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翻頁→鍵
第兩百八十章鐵騎風雪下江南(三)
第兩百八十章鐵騎風雪下江南(三)
熱門、、、、、、、、、
今日朝會,在祥符二年末極為低調的禮部侍郎晉蘭亭,突然成了廟堂上嗓門最大的官員,甚至連兵部唐鐵霜都被搶去了風頭。
在晉蘭亭的建言下,朝廷不經小朝會就當場通過了一系列政策,其中為天子巡邊兩遼、并且在去年輔佐大柱國顧劍棠立下戰功的兵部侍郎許拱,終于得以從遼東這座冷宮抽身而退,不但成功從關外返回,而且率領京畿兩萬精銳南下增援盧升象,剛剛才升官的武將李長安擔任許侍郎的副手,兵部衙門內如高亭樹孔鎮戎等年輕官員,跟隨兩位大人一并離京歷練,也終于有望嶄露頭角。薊州將軍袁庭山率騎步各一萬離開邊境,從關隘箕子口進入中原,與許拱大軍齊頭并進。再就是下旨西蜀,命蜀王陳芝豹從蜀地再抽調出一萬精兵參與廣陵道平叛,這支兵馬將由許拱和陳芝豹共同統領。相比晉蘭亭的盡忠報國,處處為朝廷排憂解難,國子監姚白峰在朝會尾聲的提議,頓時讓本就氣氛凝重的朝堂變得愈發噤若寒蟬,這位出身西北的理學大家建議有關漕運之事,靖安道經略使溫太乙初到地方,政務本就繁重,理應交由漕運內部的官員負責具體事務,溫大人只需把握大局即可。如果是以前,不用皇帝陛下開口,就有無數文官武將跳出來反駁左祭酒大人,但是今天年輕天下坐在高高在上的龍椅上,一言不發,視線游曳,但是幾乎視線所及,只有齊齊低頭沉默的臣子,而無一個挺起胸膛出列豪言壯語的官員。到最后,年輕皇帝從遠處到近,緩緩收回視線,停留在一幫六部黃紫公卿身上片刻,到最后終于有人站出來,是門下省的陳望,陳望并未全部推翻姚白峰的意見,而是提出了一個折中的說法,先由吏部嚴加審核漕運主要官員的履歷,等到朝廷敲定人選,再讓經略使溫太乙放下擔子,廣陵漕運暫時仍由溫太乙全權負責。
退朝后,皇帝陛下沒有要召開小朝會的意思,那么所有官員就都隨之退出大殿,直奔各處衙門。
在去年末官場上淪為笑柄的晉蘭亭,今日算是揚眉吐氣了。不用想也知道,因為“瑣事繁多”而忘了登門拜年的某些官員,都要蜂擁而去,在侍郎府外排隊等候,禮單當然是怎么重怎么來。
姚白峰今日身邊沒有了官員的擁簇,老人也不以為意,沒有著急走下臺階,望著視野中如同被束縛在那扇大門內的御道,怔怔出神。
老人身邊響起一個年輕嗓音,“左祭酒大人,你家灶冷了啊,以后開伙可就難嘍。”
老人沒有轉頭,敢這么跟前輩用玩世不恭語氣說話的年輕人,離陽朝廷不多,有資格參加朝會的就更屈指可數。年紀輕輕就已經在京城官場沉浮過的北涼寒士孫寅。
孫寅繼續調侃道:“姚大人你也真是書生意氣,挑這個時候當忠臣,活該人走茶涼。”
老人自嘲道:“做忠臣還要挑時候?”
孫寅點頭一本正經道:“可不是,出門前要翻黃歷看時辰的。”
老人一笑置之,“那樣的忠臣,我做不來。”
孫寅幸災樂禍笑道:“姚大人有了退隱之心,其實是好事,我孫寅是在國子監倒下的,成天都想著啥時候從國子監東山再起,左祭酒的座椅空了,我才有機會。就沖這個我孫寅也得跟姚大人當面道一聲謝。”
出人意料,老人沒有惱羞成怒,反而點頭道:“你孫寅去國子監也好,我算是明白了,國子監就不是我教書的地方,因為那里早已經不是讀書的地方了。”
孫寅驚訝道:“姚大人該不會是想辭官回鄉吧?”
老人笑道:“我又不傻,這個時候回得去?才打了一朝廷耳光,馬上又來一次,我姚白峰有幾條命?”
孫寅嘖嘖道:“原來姚大人讀書讀得不諳人情世故了,到底還沒到無藥可救的地步。”
性情刻板的老人破天荒玩笑道:“難得現在還有人樂意拍我馬匹,我謝謝你啊。”
孫寅擺手道:“別光是嘴上說,姚大人提交辭呈的時候記得替在下美言幾句。”
老人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只是感慨了一句,“薊州袁庭山,在箕子口進入中原,呵呵,我雖然是個連紙上談兵都稱不上的酸儒,可也明白那兩萬人根本不是去廣陵道平亂,而是去攔截北涼騎軍的。等到薊州兵馬打沒了,那一萬蜀兵剛好也差不多到了廣陵道北部,估計與此同時許侍郎的兵符也該到軍中了,一環接一環,難為晉蘭亭這位禮部侍郎如此操心軍國大事了,更難得他給出的建言都被朝廷采納。”
孫寅低聲道:“姚大人,你真以為是晉蘭亭的主意?真以為許拱離開兩遼領兵南下是好事?”
老人轉頭笑問道:“這些事我一介書生,可就真不懂了。這里頭還有學問?”
孫寅笑瞇瞇道:“聽說姚大人府上私藏了些好酒?”
老人愣了一下,扯住孫寅的袖口,一起走下臺階,壓低嗓音道:“綠蟻?去年聽到涼莽大戰的結果,早給我喝沒了。”
孫寅笑而不語。
老人畢竟不是孫寅這種臉皮厚如城墻的人,無奈道:“只剩下兩三壇子,你就別打它們的主意了吧,其它好酒,價錢再貴,我也請你喝。”
孫寅一臉鄙夷。
兩人并肩走出大門,孫寅突然不再賣關子坑騙老人的綠蟻酒,低聲道:“晉蘭亭跟唐鐵霜搭上線了,這才會讓許拱跑去跟北涼騎軍死磕。”
老人先是錯愕,繼而嘆息一聲,環視四周,終于徹底死心了,這里的確不是他傳道授業的地方。
孫寅轉身就走,笑道:“姚大人估計連謚號都沒了,我孫寅就不去雪上加霜喝綠蟻酒了。”
孫寅走出幾步,突然轉身,輕輕伸手拍了一下胸口,“有一揖,不適合眾目睽睽之下送給姚先生,但放在心里。”
二十年后,盛夏時分,那時候孫寅剛剛成為離陽新朝的第二任吏部尚書,權勢煊赫的正二品天官大人。
有一日突然有人登門拜訪車水馬龍的孫府,自稱是姚家子弟,已經忙碌得焦頭爛額的門房根本不予理會,實在是顧不過來,直到暮色中孫府都要關門拒客了,那名風塵仆仆的年輕人仍是不愿離去,不得已報出他爺爺的名字,門房雖是京城土生土長八面玲瓏的人物,可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離陽官場有姚白峰這么一號大佬,后來好不容易想起似乎很多年前,前朝國子監有位姚姓老人擔任左祭酒,只是這二十年來,那位理學大家并無半點詩書文章傳入中原,時過境遷,估計還不如一位新近躋身新朝翰林院的新科黃門郎。那位門房一咬牙,看那個年輕人大老遠奔波千里趕到京城,就這么讓人打道回府,實在可憐,就逾越了規矩跑去尚書大人那邊稟報。
正光膀子在一架瓜棚下乘涼的尚書大人,從躺椅上跳起身,來不及穿上靴子就跑向院門口,但是最后停下身形,對那個呆若木雞的管事輕描淡寫說了一句,說讓那人把東西留下便可,府上不用接待,若是那個年輕人流露出絲毫憤懣神色,東西就不用拿到院子里。
最后,管事小心翼翼將一只布囊拿到小院。
尚書大人開心地笑了起來。
既然不是那個老人的后人希冀以此作為官場進身之階,那就好,很好。
暮色中,小院石桌上擺放著明顯已經塵封多年的兩壇綠蟻酒,孫寅竟然沒舍得開封痛飲。
第二天朝會,一個早已被人遺忘的前朝老人,突然名動天下。
姚白峰,北涼道人氏,謚號文節。
哪怕已經位極人臣,但仍然以放蕩不羈著稱朝野的吏部尚書孫寅,他在退朝后,走出大殿在臺階頂部站了一會兒,然后獨自來到御道街旁一處,明明無人,孫寅仍是畢恭畢敬彎腰作揖,此事迅速傳為京城一樁怪談。
不知為何,今天離陽天子非但沒有召開小朝會,而且回到了那座金碧輝煌的大殿,司禮監掌印太監宋堂祿獨自守在門外。
年輕天子站在龍椅附近,身后大殿地面金磚鋪就,故而哪怕關門掩窗,但正值朝陽初升的時分,因為有光線透過窗紙,大殿內不至于顯得太過陰暗。
龍椅寶座兩側擺放有四對威嚴陳設,寶象、甪端、仙鶴與香爐,共同寓意著那無數君王夢寐以求的“江山永固,國祚綿延”。
年輕天子走下臺階,站在大殿中,腳下所謂的金磚,其實并非黃金打造,而是出自廣陵制造局的貢磚,有著“踩踏悄無聲,敲之如玉磬”的美譽。
趙篆舉目望去,大殿廊柱以南詔深山砍伐而出的楠木打造,早年離陽言官有過“入山千人,出山半數”的痛訴,后來在先帝手上,離陽皇宮殿閣廊柱用木,便一律換成了更易采伐的遼東松木。
趙篆走到一根廊柱之前,伸手撫摸著瀝粉貼金紋云龍圖案的輝煌大柱,呢喃道:“父皇,你有碧眼兒張巨鹿,有半寸舌元本溪,有人貓韓生宣。朕呢?一件龍袍一張龍椅一座大殿嗎?”
“這個天下,就不能再給朕片刻勵精圖治的時間嗎?十年,不,只要五年!朕就能讓北涼南疆北莽,灰飛煙滅!讓那亂臣賊子無立錐之地,讓我離陽百姓永享太平。”
“父皇,現在我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廟堂上的齊陽龍桓溫,廟堂外的顧劍棠盧升象,便是父皇當時故意打壓,留給我來提拔任用的年輕人,宋笠,孫寅這些人,我也一個都不相信。”
“唯一一個陳望,還是太年輕,威望不足,在離陽軍中更是沒有根基,就算他愿意力挽狂瀾,也有心無力。”
趙篆突然縮回手,臉色猙獰,握緊拳頭,一拳狠狠砸在廊柱上。
年輕皇帝氣喘吁吁,手上傳來刺骨疼痛。
他瞪眼看著這根廊柱,憤怒道:“你在欽天監毀我趙室氣運,朕不過是讓兩條走狗在漕糧上略作刁難,你就敢公然出兵廣陵道?!這與造反何異?!”
趙篆又一拳砸在廊柱上,這一次廊柱表面沾上了血跡,“當真以為朕的離陽,不敢跟你北涼不死不休?!”
年輕皇帝躺在大殿地面上,望著藻井正中所雕的那只蟠臥金龍,龍首下探,口銜巨珠。
看著那顆碩大夜明珠,年輕皇帝沒來由想起了自己的妹妹,隋珠公主趙風雅。
離陽趙室的隋珠公主死了,趙風雅還活著。
這大概是北涼徐家那個年輕人,所做過唯一讓趙篆不那么痛恨的事情。
疲憊不堪的年輕天子閉上眼睛,又想起皇后所豢養的那只蠢笨鸚鵡。
原來所謂九五之尊的君王,亦是一只籠中雀啊。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