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第93章 虎賁銃的威力!

(0093)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薦~~~~

以浮山所匠作坊目前的工藝,什么時候能夠制造出滿足設計需要的槍管,還是個未知數。同時,由于槍管是卷制的問題,在射程和精確度上,肯定不如機械制造出來的槍管。同時,炸膛的幾率依然比較高。不過,這沒有關系。歷史上的米尼式步槍,最大射程達到918米,在550米之內基本能夠準確的命中目標。即使是各項指標完全減半,最大射程只有500米,在300米范圍內準確射擊,也是劃時代的武器了。

解釋清楚膛線的制作原理,還有米尼彈的特點以后,剩下的工藝,就沒有什么復雜性了。燧發槍是明朝自身就有的,工藝難度并不復雜,關鍵是舍不舍得成本而已。燧石算不上是稀缺物資,只要用心找,還是能夠找到的。鉛礦石也是一樣。實在不行,就用軟木或石墨代替。

刺刀的問題就更加容易解決了。現有的三棱刺,經過改造以后,就可以套在槍管上使用。卡座的加工有一點點的難度,卻也不是很大。槍托和護手,更是一點難度都沒有。嶗山最不缺的是什么?木材!質地極好的榆木、楸木、柞木、杉木、胡桃木,要多少有多少。

“如此說來,這個米尼式步槍還真是可行的。”

周石文和羅大山兩人親手用紙張仔細的探討了膛線的制造以后,又做出了米尼彈的模型,最終兩人確信,張準的建議理論上是可行的。至于工藝上的事情,就是他們兩個的業務范圍了。

其他的工匠,也對米尼式步槍進行了充分的質疑,從各個細節進行質疑,然后共同探討問題的解決辦法。大家想到了很多細節上的問題,也全部解決了這些細節上的問題。不過,這依然是理論上的。到底能不能制造出來,還要親自試驗過才可以。

“現在就開工吧!”

張準說到做到。

時間一分都不能耽誤。

在明末這個紛繁復雜的環境下,米尼式步槍自然是越早裝備越好。

張準將國產的米尼式步槍命名為“虎賁銃”。

借我三千虎賁,復我浩蕩中華!

張準最后確定的虎賁銃規格:槍管長度是36寸(約1200毫米),槍管口徑0.36寸(約12毫米),米尼彈的重量是6錢(約20克)。配套用的刺刀全長380毫米,由三棱刺改裝。虎賁銃不配刺刀全長1520毫米,配刺刀全長1900毫米。虎賁銃的長度數據,基本上和英國著名的滑膛槍“褐貝絲”相似。

為了統籌虎賁銃生產的各項要素,張準成立了裝備司,由周石文和羅大山兩人擔任管事。張準一次就給了周石文和羅大山一千五百兩白銀,作為虎賁銃的啟動資金。如果這個資金不夠,還可以繼續問張準要。根據三人的測算,在技術相對成熟的前提下,每支虎賁銃的成本,應該是二十兩銀子左右,大約相當于一支純鋼長矛的價格。同樣的價格,威力卻要比長矛厲害多了,可見技術發明的重要性。

確定生產虎賁銃以后,李奉來等人生產出來的第一批優質鋼,很快被送到了匠作坊。周石文和羅大山等人,立刻忙碌起來,制造第一批的槍管。其他的工匠,也都集中過來,首先攻克膛線這個攔路虎。即使大家經過了反復論證,對于膛線,有信心的人還是沒有幾個。

果然,即使明白了膛線的制作原理,又有張準在旁邊親自指點,在制造膛線的時候,工匠們還是感受到了非常強大的阻力。理論上是可行的,但是實際上,只要有一點點的誤差,膛線就無法接上了。而無法接上的膛線,根本無法產生作用。李奉來送來的幾十斤鋼片,基本上都被毀掉了。幸好,隨著技術的不斷熟練,誤差越來越小,希望越來越大。否則,大家的信心,還真是要受到嚴重的打擊了。

差不多五天以后,第一根帶膛線的槍管,才終于生產出來了。膛線的確是完全對上了。張準用這根槍管進行測試,其強度用來肉搏還是足夠的。不過,這樣的槍管,能不能用于實戰,還必須經過多次試驗。

同時,米尼彈的制作也在進行中。相對于膛線而言,米尼彈的制造,就要簡單多了。至于燧石的擊發,也有工匠解決了技術難題。本來大明朝自己就有燧發槍,有些工匠是知道擊發原理的,照搬過來就是了。顆粒狀火藥的制作,開始時有些麻煩,后來也被聰明的工匠解決了,紀效新書和武備志都是有記載的。此外,一些上了年紀的工匠,也知道大體的制作方法,仔細回憶起來,反復試驗,顆粒狀火藥就出來了。

槍托、護木、背帶、準星、照門,同樣是沒有什么技術難度的。其實,明軍的很多火銃,甚至是火炮,都按照有準星和照門,還有詳細的刻度,可以根據刻度來調整射擊角度。這些,都是徐光啟改進的。可惜他去年就去世了。提到徐光啟,后世的人都承認,此人乃大明第一科學家,可惜一直不怎么受到重用,郁郁不得志。否則,明軍的火器裝備,肯定會更加的厲害。

很快,第一支虎賁銃需要的所有部件,都全部具備了。

周石文小心翼翼的將所有的部件,都組裝起來,形成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支虎賁銃。經過反復檢查以后,周石文將米尼彈用推彈桿送入了槍管里面,然后在火藥池撒入顆粒狀火藥。燧石也已經準備妥當。至此,發射工作全部完成。

“開始吧!”

張準沉聲說道。

周石文等人就用繩索,將虎賁銃固定好,用繩子綁在扳機上。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防止炸膛。畢竟,這是第一把樣槍,所有的部件都是第一次生產出來的。誰也無法保證,它會不會來一個炸膛,給眾人一個下馬威。萬一炸膛,可不是鬧著玩的,大家當然沒有必要冒險。

在虎賁銃前面大約100米的地方,樹了一塊巨大的杉木板。杉木板的厚度,有足足三寸(大約100毫米)。按照測算,虎賁銃如果是直線射擊的話,應該是打在木板上的。木板中央有圓圈,圓圈中間有紅心。打中紅心,說明準確度極高。打在圓圈內,說明準確度還可以。如果打在圓圈外,甚至是連木板都沒有打中,就說明準確度實在是太糟糕了。木板的厚度,則是用來測算米尼彈威力的。

“放!”

張準親自拉動了繩索。

“砰!”

一聲巨響傳來。

所有人的耳膜,都是輕輕一震。

一股黑煙冒出來,空氣中馬上充滿了嗆人的火藥味。

槍響以后,張準立刻跑到杉木板的前面查看。

好家伙,正中紅心。

紅心只剩下一個小洞,米尼彈卻是不見了。

欣喜的工匠們,急忙將杉木板剖開。結果發現,米尼彈就藏在杉木板的背面,距離穿出已經不足半寸(大約17毫米)。子彈本身已經完全變形,如同是扭曲的麻花。如此威力,實在是駭人聽聞。工匠們一時間找不到任何的言語來形容眼前看到的一切,只能是在內心里不斷的倒吸冷氣。大家的腦海中,都不由自主的冒出一個可怕的念頭:這一槍,要是打在人的身上,會有什么后果?

“繼續試驗。”

張準內心同樣的驚喜,表面上卻不動聲色。

工匠們現在對張準可謂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自然是無言不聽,無計不從,大家立刻跑回來,繼續進行試驗。熟練的推彈入膛,放入發射藥。一切準備完畢。

“砰!”

虎賁銃第二次發射。

第二次的成績,和第一次一樣的優秀。米尼彈繼續打中紅心,同時深入杉木板達兩寸半。這個成績讓大家繼續欣喜無比。要是每一槍都有這樣的水平,虎賁銃就可以批量生產,裝備護衛隊了。

然而,令人失望的是,從第三槍開始,米尼彈開始出現明顯的偏差,沒有打中紅心,只打在了外面的圓圈內。越往后,偏差越大,深入木板的距離,也越來越淺,說明威力越來越弱。到第十槍的時候,米尼彈已經打不中木板了,不知道飛到哪里去了。張準等人檢查總結,發現槍管內的膛線,已經差不多被磨平了。

問題最終還是出現槍管上。

測試證明,原理沒有問題,膛線沒有問題,關鍵還是質量。

只打了十槍,線膛槍就變成了滑膛槍,這樣的質量,當然無法量產使用。張準就算要求不高,起碼得滿足一場戰斗的需要吧?加上日常的訓練,一根槍管,要是無法準確射擊五十次,根本就不能大規模投入使用。二十兩銀子就算不多,那也是錢啊!

“繼續測試!”

張準面無表情的說道。

于是,大家繼續給虎賁銃裝彈,繼續射擊。

“砰砰砰!”

槍聲不斷,硝煙彌漫。

完全看不到子彈到底打在了哪里。張準要測試的,乃是槍管炸膛的幾率。對于火槍手來說,炸膛始終是巨大的心理陰影。新手對于火槍本身的恐懼,甚至比對敵人的恐懼還要厲害。別的暫且不說,只要能夠較好的解決炸膛的問題,推廣使用火槍的阻力,就要減少一半。

令人驚訝的是,這根槍管,居然一直沒有炸膛。一直打到了第五十發子彈,槍管依然沒有炸膛。從這方面來說,絕對稱得上是奇跡。當然,這和米尼式步槍的先進原理有關,膛壓大大的減少了,炸膛的可能性自然大幅度降低。最終,槍管在第八十九次射擊的時候,才徹底報廢了。

后面的測試,對于槍管的性能來說,已經足夠。關鍵是如何保證膛線的質量,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內被磨平。工匠們一致認為,要解決這個問題,要從三個方面著手:一個是鋼的質量;一個是膛線的深度;一個是米尼彈的工藝。只有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一起努力改善,才能較快的提升槍管的壽命。

從十次到五十次,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要是能夠提升到一百次以上,那就更加完美了。

當然,要是質量更加優秀,槍管壽命達到兩百次以上,張準做夢都會笑的。

今天的第四更送到,求收藏,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