,高麗有才干的文武,不少沒在王京,有的正處在東線,與李和尚對峙;有的正率領水軍,與南海岸的倭寇鏖戰。如洪彥博之流,或者出使未回,或者才出京城,巡視各地,防止地方生亂。
不止精干的官員多不在城中,王京的鎮戍軍隊,也都已經有至少半數調了出去。既無勇將,又缺精卒。而敵人驟然來襲,如之奈何?
金鏞、李子春的官銜較低,這會兒見排在前邊的大官兒們沒有人回答王祺的問話,往前兩步,高聲奏道:“請我王息怒。請我王毋憂。以臣等之見,來襲的紅賊人馬不過萬人,我城中諸軍,雖然調往東線了一部分,尚有諸衛、各班,人馬數萬,數目遠過紅賊。
“且我有堅城,彼為客軍。王京城中的百姓,也都可以助戰。我有此三條優勢,諒彼紅賊何足慮哉?它雖然來的氣勢洶洶,并不可怕。只要我王給臣等五千人馬,趁其立足未穩,即刻出城,奔襲攻之,定能叫它有來無去!”
王祺問策的時候,沒人回答。金鏞、李子春主戰,立刻有人出來反對。
“萬萬不可!我城中人馬雖尚有數萬,多半為才招募的新卒,論起戰力,委實不堪一擊,絕非紅賊百戰悍卒的對手。不出城還好,勉強夠用來防御。一旦出城,與賊野戰。那便是以我之短,迎敵之長,這與自蹈死路有何區別?”
“那依卿之見,該當如何?”
“金大人、李大人所說的我之三條優勢,倒是不錯。我軍之長,在有堅城。紅賊之短,在為客軍。我城中糧儲豐盈。眼下之策,唯以堅守為上,切切不可貿然出擊,自損實力。臣以為,只要我王京能堅守個旬日一月,紅賊定然不戰自退。”
“為何?”
“紅賊遠來,糧草補給困難,此其一。王京受困,四方勤王之師,旬月內必至,此其二。”
又一個大臣出列奏道:“全大人之言,臣不敢茍同。”
王祺問道:“怎么?”
“昨天沿海傳來軍報。海東與倭人聯手,數日前,江華島已經被紅賊攻占。我軍水師大敗。現在,西邊海域,舉目盡為海東與倭人的水師,沿海一線州縣,也已經悉數落入賊手。平壤的補給船隊源源不斷,通過西海岸,隨時可以補充我面前之敵。
“這些情況,我王又不是不知道。請問我王,如此形勢,王京該如何堅守?”
“戰,戰不的。守,守不成。”
王祺終于難耐怒氣,拔劍出鞘,狠狠砍斫在大殿上的柱子上。他養尊處優慣了的,沒多少力氣,接連砍了幾劍,就已經氣喘吁吁,出了滿頭的大汗,也不知道是累的,抑或氣的,又或者驚嚇出來的。
他提著寶劍,逼視諸臣,質問道:“又不讓戰,又不能守。該怎樣?該怎么樣?”
大臣們彼此視線交流,剛才回答的他那人鼓起勇氣,說道:“臣以為,上策,當走。”
往年因倭寇來襲,逼近京畿,王京曾有幾度戒嚴,危急的時候,王祺也不是沒有過逃入江華島的打算。可就這么走了?未免不甘。何況,如今江華島已然落入了海東的手中,走,又能走到哪里去了?
“可去漢陽府。”
漢陽,即漢城。在王京的南邊。高麗顯宗時,契丹人來襲,顯宗就曾經難逃漢陽,升為南京,作為臨時的都城與陪都,與西京平壤、東京慶州,并稱為“小三京”。后來,慶州取消了京號,但漢陽一直作為陪都沒有改變。
王祺良久無言。
諸臣大氣不敢出,一片死一樣的寂靜。殿外微雨渺渺,春風吹動林木,樹葉沙沙。透過樹葉,可以隱約看到,遠遠的竹林里,一只豢養的仙鶴,漫步池塘岸邊,悠閑自若的啄了啄潔白的羽毛,曲項鳴叫。
王祺驀然感到了一股傷感,他的怒火、他的無奈、他曾經的雄心壯志,就這么的,一下子全部消失了,消失的無影無蹤。
斜風細雨,春意漸濃。
他四顧茫然,手中的寶劍“嘡啷”墜地。他聽見仙鶴了鳴叫,他閉上眼,嗅到滿苑的花香。他好名花,分的出來,這是金達萊的香味,那是茶花。隨風飄落的是杏花,清淡若有若無的,則為水中的君子蘭。
他努力地仰起頭,不想讓臣子們看到,有兩滴淚水,順著他的面孔淌下。這是他登上王位的第九個年頭了,不到一年,他丟了半壁江山,而如今,連王京也難以保住了。照這個勢頭下去,或許,他已經不會再有下一個明年。
他喃喃自語,他忽然想到了一句唐詩,他輕聲地吟誦道:“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殿上群臣,無不面現羞慚。金鏞、李子春等人的眼中,淚水奪眶而出,不分文官武將,咚咚咚的叩頭不已。金鏞昂首慨然,說道:“臣不才,得我王恩澤優渥,過蒙拔擢。今當紅賊,竟無一策,實在愧對我王。請三尺劍,引五千卒,即出城為我王先鋒,與賊決戰,護我王出城。”
城頭炮響,如雷滾滾。
一個太監連滾帶爬,蹭了滿身的泥水,渾然不顧,闖入殿中:“大王!大事不好了,北城門,北城門,北城門紅賊攻勢驟劇,險險欲破!”
金鏞挺身而起:“我王,請速做準備,臣這就送你出城。
倉皇之下,“你”字都說出來了。諸臣,包括王祺在內,卻都沒有注意到。李子春隨著躍起,搶為先鋒。
在這城破的前夕,王祺反而鎮定下來,他不慌不忙地拾起來掉在地上寶劍,交給金鏞:“帶孤此劍,城中戍軍,統交你指揮。……李卿,你不必去,即刻點齊內巡檢并及扈衛諸軍,隨時準備隨孤出城。”
金鏞接劍,轉身待去,迎面與又一個來報信的太監撞在一處。
他閃開兩步,站的穩當。那太監跌倒地上,來不及爬起來,顫聲叫道:“大王,大事不好了!……,南城門,南城門。”
“南城門怎樣?”
“西邊海上來了一彪紅賊,不知何時,圍住了南城門!”
四面城門被圍,插翅難飛。眾人心中明白,這是海東將要發起總攻的先兆。金鏞、李子春臨危不懼,向王祺一行禮,分別大踏步地出殿而去。城門既然被圍,便殺出一條血路。兩個人的心中,都暗下決心:報王恩的時候到了。
“爾等諸卿,也退下去吧。各回本府,做好與孤一起出城的預備。”
王祺平靜地看著臣子們跪拜退去,他偷偷擦干了淚水,和顏悅色,對隨侍的小太監說道:“去后邊宮里,通知王后,就說,孤要去漢陽看看,請她快做準備。……,你們,你們要想跟孤一起去的,也盡早去準備收拾吧。”
“大王,……”小太監哽咽不止。
“哭甚么?漢陽好地方,山清水秀,你們肯定沒去過。此間樂,何思蜀?哈哈。”
王祺撩起衣襟,回身坐入王座。幾個太監分別出去給王后、妃子們報信,寬廣、幽暗的大殿上,除了他,再無旁人。
他呆呆地坐了會兒,遙望竹林、仙鶴,靜聽雨聲。習習的涼風,一陣陣的吹入殿內,帶入花香繚繞。他開始不由自主地回憶往昔,過往的歲月從各個久已積滿灰塵的角落里,翻騰出來。他突然發現,他似乎從沒有過這樣悠然的時候。
少年時,宿衛元宮;二十歲,登上王位。每日奔波操勞,夜夜連睡覺都不得安寧。到頭來,換到了什么?高麗佛法甚盛,他登基之初,就仿蒙元的國師制度,封了一位和尚做王師,頗受佛法的影響。
他沒有焦點的眼神,穿透了雨幕,飄游蒼穹之下,大地之上。他追憶往昔,他不覺惘然。他所爭取的,他所拼搏的,他所擁有的,以及他想要擁有的一切,在這一刻看來,盡然虛無縹緲,“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恍然間,他自失一笑,似乎在笑他自己,儼然如得道的高僧,竟似看透了這三千的紅塵。他隨手操起王座邊兒的胡琴,放在翹起的腿上,拉響了琴弦。胡琴的聲音,幽怨而哀傷,悠悠傳出殿外,混入雨中。
萬籟俱寂,琴聲凄涼。
他這胡琴,一拉就是一整天,從早到晚。其間,接到了三次宮外的軍報,第一次,金鏞陣亡。第二次,李子春接替金鏞的指揮不久,亦然陣亡。第三次,守軍嘩變,有人打開了北城門,放入了海東的軍隊。
千軍萬馬入城,乘夜而來,無邊無際的火把,涌入王宮。
宮中的侍衛、太監、宮女,逃了個一干二凈。很快,一支數百人的先鋒,沖入了大殿之中。火把、盔甲,血污、興奮,與雨聲花香,交融一起。成百上千的刀槍,閃爍冰冷的光芒,圍了他在中央。
他身著王袍,高座王座,他害怕么?他不知道。他的手在顫抖,胡琴的樂聲,卻倔強的依然在響著。或許,這是他僅剩下來的,王者的自尊了吧?
海東軍中,一條漢子躍出,穿著小卒的服色,好幾個百戶官,對他都恭敬有加。他挺著長戈,迎著高麗王挺身直立,喝道:“呔!兀那賊王,叫你聽的清楚,今日擒你者,海東大將軍麾下,走卒郭從龍是也。”
是役,郭從龍橫戈跳蕩,第一個沖上王京城頭。戰罷取出身上所中之箭矢,箭簇重達數斤。
——
1,胡琴。
即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