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一家親

第一百一十章 來人(上)

第一百一十章來人(上)

書名:

春節期間由于電信機房內部存在安全漏洞,導致網站訪問不穩定,我們已經在盡力處理問題,感謝大家支持。

春耕的日子漸漸臨近,百姓們忙著從縣衙借耕牛種糧準備一年的播種,而在這個時候,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傳遍了整個鄖縣。縣衙傳出了個消息,“凡一占即為己業,后亦不得爭論”,也就是說,不論這個田以前是誰的,現在誰占了田,這田就是屬于誰的,縣衙還要派人登記造冊,發于魚鱗圖冊及地契。甚至聲明,凡做種田地,三年后才起科。

消息已經傳出,整個鄖縣上下頓時沸騰了,這就意味著他們這些背井離鄉的人將有了自己的田地,再進一步,他們便再也不是流民,而是鄖縣的百姓了。國家再也不會派兵圍剿他們了。

很快,便有人專門跑到縣衙報告自己的田畝數。開始的幾天還是高興的很快,喜悅便被隨之而來的爭地所環繞,有的向人討還以前分種出去的地,有的仗著自家人多到處搶人田地。就連世蕓這也被人千方百計的找來說情。一時間,衙門人滿為患,都是為了那些田來打官司的。

章延闿的辦理很簡單,就是他發出的那一條“凡一占即為己業,后亦不得爭論”,所有的處事都是嚴格按照這一條執行。

“在本縣下令的前一日,這田由誰占即為誰的產業,以后狀紙該不接受。若是要上告,先交糧一石。”

有人還是上告,畢竟現在的一石糧食,若是爭贏了,日后就不止這個數。章延闿還是按著他的原則,不過,有時候他也很會給人出招兒,慫恿人去開荒。

“不是還有荒地么?你爭來爭去也不過是一畝三分地,荒地……”

鄖縣的田地很快便有人認領,還有大量外縣的人涌入鄖縣,他們都聲稱某處是自己的田產。縣衙所需人實在太多,章延闿有些忙不過來,卻不想大方進突然出現在他的跟前。

“你不是要會試么?怎么到我這里來了。”

“學生本就沒想過要參加會試。”方進說的很輕松,看著章延闿那堆積如山的公文,笑道,“不曉得學生有何代勞之處?”

章延闿忙挪了公文過去:“這是田畝數,跟本縣的地圖,你將這些田地在何處,有多少畝,為何人全部列明,按照村,鄉全數做出數給我。”他給方進分派了事,這才問道,“那你母親那?”

方進看了一眼,隨即坐下便照著章延闿列出的樣子做起來:“我母親本就是要我考上舉人,我也考上了。至于進士么,大不了就說我落榜了。到時候,我再去信同她老人家說,我來大人這了。”

章延闿笑道:“你到是會找理由。你在我這可以,只是,我這少書吏,到是要委屈你這位舉人老爺了。”

方進道:“只要不讓我看那些個文章,我什么都能做。”又道,“大人,您這風氣很好,一點都不想傳聞那樣,到處都是流民。”

章延闿只是笑笑:“你住下來便曉得了。”這才說著,前頭便有人來了,卻是幾個鄉里的人打官司,這都是要耕牛與種糧的。為了多得一頭牛,已經不曉得往章延闿這縣衙跑了多少回。

章延闿戴上官帽,交待著方進:“你先做,等我回來了,咱們再說話。”

方進坐下來,才做了不久,便覺得自己的褲管叫人扯了。他低頭一看,卻是個才到他膝蓋高的小女孩,穿著大紅襖,盯著他,指著的道:“你不是爹爹。”

方進一愣,隨即意識到這個小女兒是章延闿的女兒,他擱下筆,笑著道:“我當然不是。只是你怎么跑到這里來了?”

小女兒松開手,便往外走。

他忙跟了上去,卻瞧著世蕓拎著個棉布兜兒過來,忙迎上去,當地施禮:“師母。”

小女兒已經走到母親的身邊,喚了一聲,隨即看著方進。

世蕓不想方進居然來了:“怎么會是你?我聽人說有人來找大人,沒想到居然會是你。怎么都不歇下?你的行李呢?我叫人給你騰屋子。”

“不急,先生的事情要緊。”

世蕓看著那些東西,點了點頭,喚了女兒:“見過你師兄,姓方。”

小女孩兒很聽話,走上來同方進見禮,然后又挨著母親站,她卻是不怕人,世蕓一直帶著她到外面走動,見識了很多。

“不過才幾個月師妹便長大了那么多。”方進拿手比劃著,他只覺得這變化太大了一些,只是一會兒的工夫,怎么就變了那么多。

世蕓笑了笑:“小孩子長得快著呢,三天一個樣兒。你忙吧。也不耽擱你了。”

章延闿鼓勵百姓開墾荒地種糧,可是同時也鼓勵種桑養蠶,因為耕牛畢竟有限。由于田地令的下令,大量的荒地被開墾出來,地是有了,耕牛跟種糧卻是不夠,只能借其他的來代替。種桑養蠶也是一條生財之路。

開荒種地這樣的事由章延闿出面,連他為了起表率作用也卷了褲腿下地同百姓們一起勞作。而種桑養蠶的事卻落在了世蕓的肩上,她也要做出表率。

這一日章延闿帶了世蕓下鄉,他們要為這個鄉的百姓做出表率。

里長跟地方早迎出了十里地,殷勤的領著這位縣太爺四處瞧。這是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每人都忙碌著。鄖縣處于南北之間,氣候溫和,雨水適中,既可以種水田,又可以種旱地。只要抓緊時間,再加上風調雨順,來年定會有個好收成。

“種牛可夠?”

“夠。”里長地方忙接著話兒,只是章延闿問的并不是他們。

老農看了看地方,好容易道:“回太爺的話,夠。”

章延闿四處看看,能用耕牛的還是少,大多數還是要靠人拉:“不夠,遠遠不夠。”

里長地方怔了怔,不曉得這時候該怎么接話。

章延闿卻脫了官服,脫下官靴,卷了褲腳便下田去了。里長跟地方見了,忙也脫靴下地,哪里能知縣大人都做了,他們在邊上干瞧著的道理?

里長下到一半,看著那水田,猶豫了,站住了腳,回身將章延闿的官府官靴收在手里,打著赤腳在田埂上走來走去,頗為關切地看著要跟老農一起種田的章延闿。

地方沒有里長那么精明,待雙腳已經踏入田里,沒發現里長的身影,待他回頭,才發現里長居然沒下田,他那脫靴的動作不過是個鰲頭。地方頓時覺得自己上當了,他怎么就沒想到要幫知縣大人拿衣裳呢?可是,他現在想回去也沒有辦法了,只得硬著頭皮往前走。

才走到章延闿的跟前,他便覺得腿上有些不對勁,低下頭一看,發現幾只大螞蝗趴在自己的腿上,他下意識便伸手去拽,那老農見了忙伸手攔住,賠著小心的道:“老爺,不能拽,拽了還在上頭。”

地方急著道:“那怎么辦?”

“只讓他吸,吸飽了,它自己就會掉下去。”

地方一聽嚇得失聲道:“要讓它吸飽,那我不是要……”他見章延闿看著他,就連章延闿的雙腿上也吸附著幾只螞蝗,頓時收了聲,“不,我是說要怎么辦?總不能一直這樣。人哪里能受得住。”

章延闿道:“擦些香油便沒事了。”

地方聽了忙讓人去準備香油。

章延闿道:“擦了香油還怎么做事,你不會就上去。”

地方哪里敢,只得老老實實的站著,強忍著內心的恐懼不往腿上看,一心只盯著章延闿的動作。

知縣大人的動作很麻利,跟老農相談也甚歡。

世蕓在老農家同農婦說話,她并不是單單來做桑植的,而是要趁這個機會幫章延闿多了解些情況,好讓他知道。

老農姓高,有五個兒子,三個孫子,兩個孫女。湘兒已經跟兩個女孩兒去玩了。

“阿彌陀佛,多虧了知縣大人,明年總算可以吃上自家的糧食。”

“是,若不是知縣大人,我們還膽戰心驚的。”

“我們家兒子多,力氣也多,山頭我們也包了旱地。這在老家,我們就是地主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高家的第二個兒媳婦卻道:“太太,這地以后不會收回去吧。”

世蕓看著這個兒媳婦,她到是跟人不一樣。世蕓笑道:“當然不會收回去。魚鱗圖冊已經做了,就是你們也是要納入鄖縣版籍的。怎么還會收回去。”

一聽不收回去,農婦們越發的高興了。

一行人說說笑笑,就要到做飯的時候,世蕓提出也要幫忙,農婦們怎么都不敢讓她進去,世蕓只得在外頭等,那個二媳婦卻留在世蕓身邊,她到一點畏懼的神色也沒有,言談也頗為大方,到像是有見識的。一問下來,原來是個秀才的女兒。

“令尊呢?”

“就是本村。只是我沒兄弟,我父親年紀又大,除了教書什么也不會。到也沒開什么地。”她特地說了教書,這人能安居樂業了,這教化也是要展開的,先讓知縣太太知道她父親是秀才,日后說不定也能到縣衙做事,這樣她老夫到不用成日里苦吟什么“天生我材必有用”之類的話了。

農婦的動作很麻利,一會兒的工夫,已經將飯菜做好。熬出來的老堿水稀飯,煎的黃亮亮的煎餅兒,上面撒了蔥花,噴香噴香。還有那自家腌的醬菜。

章延闿卷了一張餅兒,大大的咬了一口,只說好香,又順著碗邊兒大大的吸溜了一口兒稀飯,只說:“好吃。”

老農跟章延闿說了一上午的話,到也不怕,只道:“這是粗食,您只是瞧著新鮮兒。”

章延闿只低著頭吃著。

正吃著,衙役匆匆忙忙的跑來:“大人,老爺,縣尊大人。”

章延闿放下碗,笑著道:“好你個小子,知縣的名諱兒,你一溜兒的叫全了。什么事?”

衙役忙站起來道:“大人,來了個什么官兒要見你。錢師爺讓小的來請您回去。”

“什么官兒?”

“不曉得。只瞧著衣裳好著呢,像個大官,還騎著馬,帶著兩個隨從。”

是府里的人,或者是再往上……自己的那個題本……

章延闿忙吃了剩下的餅兒,洗了手,對老農說:“本縣有事,先走一步,日后再來視察。”說著又讓世蕓留下五百錢以作今日的飯前,急急忙忙的往縣衙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