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劉易也知道,世上恐怕沒有多少人喜歡戰爭,無論是在任何的一個年代,一般的人,都喜歡和平。畢竟,戰爭就代表著傷害,對人對己都是如此。
不過,劉易也曾就后現代的m國的軍方情況,進行過一些思考,劉易發現,就m方而言,似乎并非是特別的討厭戰爭,甚至,其國真正的軍人,還有點聞戰而喜的跡象。其實嘛,也不僅僅是m國了,在后現代,那些真正發達的國家,基本上,其國的真正軍人,他們并不畏戰,甚至在他們的潛意識當中,會有主動參戰的心態。
比如,那應滅而不滅的小日島國,其軍方的士兵,似乎就是有一種潛在的聞戰而喜的意識。但凡是哪里有戰爭,他們都想參上一腳,并且,不停的挑畔華夏,總是一副巴不得與華夏一戰的嘴臉。
小日島國,一個二戰戰敗國,根本就沒有資格擁有軍隊的國家。卻因為他們的小聰明,有著干爹m國的扶持,在短短的數十年之間,發展成經濟發達國家。然后,便以強國自居,世界在哪里有什么戰爭,他就總是想參上一腳。
在后現代當中,像m國與小日島國這樣的國度并不少。當然,他們民間組織,自然是常常發出反戰的聲音,可是,該發生戰爭的,始終都發生,民間的聲音,并沒能左右得了那些國度的軍方決定。
劉易綜合各方面的原因考慮過。覺得,那些國度,其民間的反戰聲音,其實只是一些煙幕,真心反戰的,估計不會有幾個。為什么這么說呢?
首先,那些經濟發達的國家,因為有經濟的支持,從而使得他們的軍方也相對的堅挺,尤其是在那個講究武器裝備的年代。不用投入大量兵力的熱武器戰爭年代。經濟武力強大,他們自然就會強國自居,對于發動戰爭,他們戰勝的機率相當大。甚至可以說。他們去找一些小國弱國,最終是必勝無疑的,哪怕是不能戰勝,也不會失敗,也不會對他們本國造成直接的危害威脅。如此。對于那些強國,自上而下,都有著一種優越感的國家,他們為什么要畏戰?為何要怯戰呢?在有借口欺負別人的時候,為何不欺負呢?何況,他們就算是沒有借口,也要代一個借口去欺負人啊。這個,應該就是那些強國的軍方及民眾的潛在心態吧。相信,假若華夏也強大到一定地步的話,強大到世界上都沒有哪一個國度強招惹的時候。強大到可隨時要滅誰便滅誰的時候,試問誰又敢來惹華夏?若有人招惹到華夏,華夏還會如平時那般,喊著什么和平解決,或是總是在譴責、交涉,委委屈屈的索賠,最后不了了之?劉易相信,如果華夏真正的強大,如果還發生那樣的事兒,華夏又何須又何必說太多?直接干了你。再來跟你談和平,談賠償。問你服不服,不服再干。
其次,當然就是利益的關系了。打一場必勝的戰爭。所獲得多少利益?那些利益,不僅僅只是軍方獲利,許多時候,會直接反利到其國的百姓。明明戰爭可以為他們帶來極大的利益,又明明是知道,若發動戰爭。他們必勝無疑的,他們又為何要反對?所以說,那些真正發達國度的人,他們已經從潛意識當中,就希望戰爭。只有戰爭,他們才能獲得更大的更多的利益。所以,無論他們在表面上,喊著反戰,但是骨子里,他們還是希望戰爭能給予他們的國家及個人帶來更多的利益的。
其三,便是他們民族血統,本來就帶著侵略因子的原因了。這個是潛在性的,誰都看不出來,就如小日島國人,他們自有其人種以來,便是有著侵略的血統,他們以侵略為榮,以侵略為豪。他們自卑到,似乎只有將別人打倒,他們才能活得安心。具有這樣的血統民族,在后世還是有不少的。
還有一個,便是看不得別人比他們好的民族國度,自己不努力,卻怪別人比他們過得好,所以,就要打別人。傳說中的羨慕妒嫉恨吧。
反正,劉易總結來看,世上,就永遠都不會有和平的時候,哪怕某一個歷史時段,因為某些原因,會太平一段時間,但是,早晚都會發生戰爭。這個,應該也是人類發展的必然性。
所以,許多時候,劉易的心里,覺得自己不能成為戰爭狂人,不想如后世小日島國一般,以侵略為樂。可是,劉易的心里也很清楚,這個世界便是如此,你強大,別人不敢欺,你弱,就得受欺負。你善良,別人就欺你,你惡,別人就懼。所以,有時候,一定要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有時候,該做惡人的時候,就得做惡人。
何況,現在的大漢,現在的三國時代,正是處于一個由強轉衰的歷史時期。如果劉易沒能改變這一個歷史時刻,沒能扭轉既定的歷史命運,那么,三國戰亂之后,漢人在今后數百年都不會好過。
漢人實在是太過善良了,善良到劉易都染上了這種善良。善良到在明知道如果不滅了鮮卑族,其早晚都會對漢人有著極大危害的情況之下,劉易都心里不忍,都還在猶豫。
有時候,劉易覺得自己的思想還真的有點矛盾,一方面,既想要滅了那些異族,另一方面,又覺得如此不好,太不人道。
不過還好,劉易自己的內心雖然猶豫,在矛盾。可是他卻從來都沒有表露出來,沒有讓自己身邊的人看到劉易的于心不忍,沒有讓身邊的人看到劉易在討伐異族時的心理掙扎與猶豫。
當然,劉易的這種對異族人都產生于心不忍的心態,其實在當年滅匈奴的時候已經有所體現,在看到匈奴族人的慘況的時候,心里都有點戚戚。嗯,說到底,都是人啊,哪怕他們只是像人一樣的畜生,但當真的要殺起那些失去了抵抗力,手無寸鐵的人的時候,劉易的心里,依然還有不忍。
但這不奇怪,或許,這就是漢人都常有的婦人之仁吧,在漢人當中,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絕非僅在東郭先生的身上發生。
有時候,劉易也不得不承認,他的確有點婦人之仁。劉易真的做不來那種如秦皇漢武霸王那般的霸氣凜然,做不到那種鐵血霸王的冷酷無情。畢竟,劉易本身就是一個多情重義的人,一個多情種子。絕非古時那種開國霸王那般的冷酷。也說實在,劉易這個從后世穿越而來的人,除非他在后世的時候就是冷血無情的那種人,否則,他是絕對學不來那種視人為動物畜生一般宰殺。也不會對自己身邊的女人那么的在乎痛愛了,一個真正內心冷酷的男人,還會對自己身邊的每一個女人都那么的在意么?如果劉易當真的就是一個內心冷酷無情的人,那么,劉易就只會把身邊的女人當作是一種泄浴的工具,只當她們是奴隸玩物,而不會在乎她們跟著自己是否開心快樂。
或者這么說吧,一代楚霸王,何其雄哉?如此絕代霸王,又是在這個古時代,他想要有多少女人不行?又有多少女人愛羨他?何他為何獨愛虞姬一人?他與虞姬之間的感情,感天動地,成為英雄美人的絕唱。但憑良心說,一個雄視天下諸侯的霸王,他真的就會只需要一個女人就夠了?不會別的美麗女子有什么的心思?估計不會,只是,他是霸王,他的心已經冷,他就只需要一個女人來寄托他的柔情,他那善良的一面便足夠了。別的女人,對于他來說,都只是玩物,可有可無的玩物奴隸。想想吧,打下咸陽之時,他可以讓自己的軍馬掠奪三天,然后,還能硬下心腸來一把火燒了阿房宮,要知道,當是在咸陽,在阿房宮,還會有多少無辜的宮女呢?他去救了?
劉易經歷過占據洛陽,攻下長安,接連奪取兩個都城的皇宮,劉易就硬不下心腸來,要對這兩個皇宮的人斬盡殺絕。
反正,劉易覺得,這個,應該就是自己與那些真正的霸主的最大區別所在。當然,也更加學不來如漢高祖那般,為了逃命,可以不管自己妻兒的死活。反正,劉易就是那種不算好人,不是霸氣霸道的霸主,卻始終在心里,保留著一種對世間的美好向往追求,保持著心底的那一點仁義之心,堅持著自己所認可的情義的胸懷的人。
而相對而言,劉易學不來霸王的,卻可以做得來。因為,許多事,并不需要他來做,就只需要給下面的人下達明令,便可以做到劉易不能親手做到的那種冷酷殘酷的事。劉易雖然不具有霸氣的霸主氣質,但他也從來都不會輕易的對別人表露自己心里的那一點婦人之仁。因為,劉易把許多事,都讓陳群寫進了新漢朝的基本國法憲章當中。
比如,如果對待異族人的問題,新漢軍的將士,只需要按照國法憲章辦事便可。劉易,在后面裝裝冷酷,何可以解決了那些不愿意臣服于新漢朝的異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