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戰之軍工強國

第七百一十章 心中的不安

››第七百一十章心中的不安

第七百一十章心中的不安

目錄:

網站:

不過即便自己不能參戰,蘇聯高加索軍區的空軍部隊依然在波克雷什金的領導下取得了巴庫空戰的最終勝利,盡管因為之前輸得太慘,總的交換比還是略顯吃虧,但是德國空軍終究是被迫停止了對巴庫的轟炸,保衛巴庫的目的算是達到了,而且雙方的交換比也縮小到了2:3,這對于之前戰績慘不忍睹的蘇軍來說,已經能夠算是重大勝利了......

巴庫空戰的勝利給了廣大蘇聯軍民以巨大的鼓舞,但是因為波克雷什金他們參戰太晚,初期又沒給配上好的飛機,因此巴庫的油田設施依然遭到了極大的破壞。據蘇聯政府粗略統計,巴庫空襲期間,光是直接損失就高達數億美元,更有上萬油田工人干部傷亡,間接經濟損失之大難以統計。即使是專家當中最樂觀的估計,1943年巴庫油田的原油產量也最多只能達到前一年的六成,如果沒有外援幫助的話,生產能力完全恢復至少也要等到1945年上半年......

要知道巴庫油田在戰前的年產量就占到了整個蘇聯的70以上,如今蘇聯大片領土淪陷,巴庫的石油就更加重要,現在巴庫的石油生產出了這么大的問題,勢必會嚴重影響蘇軍來年的大反攻,畢竟蘇聯陸軍可是以機械化部隊為核心的,而空軍的飛機更是對燃油極其依賴。意識到接下來的不利局面之后。斯大林對于造成這一切的舊空軍領導層更加憤恨,不久便利用最近幾次小勝令其威望有所恢復的機會對空軍高層進行了大清洗。這雖然多少令空軍內部有些人心惶惶,但客觀上卻掃除了空軍改革的阻力。在蘇聯空軍新主帥諾維科夫與日益受到斯大林看重的波克雷什金和闊日杜布等優秀的蘇聯飛行員的共同努力之下,如今飛機總數已經僅剩7000多架的蘇聯空軍艱難地踏上了自己的復興之路......

必須說明的是,其實蘇德戰爭開始至今,蘇聯飛機的損失總數已經不下2萬架,只是在這幾個月里蘇聯的飛機制造廠都在加班加點拼命生產,每個月都生產出至少2000架新的飛機,這才保持住了一定的規模。只是飛機的質量就沒法保證了,就連斯大林重點關照了的高加索軍區也不例外,氣得脾氣一向很好的波克雷什金都時常忍不住對坑爹的軍工部門破口大罵......

除了粗制濫造以追求盡可能地增大產量,蘇聯的飛機品種也日趨單調,由于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奪回制空權,因此戰斗機的生產被列為了重中之重,而生產序列排到最前面的莫過于這一年才剛剛入役的新式戰斗機拉5。這一方面是因為這款飛機確實性能出色。但更主要的原因,還是由于拉5是木結構的飛機,以它作為主力戰斗機可以節省大量珍貴的鋁合金......

由于蘇德戰爭爆發較晚,拉5這款更加優秀的戰斗機已經開始服役,導致歷史上在蘇德戰爭初期成為中流砥柱的雅克1戰斗機地位低了很多。但因為雅克1戰斗機的高空性能更好,而且操縱性能不錯。更加適合新手菜鳥駕駛,所以在蘇軍之中依然有不小的裝備數量。

早在援華期間就已經聲名鵲起的天才女飛行員莉莉婭絕對不能稱為新手,但她一樣被安排駕駛這種機型,因為她當初在中國的時候是轟炸機飛行員,而現在的蘇聯卻更需要戰斗機。

雖然當初胡衛東說過。莉莉婭的性格過于情緒化,并不適合駕駛戰斗機。但是祖國的需要就是命令,莉莉婭還是毅然地開始了艱難的轉型。靠著自己的努力和過人的天賦,再加上她畢竟不是完全的新手飛行員,莉莉婭很快就成為了一名合格的戰斗機飛行員,并在巴庫空戰中取得了擊落兩架敵機的戰績而受到了上級的嘉獎。戰后,波克雷什金決定像當初援華抗戰時那樣組建一支女子航空隊,雖然年輕卻已經是一位“蘇聯英雄”的莉莉婭當仁不讓地成為了這支航空隊的隊長。

在事業順心的同時,這位天才少女也收獲了自己第一份真正意義上的愛情——同樣是一位王牌飛行員的索洛.馬丁,兩人感情發展得很快,約好了打退德國侵略者后就結婚,但莉莉婭有時還是不自覺地回想起遙遠東方那個她始終沒能看透的“大叔”,少女的直覺告訴她,當初胡衛東拒絕她并非真的是“沒感覺”,而是因為感情之外的因素,這種毫無根據的下意識猜測令莉莉婭心中隱隱不安。這段時間從中國傳來的消息都證明了中蘇兩國比任何時期都更友好,莉莉婭心底的不安卻反而更加劇烈了......

中國提前償還貸款幫蘇聯政府解了燃眉之急,但是石油的話,中國自己都還需要進口,自然是幫不上什么忙,只能從美國獲得,盡管蘇聯政府的外匯與貴金屬儲備還有一些,但短缺物資都得外購的話,蘇聯是絕對吃不消的,因此盡管一肚子牢騷,斯大林還是低下身段,多次派出使者訪問美國,希望說服美國政府履行當初的承諾。

但是蘇聯人卻不知道,美國政府不履行承諾其實完全是因為國會的議員目光短淺,擔心蘇聯會敗給德國而不愿冒險。而以羅斯福總統個人的看法,美國如果還想贏得這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就必須大力援助蘇聯,即便是在蘇日締約后被氣了個半死,羅斯福依然沒有放棄蘇聯的打算。由于國會死活不肯通過對蘇聯提供援助的決議,羅斯福為了避免蘇聯政府撐不住投降,只能改變自己的原定計劃,而決定利用目前盟軍在大西洋上掌握制海權的優勢,提前開辟第二戰場以分擔蘇聯的壓力......

但是美國陸軍又都對在西線與東線都所向披靡的德國陸軍畏懼三分,因此他們制定的方案不是登陸西歐大陸送死,而是選擇了在他們眼中好對付得多的阿拉伯聯邦......

那年那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