蟻賊

94 繞襲

常遇春雖身為上將,但是自恃勇武,卻好陣前顯耀,喜歡與敵將單挑。

原本的歷史中,直到北伐中原時,朱元璋還告誡他:“遇春為大將,顧好與小校爭能,甚非所望,切宜戒之!”可見,他的這個喜好根深蒂固。

三通鼓內,帶上賽因赤答忽、王保保選擇武將以及武將出陣的時間,連斬了三個元軍悍將,而他本人卻毫發未損。

吳軍是見慣了的,燕軍、元軍皆驚。燕軍是既驚又喜;元軍是既驚且駭。王保保見機得快,當即下令,命派出輕騎,取常遇春。數百騎呼嘯出陣,人未至,箭先發。常遇春的鎧甲好,在箭雨下,不慌不忙地歸往本陣。

他“長臂善射”,不但不亂,還走走停停,取出弓矢,時不時地回馬射上幾箭。箭不虛發。每發一矢,必有一敵落馬。每有一敵落馬,吳軍必舉槍高呼“威武!”射箭、中敵、敵人落馬,吳軍高呼。類似情景一再重復,士氣漲到了無與倫比的地步。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此時此刻,就好像是他一個人在敵對萬余的元軍一樣,且還將之玩弄于鼓掌之間。

不知道賽因赤答忽、王保保這會兒是什么樣的心情,趙過頗是心服。他嘆了口氣,說道:“常、常參政勇武絕倫,膽壯如鐵。遍、遍觀我海東軍中,似唯有傅、郭可比。”他認為,只有傅友德、郭從龍可與之比勇。

楊萬虎要說也夠勇,但他是步將,難以與常遇春在馬上爭鋒。高延世也很勇,但年歲較輕,似不如常遇春正年富力強,最鼎盛、巔峰的時期。

如此這般,常遇春且戰且走。不多時,便在馮國勝、蔡遷等的接應下,安然歸入了軍中。元軍輕騎無功而返,丟下了十幾具尸體,也回了去。

鼓聲三通,角聲亦三下。

第二聲絕時,常遇春歸了本陣,經過略微地準備,第三聲絕。

燕、吳兩軍士卒齊聲大喝:“殺!”

一聲殺后,鼓角聲停,軍卒無聲。

隨之,吳軍的左、右兩翼開始緩緩向前推行。

元軍相對的右翼方位舉起盾牌、豎起槍戈,亦做好了迎戰的準備;后邊的火銃手、弓弩手支槍、開弓、架弩,只等敵人進入射程,便要開射。投石車等物也都相應地做好了準備。各軍各營里,各級的掌旗官、鼓角手或者緊緊地握住旗幟,或者拿住鼓槌、抬起號角,時刻準備給下級傳達上官的命令;而他們的上官亦緊緊握住刀劍,目不轉睛地盯住各自上級軍官的旗幟,側耳傾聽他們的鼓角,也是時刻準備傳達并服從命令。

數萬人都屏住了呼吸。

吳軍出戰,元軍迎戰,燕軍觀戰。

就在這個時候,吳軍中軍的后陣,突然生亂。中軍是三軍之魂,中軍生亂,兩翼必不穩。況且,現如今還正在兩翼剛剛開始向前推行之時!常遇春適才回來,人雖沒受傷,坐騎中了箭,剛剛換了匹馬,在觀看兩翼前行,突聞后軍嘈亂,他心知不妙,急遣人前去探看。

派的人還沒去,后軍已經來報:“軍后有韃子來襲!”

城西門外,屯駐的有元軍一部。不過,這部分的元軍已經繞城前來,匯入軍陣中了,皆在前面。那么,這后邊的元軍卻是從何而來?

卻是在昨夜,賽因赤答忽用王保保之計,悉散金帛,出察罕帖木兒所賜的玉佩、寶劍、精鎧,招募了五百敢死士,配以勇將,趁夜出城,遠遠繞出,潛伏在了吳軍營后十幾里處。他們是地頭蛇,地形熟悉,吳軍沒有能及時發現。提前相約:待兩軍對陣時,趁機殺出,亂吳軍陣型。

那么,這股元軍卻又為何不去埋伏在燕軍后,而是埋伏在了吳軍后呢?

也是王保保的提議。

他認為:“趙賊非常強悍,與我軍作戰多次,接連獲勝,而且軍馬眾多,有近兩萬人,難以速取。而常賊遠來,是為客軍,且軍少,相比趙賊,比較弱小,可先滅之,壯我士氣。既滅遇春,再鼓勇奮力,滅趙過必矣。”

燕、吳兩軍定下的作戰方案是吳軍先戰,燕軍再出。元軍定下的作戰方案則是先敗吳軍,再戰燕軍。一個是合力,一個是分別擊破。

兩軍都不知道對方的方案,因此就出現了現在的這個情況。

吳軍剛動,元軍就趁機從后突襲了。陰差陽錯之下,導致在戰事剛剛開始,雙方的主力還沒接刃,便形成了暫時對元軍有利的局面。

吳軍中軍后陣大亂,兩翼驚愕,進退失據。

……

趙過、潘賢二在望樓上看見了。

潘賢二“哎呀”一聲,說道:“戰未起而后方生亂,陣未成而中軍不穩。大人!吳軍危險了。如果韃子的主力趁機突襲,吳則必敗。吳若敗,我軍必陷苦戰。請大人速點精銳,做好出陣救援的預備!以防不測。”

……

元軍望樓上。

賽因赤答忽笑與王保保說道:“常遇春固然勇悍,特一匹夫耳!果然無備,致使中軍生亂。吾兒此計大妙!”

“父帥打算何時遣騎兵出列,沖吳賊陣型?”

“不要著急。吳賊中軍才亂,兩翼還沒有生變。現在出擊,容易陷入混戰,燕賊尚在左側虎視眈眈,不可妄動。且稍等,等吳賊的兩翼回撤之際,便是我軍騎兵出擊之時!”

——,之前,因吳軍擺出了攻擊的陣型,元軍在相對的方位做出了一些調整,以示守御。卻原來只是在哄騙聯軍。看似守而實攻。隨著賽因赤答忽軍令的傳下,放在后邊的馬軍陸續提前,已經做好了突擊的準備。

……

吳軍生亂,燕軍欲救,元軍欲攻。

……

吳軍中軍陣里,常遇春遇亂不驚,他下令,說道:“打旗語,敲鼓!命左、右兩翼繼續向前。并遣人去燕軍壁壘,告訴趙左丞,就說如果元軍趁機出騎兵來犯我陣,便請他也即出馬軍,襲元軍左翼,以作我之策應!”

統帶兩翼的是馮國勝、蔡遷。

見到旗語,聽到催戰的急促鼓聲,他們兩人反應不同,一個當機立斷,一個微做遲疑,但是最終下的命令卻完全一樣:“繼續向前!”

馮國勝是左翼,并傳下軍令:“敢有右顧者斬!”蔡遷是右翼,亦傳下軍令:“敢有左顧者斬!”軍令傳下沒多久,常遇春的軍法官分別趕至兩軍中,又宣讀常遇春的軍令:“禁狐疑。鼓聲畢,若仍未接戰,諸將皆斬!”

……

賽因赤答忽的笑容漸漸凝固,吳軍的兩翼雖然停頓了一下,但很快就又繼續前行了。他扭頭看了王保保一眼,兩人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出了不可置信。王保保喃喃說道:“竟不顧中軍!如此悍然?竟不顧中軍!”

望樓下,做好準備的騎兵將校遣人前來問令:“是否出擊?”

賽因赤答忽轉顧燕軍陣地,看見在他們陣后的馬軍隊似有向前調動的跡象,遲疑了一下,不甘愿地搖了搖頭,說道:“吳賊兩翼未亂,我騎兵縱出也不能速勝。一旦不能速勝,沒有了足夠的騎兵,就不好應對燕賊的馬軍。罷了,且先撤回軍中,再等戰機。”

……

燕軍,望樓上。

潘賢二臉上變了顏色,說道:“常遇春單騎挑戰,臨危不懼;軍后遇襲,處變不亂。軍令一下,雖然中軍不穩,但是兩翼卻竟能做到不顧向前!大人,你看到了么?吳軍兩翼數千的士卒,甚至沒有一個扭頭的!令行禁止至此,膽識、勇武至此!吳軍有此將,吳軍有此卒,隱若一敵國矣!”

……

偷襲吳軍后陣的五百元卒,如虎入狼群,皆奮勇拼殺。

吳軍初時不備,被其連破兩隊。一隊,就是五十人。五十人,五個九夫長;百人,十個九夫長。并有一個百戶、一個副百戶。十二個軍官,眨眼間,悉數橫尸。負責后軍陣的千戶率隊趕來,與率領元卒的勇將對戰,不敵,又被流矢射中,墮落馬下,幸得親兵拼死搶救,好容易搶了回去。

元卒一路勢如破竹,都是敢死之士,渾然不顧性命,受了傷還往上沖,腿斷了用手爬,手斷了用嘴咬,勢如瘋虎。

吳軍節節敗退,不到半刻鐘,連連丟掉了四五隊。情勢危急!兩千人對五百人,要說兵力占上風;但是吳軍的陣型乃是面向前方,種種的守御設置也都是放在了前邊。軍后一亂,確實不好抵擋。只調整陣型就不易。

后軍的急報,接而連三,送到前邊。

常遇春身邊的諸將、親兵俱皆驚惶。常遇春卻穩坐馬上,神色泰然,徐徐問道:“俺的軍令可送去兩翼軍中了么?”

“已經送到。”

“請趙左丞協戰的話,也送到了么?”

“也已送到。”

回答過他的問題,諸將你看我,我看你。

藍玉上前說道:“將軍!后陣大亂,告急求援之聲接踵而至。將軍為何卻先令兩翼不顧,繼而穩坐陣前,不理不問?若后陣破,前陣必危。前陣危,則中軍必失。中軍失,則兩翼必潰。末將請令,愿引百人援之。”

常遇春不置可否。

他又看了會兒兩翼,見兩翼快與元軍接戰了,這才轉過馬來,立在陣前,環顧軍士,提高了音調,說道:“韃子偷襲后營,是想亂我軍的陣型。如果此時向后,徒亂自家陣腳,正中韃子計謀,必敗。諸軍!你們大多都是家在江南。此為山東,去家千里,中間還有徐州、黃河為隔。如果戰敗,怕是連骸骨也無法送回故鄉!只能暴尸荒野。但是,如果你們肯追隨本將,不顧后軍,向前力戰,出韃子不意,則必勝!勝,功名俱顯!”

他接過親兵遞來的長槍,握在手中,目光炯炯,看著諸人,問道:“是想打勝仗?還是想打敗仗?是想骸骨不返,還是想功名俱顯?你們自己選擇!”

諸將這才知曉他的意思。他卻是想不管后軍,率前軍與兩翼一同沖擊元軍陣地!后軍生亂,不思守,反欲攻!膽氣實在豪壯。

藍玉熱血沸騰,帶頭行禮,叫道:“末將愿隨將軍向前力戰!”

諸將齊躬身行禮,叫道:“末將等愿隨將軍向前力戰!”

前軍的千余士卒齊聲叫道:“寧勝而死,不敗而亡。愿隨將軍向前力戰!”寧愿戰死疆場,也不肯因戰敗而亡。

常遇春乃身先士卒,遣別將往后軍壓陣,命藍玉引百人居前先行,鼓主力隨后而乘之,自將精騎急追兩翼,大呼叫道:“虜軍破矣!”

眾騰踴爭前。

目睹此狀,燕軍錯愕,元軍驚駭。

以潘賢二的好出奇險計,他也不敢想出這樣的作戰方法;憑王保保的血氣方剛,他也不敢想到吳軍能勇猛如斯!兩個人都變成了結巴,一個忘記了言語,不知道該用什么詞語來形容眼前的所見才好,只能說道:“常、常十萬。”一個抓住衣袖而不自知,連連說道:“常、常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