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也不是那么好守的,設伏也不是那么容易設伏的(113章)。這里面的學問真的有許多。
并且,每一個關口之前,也并非都適合預先設伏。畢竟,誰也不是傻子,匈奴人出兵攻打的時候,肯定會派先鋒軍前來探路探察敵情,如果讓他們知道到了有埋伏,他們還會傻呼呼的前來送死么?
所以,姑且先不管匈奴騎兵會不會前來攻擊長城關口,新漢軍如何設伏,就是一個大問題。
并州與關中北疆的長城,從并州北端向西橫過河套之地,長達數百上千里,一直到西涼西北邊防。這數百里長的長城,適合匈奴人攻擊的點特別多,隨邊一段長城,都有可能遭受到匈奴軍的攻擊。
黃敘所挑選的關口,并非一定就是正確的。當然,眾將都覺得黃敘所分析的有道理,匈奴人出動了這么多軍馬,肯定也不會選取那些小道小路進攻,那些地方不適合大兵團作戰。加上匈奴人都是騎兵,肯定會挑選利用騎兵沖鋒突擊的地方攻擊長城,如此經過挑選過后的設伏地點,估計也不離十。
其中,黃敘挑選了一個最不易設伏的關口,率著一軍將士悄悄的出了關,準備著如何設伏的事宜。
黃敘所挑選的地方,叫五里坪,是長城前方的一個關口。
長城沿著山勢,曲折盤踞,到了五里坪之后,就到了由北向西山脈斷點。相隔幾里的一片山脈形成了一個峽谷,從峽谷穿過,便可以直接到達并州北地的地區。
這里,也是比較適合騎兵通過的一個通道之一,在峽谷口處,建了關墻。與兩邊山嶺相接,就形成了五里坪關口。
關長五里,關前,是一片平整的平地,所以就叫五里坪。如果匈奴大軍要攻擊長城,這個關口應該是匈奴人必攻的關口之一。
關口關墻就五里。廣闊的谷口,以及山勢之外的廣闊沙丘地帶。在兩邊山上設伏是不可能的,因為山勢前出關口不到三里,匈奴人來到的時候,能一目了然的看到關口及兩邊山勢的情況。并且。出了關口,向外關前出三里左右。就是一片開闊的沙丘地帶。匈奴騎兵隨時都可以眾容退走,兩邊山上的軍士,亦來不及攻擊匈奴騎兵。
如果是別的軍隊,恐怕是不太可能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給匈奴大軍設伏的。但是,新漢軍卻不同。
黃敘所率的這一軍,是一支混合兵種的軍隊。當中有一半人是弓箭兵。另一半,分別是一營騎兵,一營陷陣營將士,兩營刀盾兵。
黃敘命令二千多騎兵。全都帶著大量的鐵黎疾,沿著一邊的山勢,遠出約三十多里,然后全部都隱伏下來。命令他們,當有匈奴軍隊前來攻擊五里坪關之后,他們待機潛回來。最好是在天黑之時回來。
估黃敘估計,匈奴軍不管來多少軍馬,都肯定會在關外扎營的,不可能把大營安扎在關前兩三里的地方,他們的軍隊,只有攻擊的時候才會進入關口前的這兩三里的地方向關口發起攻擊。
因此,黃敘命令,這二千多騎兵,他們的目標是匈奴軍的軍營,讓他們接到命令之后,突然出來,在匈奴騎兵的一側,布下一個鐵黎疾大陣。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阻止匈奴大軍向一個方向逃竄。
而黃敘側親率全下的軍隊,在遠離關口的另一側潛伏,待匈奴軍攻擊關口,并在關口之外扎營之后,他就率著弓箭兵悄悄的摸到匈奴人大營背后結陣(113章)。那時候,騎兵突出,布下鐵黎疾大陣,匈奴騎兵肯定不能再向山勢的一側逃走。只能是向后或者是沿著另一側的山勢逃竄。
如此一來,就正好中了黃敘的埋伏,陷陣將士與刀盾兵就可以利用床弩盡情的殺敵了。
其實,所做的一切,都是逼著匈奴人進入床弩可以攻擊得到的區域。
這個,為何不說直接把床弩布置在匈奴人的前面或他們的大營之后呢?這當然是有原因的,床弩是直射的,擺放在城墻之上,其實只是起到震懾的作用,真正的殺傷力并不大,只有把床弩放置在與匈奴騎兵水平的關前,才能發揮出其最大的殺傷作用。可是,如果把床弩擺到了關前去,人家匈奴人看到這樣的情況,還不逃么?敢前來白白送命?
另外,新漢軍在匈奴人扎營之后,悄悄的繞到匈奴人幾里之后的地方結陣,然后推進,與一側騎兵所布下的鐵黎疾大陣形成接洽,利用弓箭兵的弓箭壓制,可以逼得匈奴人只能夠向一旁逃竄是有可能的。因為軍士輕裝潛進,又是從幾里之外悄悄的逼近,能夠做得到神不知鬼不覺。可想要把床弩弄來,在匈奴人的大宮背后擺下床弩大陣,那是不太可能了。一架床弩有多重?能那么輕易移動嗎?
所以,能否消滅來犯的匈奴騎軍的關鍵,就是不能讓匈奴人知道有新漢軍已經離開長城到了關外隱伏,同時,也要在匈奴人的探子看不到的地方,把床弩大陣給擺好,只有這樣,才能讓匈奴騎兵不知情的情況之下闖進了床弩大陣的殺傷范圍。
到了這個時候,新漢軍的一營騎兵以及黃敘所率的一萬弓箭兵,也就可以像趕羊一般,把沿著山勢逃竄的匈奴騎兵趕進死亡地帶。床弩大陣,可以在匈奴騎兵的前方及往外的地方都布下,對沿著山勢逃竄的匈奴騎兵形成了前方而側翼的攻擊,后方又有新漢軍騎兵及弓箭兵的追擊。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哪怕匈奴騎兵要比新漢軍多一半的兵力,怕也只能是被殲滅的下場。
當然,如果匈奴騎兵能夠在被突然襲擊之下,側方及后方都出現了新漢軍伏擊的情況之下,依然還能夠保持鎮定。還能夠一下子集結好大量的騎兵,向弓箭大陣強行突破,殺出包圍,那么黃敘也無話可說。在那樣的情況之下,他們還不慌亂,還不向一旁沒有埋伏的地方逃竄,非要迎著無數弓矢的射殺,不畏死的突圍,如果匈奴人當真的這么英勇果斷,黃敘也只能對他們說一聲服了他們。可是。這有可能么?
運動式的伏擊,黃敘也不是沒有經歷過,當初在并州擊敗匈奴人的那二十多萬騎兵,也差不多是采用了這樣的戰術。只不過,那是先布好了床弩大陣。再引誘匈奴騎兵進入伏擊圍,這一次。是趕鴨式的設伏罷了。
五里坪關的床弩。幾乎全都拆卸了下來,悄悄的送到了離關口二、三十里的地方藏起來。就等匈奴軍殺到五里坪,結下營寨之時,再把床弩弄出來,向前推進一段距離,擺下大陣等著匈奴人來送死。
余下的。如太史慈、華雄、典韋等將,也分別到了各自所負責的關口,根據各關口前的情況,分別靈活的設好了埋伏。
這或許是當真的要天亡匈奴人。他們居然在不弄清楚新漢軍在長城內的兵力情況就來攻擊,居然還真的分兵來攻擊,并且還要留下大半匈奴騎兵,每兩萬一支騎兵來做試探式的攻擊長城。他們來試探,可是新漢軍卻要與他們玩真的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豈有不敗之里。
事實,如果新漢軍早知道他們把騎兵分成兩萬一隊,分別來攻擊某個長城的關口,那么新漢軍亦可以不用設伏,直接與他們正面對戰,也一樣可以擊敗他們。
就在新漢軍各路兵馬正在設伏,甚至都還有個別的某路軍馬沒有來得及設伏,探子就來報,說匈奴大軍終于出動了。
而且,新漢軍的探子,也帶回了匈奴大軍的詳細情報,知道了匈奴大軍留下一路中軍沒動,分別派出了十路各兩萬軍馬的騎兵來攻擊長城的十個關口。
得到這個消息,每一個新漢軍的軍將戰士都興奮了起來,人人摩拳擦掌的準備著迎戰(113章)。
烏魯朵、阿里格、爾卓,他們分別是三個匈奴部族的首領,他們被于扶羅挑選了出來,合成一軍,其中烏魯朵的部族軍馬最多,約萬來人,阿里格及爾卓,他們的部族軍馬就幾千來人。
他們其實非常不情愿被派出來為一路攻擊漢人的長城,因為他們都知道,長城太過雄偉,如此明著去攻擊的話,肯定是討不了好,只是拿族人去送死的份。他們更加愿意偷偷的摸近長城,殺漢軍一個措手不及。
可惜,他們知道,自己匈奴人弄出了這么大的陣勢,新漢軍沒有準備就怪了。他們已經失去了一個先機,再想悄悄的摸進長城關內去是不太可能了。
烏魯朵,當年曾偷偷的率著族人從五里坪進去過,那時,他化成販馬到漢人地方去賣的馬販子,從五里坪到過漢人的關內,并掠奪了不少錢財。所以,他對五里坪關,還是有一定認識的,因此,他就率著軍馬向五里坪撲來。
他當年,就已經觀察過五里坪附近的一段長城,知道這一段長城,山勢陡峭,就只有五里坪較適合進攻。他記得,五里坪的漢軍守軍并不是很多,如果新漢朝沒有準備的話,他們說不定可以強行攻下五里坪關。
騎軍蹄聲隆隆,一路沙塵滾滾。
烏魯朵就僅用一天的時間,就從朔方率軍到了五里坪關之下。
他一到達五里坪,關上的新漢軍馬上就吹起了示警的號角,烽火臺也點然了,剎時,關上及兩邊山上,都現出了影影綽綽的人影。
烏魯朵看著關墻上無數的戰旗,以及不停往來走動做出防守動態的新漢軍士兵,他就知道,新漢軍極有可能早有準備,看上去,軍士的士兵都要比他印象里的多。起碼的,戰旗都多了不少。
因此,他與兩個部族首領一合計,決定先不要攻城,就在關口之外安營扎寨。
烏魯朵其精似鬼,匈奴王于扶羅命令他們向長城攻擊的時候,就明言,只是讓他們試探一下新漢軍的虛實,如果發現了新漢軍兵力薄弱的關口,馬上就送報回去,讓于扶羅再派軍馬來主攻一個關口,突破一個點。好讓匈奴大軍殺進長城關內。所以,烏魯朵看到長城上的漢軍情況,馬上就下結論,這五里坪關,是漢軍重要的關口,留守兵力較多,不適宜作為主攻點,他派人送報回去,向于扶羅作了匯報,當然,匯報當中,他說打了一仗,攻不下并傷亡重大。
他可不想自己面前的五里坪關作為匈奴大軍的主攻點,因為萬一于扶羅率軍來援之后,肯定會逼著他先派出自己的族人做先鋒死士去攻城。他現在,就是想盡力的保存自己的族人勢力,好等到進入大漢關內的時候,可多搶一些東西。
他非常精明的想,反正那么多路軍馬,總有一路會碰到漢軍關口兵力薄弱的,肯定會有一點被自己匈奴人攻破,所以,他就不搶這個頭功的風頭了。
匈奴的這支騎兵一到,沒有攻擊就在關口之外安營扎寨。這讓守城的新漢軍士都都覺有點奇怪。不來攻打,趕到這里來干什么?難逃就如此匆匆趕來送死的?
五里坪關,城墻其實也不算是很高,僅只有幾丈高,就如像后世的三層樓高度差不多。說真的,匈奴人如果真要從這里強攻,而新漢軍又沒有足夠的兵力相抗的話,還真的有可能被他們攻破。
五里長的關墻,兩公里多,關內其實就僅只有高順留下的一營陷陣營將士留守。這個,也就是說,這一營軍士,一米站一個,剛好可以排得滿這五里寬闊的關墻。兵力并不算多。全部兵馬都調上關來了,才能給匈奴人造成了一種守軍將士很多的假像。烏魯朵等人來到了卻不攻擊,其實還真的是錯過了一個攻破五里關的好機會。
不過,這樣更好,他們把營寨安扎下來,正中新漢軍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