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傳129陳嫂夫婦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29陳嫂夫婦
明朝生活面面觀前傳129陳嫂夫婦。
()前傳離結束,加這一章節,正好還有兩萬來字,計四五個章節。希望最后的一個很大的是值得看的劇目。今日凌晨一口氣修完,終是定稿了。
姨娘扶了文箐起來,道:“休得再哭了。需知,你哭得傷心,姨娘亦痛得緊……只要你同簡兒好,姨娘自是好,再也無別的奢求了。聽話,陳嫂是看過來的,她都能過好,能生兒育女,日后含孫弄飴。你比她,要好得多……”
文箐抽咽道:“這同陳媽有甚么干系?”
姨娘替她擦了淚道:“你道陳嫂是誰相當年,永樂帝時,她亦是官家之后,還是大官。可是家里遇難,幸她是妾室之生,彼時尚未進入族譜,后來是老夫人同夫人湊巧,救了她。想她一家,除了逃出她一個,連她姨娘亦未曾幸免,孤苦一人,還不是也能活到現在?在夫人面前,雖說是侍候人的,可是到底也沒有受過半點罪,做了管事娘子,更是好得很。如今阿素又有孩子,對于她來說,這便是大難不死的后福了。想我周家,落難至此,多少次周折,你同文簡還是這般活得好好的,我便知足了……”
文箐這是第一次聽得陳嫂的事,難怪周夫人時常不讓她說“奴婢”兩字,想來也是對她身世的一種尊重。若是沒有獲罪,也許她亦是高高在上的大家小姐,連周家也攀不上的關系罷了。“原來陳媽還是這樣的身世……”
姨娘點頭道:“世事不定。便是陳管事,也是有故事的人。你曉得陳管事的出生嗎?”
文箐從來沒有問過阿素這事,因為她一直以為陳管事便是周家的雇工,所以要是問及,還怕阿素為難,畢竟雇開與東家是在律法上雖說平等,可是在實際生活中,仍是上下尊卑之分,尤其是長年的。于是不禁好奇問道:“他不就是母親那邊帶來的管事嘛,難不成也有別的事不成?”
姨娘見她傷心之意少了些,想來這話題是奏效了。搖頭,道:“是夫人娘家帶來的,不差。只是,他祖上卻是赫赫有名得很。”
“難不成是大將軍大權貴?”文箐在腦子里搜了半天明代的姓陳的將軍痕跡,發現自己對這些并不曉得。
“說起來,陳管事家并非官宦出身,他祖上亦只是常熟縣一個種地的人家,姓陳,名壽六。不過在太祖皇帝時期,卻是因一舉而驚聞天下。彼時,在常熟有縣吏,姓顧名英,此人極為刁蠻,手段頗多,以欺壓百姓為樂事,害民甚眾。當時陳壽六亦是被欺負人之中。
后來,忍無可忍,陳壽六就率領自家親人,活綁了顧英,手持《大誥》,到是南京便告御狀。
太祖皇帝因此而賞他20錠銀,免除了陳壽六三年的“雜泛差役”。并因此事,下達諭旨,將此事通報全國,予以表彰。還特別提到,若有人因私報復,敢羅織罪名,搬弄是非,擾害陳壽六,便直接就地正法。而若陳壽六仗恃此次行為與名頭,日蝗橫行鄉里,也同樣罪不容赦。彼時太祖皇帝亦有句贊語,道:‘其陳壽六其不偉歟’”
文箐聽得還真有人告御狀的事,不過想想朱元璋對農民是夠厚道的,不象后來的皇帝,少有這樣體貼農民的,只是重仕子。“可是既然陳管事祖上是這樣的英雄人物,自家又有地,想來是鄉人都巴結的人家,那他又怎的到了需到沈家做工的地步了?”
“這就是世事多變。你道那顧英之流好欺?人都道,仇家結不得。既然不能報復陳壽六,自是可以尋釁于陳家其他人。再說,你道陳壽六既是個敢于作為的人,那想來也是個容易沖動激怒的人。后來,總之發生一系列的事,陳家終是得罪不起人,被人打擊報復。到得陳管事這一代,再加上饑荒,差點兒便要餓死。”徐姨娘說完,又嘆口氣。
文箐沉思過后,道:“既然陳家祖上為民除惡,也是做了善事,可是卻并未曾得到上天蔭庇。這因果輪回,天道所在,我看也不能盡信。姨娘,此時休管族里那些是非,不還鄉就是了。我們在岳州一起過日子,才是守得一天安寧,便是一天福份。”
姨娘見女兒仍然又拐回原來話題,想來說服她,不是一時半刻的事。可是周成來此一趟,不容易。如今算是人家給面子,來迎。這要是一口拒絕,等于打了族人的耳光子。如若真是把他趕走,讓他丟了面子,日后在族人面前說了甚么話,卻是半點不由這邊。可老爺同夫人的靈柩還是要落回蘇州啊?族人哪里能得罪?
姨娘吞吞吐吐把這番擔心說出來,文箐也呆了。一個族有什么權利,被除名驅趕流落在外,在古代那可是大大的一件事,同做奸犯科入牢刑滿釋放一樣,令人不恥。
事情果然不是想當然的簡單。她又不能說,既然到時不能回蘇州了,那便索性定居在岳州吧?可是在岳州,他們是無戶籍的人氏。再說,古人向來主張“葉落歸要”,魂魄還是要回鄉,便是黃土一抷,也是故土的好。
好半天,文箐說出一句質疑的話來:“那要是你去廟里,文簡為你骨血,日后豈不也是有人說評長論短,說東道西,道他不孝之罪?”
姨娘呆了呆后,道:“想來不會。此事緣由皆在我,又豈是他之責?年幼之人,豈能因此獲罪?再說,若是你們想念得緊,一封信,或者偶爾去一次想來廟祝也是許可的,也好成了你們的孝道。”
文箐沒想到,姨娘是真的把出家這事想得很久,連這樣的細節都設想過了。她再也無言,只覺得這個社會對女人太不公了。
可是,既然來了,改變不了,又能如何呢?怨天怨地,管什么用?就是求天都不應,更何況是埋怨它?
此事到底是沒有同文簡講,只是道要回蘇州了。文簡曉得日后要常住蘇州后,對蘇州有抵抗情緒,他對周府的人沒有十分好的印象,尤其是心愛的小狗沒了,他認為那不是個好地方。哭著道:“為何要去?不去在這里好不去這里還在蓋新房子,有塘有魚,有雞有貓,好得很我不去蘇州爹也埋在這里,我不去”總之,一口一句“不去”
最后陳嫂好言哄道:“少爺,老爺同夫人都回蘇州了,便是姨娘與小姐也要去的,難不成少爺一個人在這里養雞養貓?”
文簡聽得姐姐也都回去了,一時傻了。沒了依靠,可是仍然堅持,一賭氣道:“我就一個人在這里我不管”
事后,文簡又來找姐姐,低聲郁悶道:“姐,咱們真要去蘇州?不去不成嗎?蘇州的人,不好。我不去”
文箐沒想到這孩子的直覺這般靈敏,都曉得“蘇州的人不好”,可是不回去又如何呢?正如姨娘同成伯所言,文簡終有一天要歸鄉的。如果自己堅持,讓他從此從族里分離了出來,也許,等到他長大了,他的思想還是古人的,到時定也要怪罪自己今日之堅持。想想三叔同四叔,便是一母同胞,還“親兄弟明算帳”,甚至大吵而至腿傷。自己無法替文簡作這個影響他日后很深的決定,只能將這個判斷交由生于古代思想亦是古代的陳媽同陳管事。
陳管事是接了信后,回來。考慮了很久,他言少,不過只講了重點,果然所慮亦姨娘所說一般,此次不回,日后老爺與夫人進祖墳一事,定是波折叢生,更是涉及到少爺將來。
這意思,也就是要回了。
可是既然要回了,自是這屋子要處理,那鄉下的房子如何辦?再有就是要遷墳,一系列的事都要起動,非是說打包了一點行禮,便是能即刻動身得了的事。
文箐問陳管事:“鄉下那房子蓋得如何了?”
陳管事道:“再有十來天,就上梁了。”
上梁這事,在建屋過程中極為重要,意味著房子基本成了,只差蓋瓦了。需得大慶。文箐道:“反正錢也花出去了,便讓工人還是蓋好吧。咱們搬走的日子,既已看好了,定在九月十八日,想來那時屋也蓋好了。”
陳管事道了聲“是”。
文箐對這個老實的一心為主的管事的評價甚高,亦十分感激他對周家的付出,尤其是他十分尊重自己的決定,覺得這人相當不易。“房子蓋好了,便送阿素姐吧。那地也不要賣了,一并轉于阿素姐。”
陳管事忙拒絕道:“這,這可要不得她的嫁妝已不薄了。咱們這房子一蓋好,便是連地一起轉賣,必也是個高價,又是塊風水寶地。畢竟這一搬遷,只怕帳上銀鈔也用得差不多,需得這筆錢來伴身才是。總不能就一文錢也無的還鄉,萬一到了蘇州,分不得產業,可如何是好”
文箐點頭道:“陳伯所慮甚是。我亦作如此想法,故此才不賣。要賣也只賣這處房便是了。萬一,蘇州不好呆,我便攜了文簡,還能投靠阿素姐。阿素姐比小綠同我更親近,另一者歸州一路行程實是兇險,我實是不愿過峽。想來有阿素姐這么個落腳之地,于我,更是心里有個依仗,就是山窮水盡之時,我亦能回到這里,不用擔心流離失所……”
陳管事沒想到小姐已想到這一步,而且所思謀甚細,把這個地方當作最后的一絲依靠了。這番話,顯然是小姐心底之全部信任所在。自己一家能得她如此地托付,只求能保她與少爺一切平安周全,不要真到這一步才是。可是,誰也料不得來日如何,做最壞的打算,總是沒錯。心中不免越凄楚,奈何自己是家中唯一男人,絲毫也不敢表現出來丁點痕跡,只安慰道:“小姐也無須多慮。適才也只是我想多了而已。想來事情都是極順利的,萬不會有那個不如意的……再說,三爺也不是個壞人,四爺更是好相處的。顧念兄弟之情,手足之誼,總是會重視這血脈至親的……”
文箐搖搖頭道:“陳伯,咱們要是想靠三叔四叔,我不知道能靠多久。周家既是大族,若真有個行差踏錯,只怕三叔四叔亦不能保我周全。再說,我雖不詳知三叔人品如何,四叔究竟好壞,自是不能多加以妄斷。可是我亦曉得三叔那好財性子,若是有一日犯事,只怕我等反而受連累。我本同他不親厚,如今卻要靠他臉色吃飯,這亦不是我之本性。求人不如求己,這個道理我卻是明白得很。”
陳管事無言。小姐所說,哪條都是極有理,所思更是縝密。周家之大,族規之言,不到內里,外人只知一切看來極好。誰能曉得一個小事,可能就是罪由?
回房嘆氣。陳嫂在后面,囁嚅道:“那日周成來,我以為能還鄉對夫人老爺是好事,不免高興得緊。只是沒想到這事……把姨娘逼到絕境……我好似辦錯了……”
陳管事轉身問道:“姨娘如何說了?”
“姨娘對小姐說,小姐和少爺若是顧念她之故不回鄉,她便在岳州尋個短見……”陳嫂一邊看自家男人臉色,一邊吞吞吐吐地道,“我知她剛烈,可哪里想到她這般……如今,你回來,回去一事看來小姐也是定了。我才松得一口氣,要不晚上這院里有個風吹草動,我都嚇得不輕,生怕姨娘……”
陳管事跺了一腳,道:“你啊……回鄉哪里是好事?你以為小姐沒考慮過?夫人當初沒考慮好?這事哪值得你高興成那樣?半點不看姨娘與小姐的憂慮……”
陳嫂悔道:“族里派人來接,這也算是給咱們二房一個面子。如今本來是騎虎難下……回去不好,不回去亦不成。我還不是想著老爺歸祖,少爺回族里日后也好說得上話。若是此次不回,日后少爺成年后,想在族里為姨娘百年后之事說得一句,也無插嘴的地方……”一邊說,一邊哭。心想自己亦不是單純只為夫人所想,只是怕日后,連少爺都沒個著落,更何況是被公文都判了的姨娘……
陳管事想著姨娘的事,還有些瞞著這里的一干女人,在蘇州,可不是這般簡單的事,自己也是有所慮,一直以為時機未到,所以沒說出來。如今,更是不敢說出來了,一說出來,小姐要曉得了,那還不……
他長長地嘆口氣,一屁股坐在椅子上,撫著額頭,聽著自家女人小聲哭泣,不禁也沒脾氣了,只道:“你也別哭了。小心眼腫了,小姐又要擔心。你想的,我早就想過,可是……算了。且走一步,看一步,再想下一步如何吧。不過好在當年夫人給你我的工錢亦不薄,咱們除去花銷用度,置的那個鋪子,總還是能頂頂,夠咱們同小姐少爺吃的就成。到了蘇州,便將那些再返給小姐同少爺,總不至于讓他們看三爺的臉色吃飯。可惜,老太爺去世太倉促了,有些事我才一回蘇州府,還沒來得及張羅,三爺又看顧得十分緊,要不然,老宅肯定是能替少爺謀到手。如今四爺既說三爺主動提出分家,想來三爺都摸清了所有的產業與底細,原來我想成的事,卻說不準了。小姐把常德的地與房子要轉于阿素名下,我也反對不了。夫人對你我的恩情,小姐對阿素的看重,咱們就是舍命相報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