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315人心難測
康平七年的十月,誰知道日子不好過了。北蠻叩關了,而康平帝更是宣布了,要御駕親征。
這時候,大臣們那是忙著勸了圣駕啊。畢竟,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啊。康平帝何等人物,那能去干了將軍們才干的事情嗎?
所以,大臣們是一個接一個的勸戒。那是想請這位圣上,打消了親征的念頭。可康平帝就像是吃了王八,鐵了心。那是一定要親自去出征啊。最后,更是連李皇后都出動了,還是勸了康平帝。
“圣上,您是何等身份,這去了北疆實在太危險了。”李皇后是勸了此話道。康平帝是搖了搖頭,回道:“梓橦,你且好好養病,一切朕心中有數。”
李皇后見康平帝的態度,是很強硬的。所以,她是顧慮了一些,最后,還是打發了宮人,然后,才是再勸了康平帝話,道:“有些話,我心中不吐不快,就算是讓圣上責罰,我依然得盡了一個妻的責任。”
瞧著李皇后那倔強的態度,康平帝是回道:“梓橦,你說吧,朕知曉你的性子。看似溫柔,卻是心中自有見地。”
康平帝能讓李皇后表達了意思,自然也是信任這一位皇后的。所以,這時候的李皇后自然是心了她的責任,勸道:“圣上,我是一個無能的妻,沒給圣上添了一兒半女。”
“就是宮里的妹妹們,也沒那本事,給圣上添了一兒半女。當年,楚王府做出那等事情,歸根結底也是我這個皇后失職了……”李皇后說了這些話后,更是眼淚汪汪的樣子。那是忍了淚,這一位國母,更是心情低沉。
不過,并沒有停了話,李皇后是接著說道:“圣上,是您的一片慈心。讓我繼續做了這一國之后,是留了昭陽殿享受這萬里江山的國母福份。我這心里,一直是沉重的,我知道自己是擔不起……”
聽著李皇后這么說,康平帝哪能不明白,李皇后為什么總病了。這是心里郁了氣,這是心中有事啊。
其實,康平帝更明白,這些事情。怪不得李皇后。因為,楚王府只是一只早冒了出來的豹狼啊。康平帝和景泰帝那是兩代帝王,想弄倒了楚王府啊。
而李皇后,只是康平帝的少年妻子,而且,康平帝對李皇后也是有一定感情,但是,還是比不得這萬里江山。所以。有些事情,康平帝知道的。李皇后是未必知道了。
“梓橦,這怪不得你。”康平帝是開口,肯定的回了此話道。
李皇后是搖了搖頭,回道:“圣上不怪罪,是我的福份。可我心里清楚,這事情是怪我的。我這個一國之母,沒盡了本分。”
“現在,圣上要御駕親征,我心里更擔心。那卓兒再好,也是榮王的親生兒子。圣上讓卓兒監國。那不是把命脈,放了一個儒子手里?”李皇后這時候,可沒留下了口德,直接就是回了此話道。
康平帝聽著此話后,是怒道:“梓橦,卓兒是皇嗣……”
“天家父子,我這心里,只有圣上……卓兒他,比不得圣上的重要。這話就是再傷了人,再是難聽,我依然得說。這是皇后的本份,更是我這個妻的本份。”李皇后的態度,是肯定的。所以,她是眼光鎮定的回了此話道。
不知道為何?康平帝聽著李皇后的話后,那是心中起伏不定。
“梓橦,你莫說了,朕懂你的意思……”良久后,康平帝還是回了此話道。然后,他是走近了李皇后的近前,是拉起了李皇后的手,肯定的回道:“梓橦,莫要擔心朕,朕繼續能坐穩了帝王這一把龍椅。朕心中就是有數的……”
“這一切,都在朕的心中,朕有把握的。”康平帝是說了此話道。
“圣上,人心難測……”李皇后再是勸了此話道。康平帝嘆息了兩聲后,回道:“梓橦,你的意思,朕曉的。只是,人心再難測,朕總得測一測……”
瞧著康平帝這么一說,那等態度,李皇后哪還瞧不出來,怕是一切都在這位帝王的心中裝著了。而且,京城的皇嗣監國,未必不是那誘惑了飛蛾的火光啊。
只是,會有多少飛蛾,撲向了這火光呢?
李皇后不知道,康平帝就更不會知道了。
康平帝發話,是要御駕親征,自然是大軍得備了一切。
可事情上,康平帝早有此意,那一切自然是早早就妥當的備了起來。現在,康平帝是決意以下,朝中還真沒人能攔得了啊。
康平帝走了,最后,是在禁衛軍的護衛下,是朝北疆的邊軍駐所,御駕而去。
而京城里,這皇嗣司馬卓監國后,就是氣氛變得怪了起來啊。至少,所有人都是在觀了風聲,更是恨不得縮了頭啊。
壽寧侯府內,那壽寧侯司馬錦是看著兩個兒子,問道:“皇嗣監國,秀哥兒,你如何看?”
“爹,秀以為,會不會是圣上想考校了殿下的能力?”司馬秀是提出了此話道。壽寧侯司馬錦聽著這個答案后,沒有再多話,只是轉了目光,望向了二兒子司馬稷,問道:“稷哥兒,能聽懂嗎?”
司馬稷聽著他爹壽寧侯司馬錦的問話后,點了點頭,還是面癱的繼續回道:“稷能懂,爹,你不問問稷如何看此事嗎?”
司馬稷學了小太大人的樣子,壽寧侯司馬錦是對這個聰慧的兒子問道:“那稷哥兒說說,你的看法吧。”
壽寧侯司馬錦并沒有指望了兒子,給了什么答案。他只是很欣賞了,二兒子司馬稷這等一直鎮靜的態度罷了。
司馬稷是抬了頭,那是挺得筆直的小胸膛,就像是一株青松般。他是回道:“稷覺得,這樣是先生故事里的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聽著司馬稷的話后,壽寧侯司馬錦覺得,有些牛頭不對馬嘴啊。所以,他是笑道:“哦,為何如此說?”
司馬稷是抬起頭,回道:“這個嘛,是稷覺得,圣上要考校殿下,用得著這么麻煩嗎?這太費事了。”司馬稷還是最后,沒說出了心里的看法,他只是在裝了小孩子一樣的胡攪和了一把啊。
有一些話,司馬稷可不敢說得太明白了。畢竟,他的年紀太小了,有時候太聰過頭了,那就是不對勁頭了。
“這孩子,……”最后,壽寧侯司馬錦還是搖了搖頭,笑了笑。
壽寧侯司馬錦是把目光,轉向了大兒子司馬秀,是說道:“秀哥兒,你的話,是有道理的。不過,你也是壽寧侯府的世子,那就更應該知道。這等時候,怕是圣上之意,更是深遠。咱們不妨看了后面,你往后,把這些記了心里就成。”
壽寧侯司馬錦到底,也沒說了他心里的擔憂啊。畢竟,瞧著京城里的風氣,壽寧侯司馬錦還是查覺了不對頭的。
只是,安王府都縮了后面,壽寧侯府這等不顯眼的,就是更縮了后面了。
壽寧侯司馬錦只是在這等時候,坐觀了京城的風雨。至于,康平帝那里,壽寧侯司馬錦就是更不擔心了。畢竟,康平帝的動作,再是小,也算不得小啊。
對于北蠻,誰都是有心里準備的。至少,不管是京城的百官,還是宮里,怕是都有主意。至少,從一些個蛛絲馬跡上,壽寧侯司馬錦還是從幕僚那里,一起商量了答案的。
“爹,秀下去后,定會更加努力的。”司馬秀最后,是跟他爹壽寧侯司馬錦保證了此話道。壽寧侯司馬錦點了點頭,回道:“這就好,人這一輩子,不懂的太多。只要謙虛,定能從他人身上學得東西。”
壽寧侯司馬錦就是保持了這么一個好習慣,現在,自然也是想教了兒子。
“謙受益,滿招損。這話,秀哥兒和稷哥兒,你兄弟二人都得記下來了。”壽寧侯司馬錦又是再叮囑了此話道。
“秀,記下了。”
“稷,記下了。”
兄弟二人,這時候對他爹壽寧侯司馬錦的話,那都是同聲的應了下來。然后,壽寧侯司馬錦是笑了起來,說道:“不用太緊張,你們還小,這府里為父還能撐了起來。為父只是盼,將來你們兄弟二人,能好好的把壽寧侯府,帶到了更好的地方。”
“至少,這祖宗傳來的基來,能守個好啊。”
壽寧侯司馬錦在嘆了此話后,就是心中想得更遠了。
不管如何?大兒子司馬秀也罷,還是二兒子司馬稷也罷,壽寧侯司馬錦總希望孩子們都是真聰明啊。而不是,自作了聰明。
這世間,真聰明和假聰明,還是有分別的。
壽寧侯司馬錦也不過是吃了許多的虧后,是明白了一些道理罷了。雖然,還不算太通透,可也是能受用一些了。
只是,想到了這些后,壽寧侯司馬錦在想,他的兩個兒子,將來呢,又得吃上多少的虧,才會真正的明白了人生道路上的一些真理啊。
不跌倒的人,永遠不明白了,跌倒的痛啊。
看著的經歷,與親生的經歷,在壽寧侯司馬錦的眼里,自然是不一樣的。(。。)
2011()拒絕彈窗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