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小農民

第二百九十四章最好吃的東西是桔子

一住www.,高速文字。

看著眼前這個穿著已經很臟了的一身破舊的衣服,頭發甚至都打綹的糾結在一起的眉目清秀的小女孩大口吃著西瓜。

西瓜的紅色汁液順著嘴角不停地滴落著,吃的正香甜的小女孩根本顧不上擦。

很快幾乎在王勇和張校長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塊西瓜的瓜瓤就被肯的干干凈凈。而小女孩還是沒舍得扔那塊瓜皮,一點一點的啃著靠近瓜皮的白色部分。

“白色的不好吃,來,吃這一塊!”

媛媛又遞了一塊西瓜給這個小女孩子,直到此時張校長才反應過來。

“張敏,你怎么過來了?是不是來交錢的?你爸怎么沒來?”

“二叔,我爸去借錢沒有借到,說再等等。”小女孩拿著一塊西瓜,低著頭不敢看張校長,生怕他不同意要趕自己出去,不讓自己再上學了。

“哎!行了,你先回去上課吧!”

小女孩一聽就連個招呼也不打,扭頭轉身就跑,似乎生怕校長會反悔一樣。轉眼間,追出來的媛媛就看到小女孩跑到一間教室門口,徑直跑了進去。

“張校長,這是?”

“哎!這是和我一個村的,咱村里輩分這孩子要管我叫二叔。他爸外出打工傷了腿,回來之后養傷就養了半年多,人家給的那點錢花光了不說,還欠了不少外債。現在靠著孩子他媽種著家里的幾畝地,勉強活著吧!”

“剛才您說交錢?是什么錢?”

“書本費,這孩子一年都沒交了,加一起都要一百多了。”

聽到張校長這么說,媛媛和王勇都是一愣。一百塊錢!竟然連一百塊錢都借不到?

是他們一家和其他人關系相處的太差,還是因為這個地方真的太窮了,連一百塊錢都湊不齊?

媛媛愣了一下,之后毫不猶豫地從自己的包里掏出二百塊錢給張校長說是幫剛才的小女孩子交給學校的。

張校長被媛媛的舉動弄得一愣,但是很快就醒悟過來。嘆息一聲。接過那二百塊錢,還找了一張白紙給媛媛寫了一個收據。

上面清楚的寫明了收到愛心人士捐贈給張敏二百元書費,以此來證明自己不會貪了這錢,并且也是將來媛媛查證的依據。

很快。張校長就拿著錢出去了一趟,沒用多久就帶著張敏回來了。小丫頭很鄭重的給媛媛和王勇鞠了一個躬。

小女孩子沒見過世面,自身的生活環境,讓她不知道該怎么表達自己的謝意。最后只能含著淚的鞠躬表示自己的感謝。

媛媛心疼地上前拉起她,之后就拉著張敏來到辦公室坐到沙發上一問一答地聊起天。

“你是叫張敏嗎?”

“嗯。”

“今年多大了?上幾年級?”

“十三,五年級。”

“家里都有什么人啊?”

“我爸,我媽,我弟弟。”

媛媛說話時特意地壓低了聲音,生怕嚇到這個敏感的孩子。可是沒想到這個明顯很認生的孩子聲音比媛媛更低,要不是媛媛離著近。還真的聽不清她說了什么。

“西瓜好吃嗎?”

“好吃!”

這個詞,張敏說的很是痛快,一點猶豫沒有,而且聲音很響亮。

“你以前吃過嗎?”

張敏聽到這句問話,沒有說什么。只是搖搖頭,連看都不敢看媛媛一眼。這是一個內心敏感卻很要強的小姑娘!王勇心里評價道。

“那你以前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是什么?”

張敏明顯地眼睛一亮,然后喉結好動了一下。不顧緊接著似乎想到什么,又低下頭,好半天才聲音低低地給出了答案。

“桔子。”

“桔子?”媛媛心里就是一疼,可以想象,張敏說最好吃的東西是桔子。那還因為她根本沒機會見到其他的水果。

說不定桔子還是之前他爸爸外出打工的時候帶給她的,即便是這樣恐怕她也沒機會吃到幾次。

香蕉,菠蘿,火龍果,山竹,芒果。蓮霧……這些南方的水果不用說,如果不能憑借上學走出去,她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

這里的人們的貧困的狀況讓媛媛真的感到很震驚!這是她以前從來沒有想到過的,現在的華夏竟然還有這種地方?竟然連九年的義務教育都讀不起?

這一刻,媛媛內心充滿了不解。為什么?問什么這里的人會這么的貧困?是這里的人懶惰嗎?是這里的環境不適合生存?還是因為當地政府胡作非為,搞得民不聊生?

媛媛的疑惑沒有持續多久,因為老公王勇直接就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了。

“張校長,咱們這里為什么會這么貧困啊?難道這么多年來就沒人想過什么辦法改變一下這里的狀況嗎?”

張世平沉默了,掏出煙遞給王勇一只。結果卻是被王勇掏出的軟中華給驚到了,小心翼翼地點燃,輕輕地吸一口,吐出一股煙霧,一臉的滿足。

之后才打開話匣子,將這里人生活為什么這么困難的原因一一道來。

原來,最主要的原因還真的是自然環境的問題。

這里氣候干旱少雨,種莊稼幾乎全部都是靠天吃飯。如果老天爺少下幾場雨,地里就是絕收也不是沒有過。至于減產,那幾乎是年年都有的正常情況。

小女孩的樣子在這里絕對是具有普遍性的,因為缺水,很多老人一輩子也沒洗過幾次澡。連喝水都困難,更不用說整天洗頭,洗衣服了?

為此這里的人們都是盡量種植一些耐旱,成熟期短的作物,比如成熟期只有五十多天的蕎麥就是這里主要種植的作物。

為了讓家人生活的更幸福,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外出打工。可是因為自身沒什么文化,只能是做一些最低等的工作,賺取那份雖然微薄但卻是比在家里種地要好的多的工資。

而因為貧困,這里的孩子很少有能夠上到高中畢業的,更不用說上大學。就是九年義務教育都有很多孩子沒辦法正常讀完,反正也不可能上的起大學。還不如早點回家里干活,這就是這一地區大多數人的共識。

早早的就跟著村里人去天南海北的去打工,賺錢養家。之后就好像陷入怪圈,越沒錢的人家的孩子越是無法讀書上學。之后也就越是貧窮。

張校長說,他的一個老朋友是鄉上初中的校長,他們學校大概有二百多人,如果把一個家庭年人均收入定位四百元(你沒看錯,真的是四百元,低的都發指了!),那么全校有十分之一的貧困生。

每年初中能招到一百多個學生,但是到三年后參加中考的最多只有五十個。而之后能繼續上學讀高中的可能連十個都沒有。

在這里,中小學交不起雜費的貧困生能占學生總數的十分一還多,高中更是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里初中孩子的輟學率都能達到百分之五(這還是官方的說法)。而國家給出的規定是不超過百分之三。就這個輟學率,據說還是在附近幾個縣里算是比較好的!

王勇聽到這里很有感觸,一代大師余秋雨曾經說過,貧困的原因要在文化中找。放在如今這個慢慢地越來越科技化的世界,沒有文化知識。正變越來越難以生存。

像改革開放初期那種只要肯干,敢干,總能成就一番事業的事情絕對不會再有了。現代社會,對于知識的認識和更新換代越來越快,一步趕不上,可能就是一輩子的落后,再也趕不上來。

張校長又介紹起學校的情況。特別是學校老師大量流失的情況。他們學校原本有十八個老師,可是因為待遇太低,現在只剩下了八個。

有三個是找到機會去了其它省市的學校,還有兩個干脆就轉行干起了別的工作。至于剩下五人則是因為初中,高中老師同樣的大量流失之后,被硬生生地拔高去教初中甚至是高中了。

可以想象。原本的小學老師,去教初中和高中的學生,那教育質量要是有保證才怪了!

可是,那又有什么辦法?總不能沒有老師吧?而一旦找到機會,現在的這些老師里面十個有九個肯定會毫不猶豫地選擇離開。選擇更好的地方去生活。

張校長說了一個例子,就在這所學校,前年的時候有一個原本是正規師范專科畢業的老師,那可以說是這個學校最好的老師了。

結果人家在這里干了半年就受不了了,通過關系去了京城的一個山區縣下面的學校。

在這里他所有的收入加在一起最多也就是一千元,而在那里,第一個月試用期就是三千塊!三千塊啊!

這還是待遇差的,鄉上高中有一個數學老師,是我們這里僅有的幾個省級特級教師。那教書教的好啊!連市里都有人知道他。這不,被一所市里的私立學校給挖走了。

剛到了市里,人家直接給解決了住房,漲了工資,還給家屬解決了工作問題。這種待遇在本地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在這里只能靠感情留人。

前面說的那個小學老師所在的首都的那個縣里,只有二十二萬人口,可是一年的教育經費卻高達一億兩三千萬。而這里,全縣三十六萬人口,用于教育的投入只有僅僅不到四千萬,還要面臨經常被挪用的情況。

這就是差距啊!貧困地區和富裕地區的差距!尤其是這種差距現在還在不斷地擴大著!

感謝書友藍色迷戀,九天翔鷹y54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