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古代生活守則

第一百八十三章 遇親

古代言情

“不過是些慣常的毛病罷了,并不多緊要。”王珞不以為意,湊上前,示意馬繼才家的一眼,然后親自幫姜氏捶腿。

姜氏溫和的笑了笑,道不比掛心我,并非多大的事,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

雖然聽了姜氏這么說,但王珞卻并沒真的放心,于是寬慰道雖然出了這的事,但到底宋參將不是主將,可能未必被禍累多少,娘親不妨看開些。到底鎮國公府也是開國功臣,根深地厚。”

見姜氏臉色未有改善,王珞心一沉,低聲補充道若不然真有岔,娘親不如撇清關系,也好過……”

“豈可?”姜氏抬眸打斷,正色道且不說姻親的關系不比尋常,就是真的撇了關系,若有心人作弄,又哪是容易的。再者,鎮國公府瞧過這冷暖,日后的關系只怕就覆水難收。”

王珞不解,皺眉道同林鳥都大難臨頭各自飛,何況咱們和鎮國公府只是定親,未必不是毀……”

“不能。”姜氏斬釘截鐵,表情有些凝重,道且不說老爺有讀書人的幾分骨氣,而且這么做也并不能明哲保身,反而枉做小人。當今圣上最憎反覆無常的小人,咱們這么做非得落人口舌,平白污了公府的名聲,不值當。”

其實這份意思,王珞何嘗不明白,只是……“平白被拖累,又何嘗值當呢?”

姜氏沉默了一陣,道總有法子的,這場戰事還沒落定,若是,哪怕萬一能再反敗為勝,也算能將功補過。到時候,牽累的人都要少一些。”

王珞微怔,其實她們都很清楚,既然二殿下冒著這樣的風險還要發這樣的軍報,那就是情況的確危急,漠北已經水深火熱了。

姜氏這樣的心情,自然也感染了船上的其他下人,都不是愚鈍的,自然分清了厲害關系,所以一時都顯得氣氛低落。

不過船速卻一如既往,奔流而過,一路途經臨清,聊城,濟寧,徐州,臨近淮陰。

這日,王珞在姜氏那陪著繡帕子,姜氏雖然更擅長文墨,但女紅功夫卻也極為出挑,放到現代,都算得上出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典型。

姜氏正指點著王珞針法,這時船駛到淮陰渡口,掌船的要靠岸裝置,來人稟姜氏,說要停靠一個余時辰。

王珞一聽,便心頭一動,道連日里娘親心情陰郁,想必在船艙里頭待得有些悶,何不下船去岸邊走走,且是吃一頓酒菜也好。”

可能姜氏的確被王珞說中,竟然也沒多說,只笑道哪里是我想去,想必你是這潑猴憋悶了,想著出去透氣頑會子,是也不是。”

王珞聞言也不辯解,只嘻嘻一笑,到底姜氏是她親母,自然還是寵她的,于是果真應承許她。

于是王珞心情暢快的回屋拾綴了一番,當然冷桃也預備好了帷帽給她戴上,姜氏也已經打扮妥當,一身燕青色團花褙子,月白挑線裙子,梳著低鬟,端正的查著幾支銀點翠鑲孔雀毛簪子,儼然一副貴族的打扮。

馬繼才家的早和就船夫一道,去岸上備好了轎子,王珞和姜氏下船時,便坐上了那杏色冠蓋的轎子。洋洋灑灑跟了一行丫鬟護院,兩臺杏色錦轎,按說只是平凡的出行,但到底這是不是上京城,相較下,到底沒見過上京城那些貴族家眷的排場。

一出到去,反而惹不少路人,行船的旅客圍觀了幾眼,不免議論是哪家的官宦。自然有眼尖的,瞧見她們是從船上下來,也認出了姜家的徽記。

“原來是揚州姜家的……”

“難怪了,有這份派頭,到底是富貴啊。”

王珞沒留神聽這些,只不住的在轎子里頭問跟車的螺女,外頭有些,可好看,可熱鬧,可有趣,一時竟然像是剛進城的鄉下人。

姜氏是規矩大,應承王珞下船,也不過由船夫羅才帶著去了淮安城里一家好酒樓。那羅才到底是跑船的,去過不少地方,主人家十分看重這個姜氏,自然不敢慢待。為人又十分有趣,介紹起風土民情很是有幾分意思。

王珞和姜氏在酒樓里一間雅座里頭用飯,是二樓,開窗剛好可以觀望到淮河。古代到底沒有多少環境污染,這河水一眼瞧十分清澈,河岸上行人,小販十分熱鬧,別有一種風情。

用過飯,不管王珞央求,姜氏卻也不再耽擱了,于是只好再上轎碼頭。

轎子行至碼頭,剛一下轎,王珞便見她們的船邊竟然停了一路車輿,姜氏自然也見到。

馬繼才家的在旁說了,那頭車輿也走幾人,隔著帷帽看的不甚清楚,似乎是遇見了熟人。

王珞跟著走了,便見徐元家的轉過身匆匆走了,走到跟前,笑道,趕緊,喚您去拜見大舅爺。”

“大舅爺?”王珞一驚,那便是姜氏的大哥了,王珞原來也的,大舅爺姜康安是讀書人,仕途在姜家還有王元賢的幫襯下一直算平順,聽說現在已經是五品知府。

心里這么想,自然腳步也不耽誤,走上前,那前頭的人似乎來了一行,都由馬繼才家的領上了船。只留停在岸邊的車輿,王珞隨意看了一眼,青帷的車輿,雖不華貴,但也收拾得很體面。

待上了船,徐元家的將她領進主艙的屋里,是一間小廳,布置得用來待客。

主位上坐著姜氏,還有另一個,穿著一身朱色暗紋緙絲常服,約莫四十余歲,面白有須,不若三舅舅生的俊,也不若二舅舅生的英氣,通身是一種斯文的氣派。

如有處置不當之處請來信告之,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給您帶來不帶敬請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