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中華

第1259章 倫貝格戰線

凜冽的北風席卷巴爾干半島之時,歐戰慘烈戰局揭幕之戰在倫貝格防線上展開……

俄國方面,在伊萬諾夫大公的強力催促下,因后勤補給問題停滯的俄國東線2個軍團開始伸出重拳,向正面奧匈國防軍構筑的防線發起了人潮般的進攻,第一天,俄國薩爾扎將軍所轄的第四集團軍就投入了4個師的兵力直接打擊奧軍丹克爾集團軍的正面,而普列維大公所轄的第五集團軍則猛攻奧軍第四、第五集團軍防線的結合區域。∽↗∽↗,

12月4日當天,經過一整天的激戰后,奧軍倫貝格防線上中段和西段成為了整個戰場的絞肉機,雙方炮火都毫無顧忌的向對方進攻部隊全力傾瀉火力,而這兩處地形上僅有十幾處不到一百米的小高地周圍,成為了整個戰場上的堆尸場。

僅僅一天的戰斗,剛剛抵達前線的奧匈帝國丹克爾第一集團軍就打殘了一個半師的編制,戰場上,雙方扔下了超過5000具尸體,此外還造成了至少一倍于此的傷員,犬牙交錯的小高地,在雙方步兵的反復沖擊中失而復得,反反復復……

康德拉大公站在沙盤前關注著不斷更替的團級編制補充軍,整個戰線上,俄國人發起了超過20個點的重點攻擊,這讓處于整體防御態勢的他大感驚心……時值現在,俄國人軍力上占據絕對優勢,已經是不容置疑的信息,但俄國人除了3個集團軍外,是否還有援軍。對奧匈帝國而言。卻始終是一個謎。

這也就意味著。康德拉手里除了第一、第四集團軍不到45萬大軍外,也僅有一周前幾乎瀕臨崩潰的布魯德曼第三集團軍大概15萬人,但是,正面俄隊規模已經超過了80萬人,根據俘虜報告的消息,這至少出現了3個集團軍的番號!

但這可僅僅是整個漫長的奧、俄國境線上的東線側翼會戰,雙方投入的兵力,幾乎堪稱一場舉國之戰。要讓康德拉大公相信俄國人不存在其他的增援,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持續兩天雙方圍繞防線的攻防,導致雙方戰斗人員的驚人損失,7日,跟隨德國戰地觀察團抵達前線的中國駐匈牙利武官劉慶,是參加過20年前中俄雙子城血戰的老兵,還是被整個戰場上尸橫遍野的戰局嚇了一跳,雙方竟然在短短幾天內就互相殺死了超過一萬人以上,外加3倍的傷員。

而在戰地醫院調查后,他很快向國內轉發了秘密的報告。他認為,奧匈軍隊在防御戰中顯然取得了遠超之前進攻戰略的戰果。但是,由于倫貝格防線完全是急于倫貝格城構筑的戰線,而倫貝格除了成為成片的小高地外,幾乎沒有任何有價值的軍事防御點,而且,俄國人在過去3天內就奪取了至少4個高地,根據目前收集到的消息,俄國人的軍力至少一倍于奧匈國防軍!

他向國內提出的建議,是向奧匈帝國提供人道醫療救助,以避免奧匈帝隊傷員的大面積死亡,目前奧匈帝隊雖然也有戰地救護體制,但根本無法為如此慘烈的戰爭服務,不斷增加的傷員死亡率,在劉慶看來,可能比前線每天慘烈的死亡率更容易摧毀軍隊士氣。

康德拉大公面對俄國人越來越猛烈的進攻,早已感到壓力山大,在德國戰地觀察團的建議下,他謹慎的抽調了左翼布置在科希策方向的第二軍團1個軍、剛剛趕到米什科爾茨的第七集團軍1個軍,盡快向丹克爾集團軍靠攏,而這一命令,最終被證明是十分正確的決定。

丹克爾第一集團軍接下來遭遇到前所謂有的猛烈打擊,俄國兩個集團軍顯然已經把賭注壓在了他們防守的西側防線上,俄國人至少在西線布置了集團軍7成以上的重火力,猛烈轟擊奧軍不算完善防線,然后以哥薩克騎兵與步兵的協同進攻猛攻奧軍占領的小山頭陣地,逐步蠶食西線的防衛。

就在整個第一集團軍防線岌岌可危之時,幸運之神再次降臨到康德拉大公的身上,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雪,讓雙方的攻勢不得不暫時偃旗息鼓,施虐的狂風暴雪足足讓整個戰線的激戰推遲了3天,而獲得喘息的丹克爾第一集團軍終于重新加固了防線,并且將被打散的師級編制進行了臨時整編。

但是,光靠幸運顯然無法取得勝利,暴風雪過后的僅僅兩天,俄國人就再次掀起了一浪接一浪的攻擊,不到四天的時間里,在人數占據絕對優勢的俄國人沖擊下,奧軍失去了整個倫貝格西線21個重要的陣地中的15個,康德拉大公與丹克爾將軍、奧芬貝格大公進行緊急磋商后,也意識到失利將是遲早的事情。

當天的商議最終并未作出戰略撤退的決定,因為康德拉大公顯然不甘心讓俄國輕易越過防線,而奧軍增援部隊將在一周內逐步抵達前線,到時候則足以彌補軍力上的損失,他完全明白消耗戰的意義!

只是,計劃顯然永遠趕不上情況的快速變化……12月16日凌晨,一直來讓康德拉擔心的事情終于成為了現實,已經岌岌可危的丹克爾第一集團軍側翼,突出出現了俄羅斯帝國魯斯基第三集團軍的部隊,而且,對方從烏日霍羅德方向直接威脅第一集團軍的后方,如果讓俄國人突破側翼薄弱的防線,那奧匈帝國東線集團軍將陷入腹背受敵的局面。

而隨著俄國人四個集團軍出現在戰場上,整個奧匈帝國東線戰場上的軍力對比已經徹底倒向俄國人,康德拉不得不命令全軍有組織的準備向后撤離,命令還未下達,丹克爾第一集團軍側翼防衛的第七師已經遭到魯斯基軍團包圍,并迅速崩潰,這意味著,奧匈帝國東線部隊將會在撤退路上不斷遭遇俄國人的截擊、甚至的阻擊!。

就在康德拉大公絕望之時,早先從科希策方向趕來策應的第二軍團13個軍、剛剛趕到米什科爾茨的第七集團軍18軍出現在戰場上,并從兩翼對正在蹂躪丹克爾軍團的俄國第三集團軍發起了攻擊,這才為正東線軍團向后撤退創造了關鍵的時間點。

12月17日到19日,被譽為東線奧軍戰場上最糟糕的三天,康德拉大公命令部隊逐級抵抗并想普米勒爾要塞退卻,但撤退立刻演變成一場大潰逃,緊隨攻擊的俄隊如同割草般收割著奧匈國防軍,短短3天,崩潰的倫貝格防線上,各自為戰的軍隊失去了互相間的聯系,一部分軍隊被放棄,以確保整個軍團的利益。

而接下來的2天里,普米勒爾要塞迎來了潰散如潮水的潰兵,就連一項優雅的康德拉大公也回頭土臉的逃進了要塞,而要塞上巨大的炮塔,終于激發了這位屢敗屢戰的奧匈指揮官!

毫無疑問,堪稱完美的普米勒爾要塞,是充分展露奧匈帝國引以為傲重炮裝備的武器平臺,整個要塞群面積達到15平方公里,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更是反復修繕,奧匈帝國參謀部一直來都希望在東線直接面對巴爾干沖突時,能夠建立足夠的緩沖區。

而普米勒爾要塞正是這一戰略思想的產物,當然,這一做法顯然與奧軍崇尚進攻的戰術理念并不矛盾,強大的俄國人,一直來都是讓奧匈帝國頭痛的對手,即便是在三皇同盟的時代,奧匈帝國依然處處警惕著來自北方最長國境線的俄國。

這座堪稱整個匈牙利東線最突前的、也最龐大的要塞,奧軍一共部署要塞炮兵兩個團,共擁有12門240毫米以上口徑重迫擊炮和24門150毫米口徑重榴彈炮,這種戰艦上才會用上的巨大口徑主炮,在陸地戰爭中,絕對是令人發指的大殺器。

而要塞的布局,更是堪稱完美,5座核心主炮臺、12座附屬炮臺,組成了一個環形對外的巨大火力庫,以箭頭方式排列的炮臺,確保在任何方向上的敵人,都將遭到至少3個以上炮臺的火力覆蓋,而且都是安裝有升降式裝甲炮塔、能夠270度大角度回旋的巨炮!

至于采購自中國、德國以及奧匈捷克兵工廠自產的重機槍,幾乎遍布要塞的任何一個射擊點,厚達1米半的要塞墻壁,可以抵擋同口徑要塞炮的轟擊,至于布置在外圍的奧軍陣地,也都建立起了戰壕、堡壘式的固定工事!

整個外圍工事,以要塞為核心擴張到三公里外,9月11日奧匈倫貝格戰役失敗后,部分殘兵退入普米熱爾要塞,又給要塞帶來了大量的野戰炮,這些野戰炮被分配到各支撐點,給俄軍后來的攻擊帶來了極大的殺傷。

血色黎明終于拉開了序幕!

參戰雙方、乃至整個歐洲、美洲,都未曾預料到,這將是一場如何慘烈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