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千年樹樁
這時候,楚家強的手機響了。他帶手機,無非就是看時間而已,這手機不出去,一般都是扔在房間里。
葉繼生打來的,一開口就叫楚家強趕緊過去,學校那邊工地出了一樁重大新聞。楚家強問起什么回事,那家伙卻神秘兮兮地跟楚家強說,來了就知道了。
“什么事情?”葉彩萍見楚家強掛斷電話,就問道。剛才兩人說話,她隱隱約約聽到一些,好奇之心誰都會有,尤其是女人,八卦之心更是嚴重。
“老二叫過去,說施工工地出了點事情。具體我也不知道,那家伙不說。不過,聽他的語氣,似乎不是壞事。我們過去看看先吧!”楚家強說道。
每隔一段時間,他都會跟葉彩萍兩人在村里面散步,或者到白馬坪上面住一晚等等,重溫感情。這事情,村里面的人都知道,不少游客對此十分羨慕,真正的神仙生活呀!
兩人沒有再跟那小屁孩啰嗦,而人家那孩子心里早就要將這兩人趕走了。剛才,他正看得入迷、欲罷不能,所以盼不得兩人趕緊滾蛋。
到了施工工地,這里,中醫復興學院的教學區已經建好,現在只是一些收尾的工作。至于宿舍生活區,那一條街道,也是已經差不多了。
不過,經過設計師的設計。準備在門口挖一個人工湖。這人工湖,昨天就已經開始開挖了,正好,下面也有幾道泉眼,不用引水過來。
“怎么回事?”楚家強問道。他發現,這里已經很多人圍觀了,不少人還架起攝像機,拍攝場面。
“下面挖到一個大樹樁,要五個人合抱。根據洪老的觀察,那個大樹樁。被埋在地下已經超過五百年了。而樹樁本身,沒砍之前,那是超過千年的樹齡了。”葉繼生說道。
“呃!”楚家強頓時無語了,一個樹樁而已,用得找這么大陣勢嗎?不清楚的人,還以為發現恐龍化石了。
這樣的樹樁,村里面應該不少,至少,楚家強就見過好幾個。都是村里面村民挖池塘挖出來的。不過沒有那么大而已。
“應該是杉樹的吧?”楚家強毫不驚奇地問道。
“咦!你小子怎么知道是杉樹?剛才老三跟洪老也是看了好一會,才確定是杉樹的。畢竟那樹樁在地上已經埋了超過五百年。樹皮及其附近已經腐爛,不然就更加龐大了。真是難以置信,一顆杉樹也能長成那么大。”葉繼生應該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形,所以有些激動。
楚家強笑了笑:“這有什么?被埋在泥土下面的樹樁,我之前就見了好幾個,沒有那么大而已,不是松樹就是杉樹。”
杉樹,輪狀分枝,節間短。小枝比較粗壯斜挺,針葉短粗密布于小枝上。因此,其樹冠看起來呈分散狀。“杉”字與“散”字讀音相近,“杉樹”就是“散樹”,表示樹冠分散的一類樹。
杉木:紋理順直、耐腐防蟲,廣泛用于建筑、橋梁、電線桿、造船、家具和工藝制品等方面。據統計,我國建材約有1/4是杉木。杉樹生長快。一般只要10年就可成材。它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特產用材樹種之一。
“不用大驚小怪的,杉樹很長命,深山里面,就有很多都是幾百年的古木。”楚家強跟大家說道。
其他人卻不是這樣想。在城市,要找一株上百年的原生樹木,而不是轉栽的,那是非常艱難的事情,就更加別說千年的古木了。上千年的樹木,就深山老林里面也應該不多吧?
“真是神奇呀!埋在泥水里面不單止沒有完全腐爛,反而更加堅硬了。”有游客十分驚奇地說道。
剛才那一幕,他們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挖土機的那個勺子與樹樁相碰,發出金屬碰撞的聲音。后來周福榮等人下去查看,發現剩下的樹樁居然鋼鐵一樣堅硬了。
“不是說杉樹遇水潮濕容易腐爛嗎?”有人問道。
“杉樹也有好幾種,其中的確有這樣遇水腐爛的。但有些,泡水只會更加堅硬,尤其是這種千年的古木,剩下的,都是樹心的精華部分,十分珍貴。”周福榮開口道。
“就是,不是有一種叫水杉的嗎?那種杉樹就專門生長在水里,也不見人家腐爛?”有人馬上說道。
由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布于北半球,第四紀冰期后,其同屬的其它種類已全部滅決,故“活化石”水杉的發現,被認為是當代植物界的重大發現之一。現已普遍栽培,為國內外常見的園林樹種。
洪老也點點頭:“不錯,有些杉樹是不怕水的。在古代,古人就用杉樹造船,要是遇水就腐爛,那還得了?”
其實,造船的木材很多,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優中選優。杉樹材料比較輕,自然也就成了入選木材之一。
當然,比較出名的,還有松樹、柏木、柚木跟輕木。
千年針松一根柱,十年檫樹好打船!意為樹木成材期不一,各有所用。針松,針松樹,桿挺拔聳直,但長得慢;柱,屋柱,房屋的柱子;檫樹,桿粗大可剖板造船,生長快。
千年海底松,萬年燥擱楓意為松木不怕潮濕,楓木不嫌干燥。海底,指水份很多,潮濕,松木含松脂故不怕水;燥擱,干置著,擱,用支架支起來,使之干燥。
另外,柚木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用材樹種之一。材質呈黃褐色或暗褐色,木質細密,硬度大,紋理美觀。在日曬雨淋,干濕變化較大的情況下,不翹不裂;耐水,耐火性強,能抗白蟻和不同海域的海蟲蛀食,極耐腐,列于世界船艦用材的首位,是軍需航海的重要用材。同時也是營建海港,橋梁及其它建筑,車廂、家具、雕刻、貼面板、裝飾板等優良用材。
洪老給這個樹樁估了一個價,起碼五十萬以上。于是,老村長竭力要將這塊硬骨頭弄上來。這筆資金,老村長準備投到教育上面去,可以再次減輕村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