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章游牧的傳統
西亞的“政治玩家”,將會由過去的埃及、阿拉伯、教廷再加上蒙古人。雖然他們都是“華夏帝國”的盟友,但趙伏波并不打算干涉他們之間的關系。相對來說,處于運河一側,被“華夏帝國”間接管理的運河區的埃及,將會是比較安全的地方。阿拉伯帝國,阿扎姆突蘭沙蘇丹即便將來得到巴格達哈里發的地位,也不過是精神領袖而已,實際控制的地方并沒有那么大。
到時蒙古人、教廷、阿拉伯人,就需要一個微妙的平穩局勢。和平對他們來說,就好比一個小頭立在桌上的雞蛋,隨時一點小小的問題,就將會立即打破。到時需要武器的各國,依然會傾向于“華夏帝國”。相信只需在軍火的數量、質量上進行稍稍的控制,哪一家也別想坐擁天下。而原則就是,哪一家想獨吞天下,就提前把它滅了換個領導人。
這就是巧妙的制衡,大約這個世界上說起玩這種手腕,沒有人是中國官僚的對手。“華夏帝國”雖然在國內的事務上,要求清晰、明了、公正和富有效率,但在對外的時候是以武力為基礎的制衡。而這就不能不玩些陰謀與手腕,不同的是以前官僚是對自己人玩手腕,現在他們是對外國人玩手腕。
目標不同,利益的歸屬不同。原本這些陰謀、手腕等等的手段,由國內官僚階層形成,終影響了整個大宋的正常運轉。因為法律已經被官僚們完成了“私有化”的過程,做好人的代價越來越大也越來越難,終離心力的加劇,就會形成少少一點的侵略者,依然沒有辦法被打敗的結果。
那么現在“華夏帝國”幾乎是以反“保守文化”的趨勢在運行,形成的結果就是國內的凝結力提高,國外的斗爭復雜化而且在嚴峻利益區將會變得加激烈。不過只需“華夏帝國”保持一天的科技領先,尤其是軍事裝備科技的領先,那么作為世界上強大的帝國,就會很容易占領世界上多的資源。
因而在國際斗爭之中,無所謂“要不要臉”,重要的就是把國際的資源廉價拿來發展本國的科技與經濟。這就是終目的,比那種對外爭奪利益的時候,只知道天天“抗議、抗議、嚴正抗議”,對內又實行高壓政策,盤剝自己百姓們的那是強的官僚們,那是強的太多了。
那么在國際政治斗爭里,為了本民族、國家的利益如何去做,換個角度來說都不一定是錯的。除非誰把自己的視角放到“全人類的高度”上去,相信這種白癡在黑暗世紀的時代里能夠說是絕對無僅有的。即便在幾百年之后的某個時代里,誰沒有把自己國家管理的好像天堂一樣,還硬要把視角放到“全人類高度”上去,那只證明一件事,他是個偽君而已。
而蒙古帝隊外出虜掠,是體現了這樣的一種手段。蒙古軍隊的大特征,就是他們的游牧文明本。即以戰養戰的本領,比起其他農耕文明要強一些。農業雖然相對于牧業的生產能力要高,但他們不得不依附土地而生存。游牧民族幾乎完全不牽扯這樣的事情,而且虜掠而來的東西對他們來說,能夠維持國家的運轉好久,不斷到這種財富被完全消耗掉,要么重回貧困,要么繼續掠奪。
當時的匈奴之王阿提拉的軍隊恰是如此,而且當時他對付的是羅馬的步兵方陣,而馬蹬這種被稱為“中國靴”的東西,的確是據今1500年左右中國北方的鮮卑族發明的。
但輕騎兵的長期掠奪,讓農耕文明的帝國不堪忍耐。然后出動大軍圍剿看似危險不大,但來去如風的輕騎兵。隨后又被輕騎兵拉著鼻走,終因為后援不繼以及力量消耗過多而失敗。似乎當年羅馬帝隊的歷史版本,在蒙古人與大宋的以步兵為主的軍隊之間重演,也在阿拉伯帝國以及附近的地方反復出現。
現實上這不過是游牧民族作戰的一貫手段,只是用來對付“華夏帝國”,那不免就大錯而又特錯了。因為華夏帝國的城市別看沒有多數都沒有城墻,海島能夠不論,因為蒙古人根本沒有本領打到華夏島去。就算在陸地上,華夏帝國的城市也不是蒙古人有資格來攻擊的。
就算是不用炮火阻攔,就算是讓他們進入到城市里去,蒙古人依然沒有絲毫的勝利可能。終究“華夏帝國”雖然軍隊數量不多,但公民有義務每個月抽出5天時間進行軍事鍛煉,而且“華夏帝國”是允許公民擁有武器的。重要的是,現代的武器經過簡單的鍛煉,任何人都能夠使用。而不似騎,一個精銳的戰士要從小生活在馬背上,用弓箭來討生活有可能在成年后成為一個精銳的戰士。
那么就能夠試想一下,一只10萬人的蒙古騎兵,在沒有火炮的時候,就算讓他們進入到城市里,面臨的依然是高樓大廈上無處不在的槍擊。這樣的作戰不必說了,當年蘇聯軍隊使用坦克、裝甲車在車臣的巷里都沒有辦法取勝,騎兵就不必提了吧。而且具有火力優勢的華夏帝國,也不會允許他們靠近自己的城市,不然那程極大的火炮是擺設不成。
孛兒只斤斑禿與孛兒只斤阿速臺對趙伏波說的話倒也沒錯,因為大將軍蒙哥雖然將來還有再戰的企圖,但就眼下來說他是誠意求和的。因為只有足夠時間的和平,他能夠重建立自己的軍隊。同時依靠來自虜掠的財富,再組織一支軍隊出來。尤其重要的是,這支軍隊需要有足夠的火器。
那么他既然誠意求和,為何又要到波季來虜掠呢。這就不得不說說此刻欽察汗國的情況,事情在那兒發展的時候,并不全都由大將軍蒙哥來控制的,終究那還是蒙古汗國。他這個大將軍表面上管得了,但現實上未必管得到的無廣告請到
請分享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