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環境真的是很不錯的。
關中地區沒有被完全破壞了生態系統之前,千里曠野,萬里沃土,不愧是天府之國,一路走去,只覺得神清氣爽,若不是正處于冬季,恐怕這種感覺會更好,哪里像如今的黃土高原?滿身傷痕,幾乎是無法恢復的致命傷,哪里還能和前秦時代誕生了橫掃六國的大秦帝國的那個關中相提并論?
大秦以五百萬之民養了一百萬的軍隊,相當于是五個人里面就要有一個人當兵,幾乎是所有的壯丁數量了,不單單說商鞅變法帶來的成果和大秦發達的農業科學體系,關中地區肥沃的土地也是很重要的一環,若是換作什么貧瘠的土壤,無論是誰也沒有辦法打造一個鐵血大秦出來。
談論到秦朝,人們都會說是強秦,談到唐朝,那叫做盛唐,蘇寧一直都以為中華帝國里面最強的朝代不是大唐,而是大秦,唐朝最盛,秦朝最強,大唐軍隊的主力就是隴西兵,關中地區的軍府數量遠遠超過其他地區,在府兵體制下,唐軍主力都是出身陜西的秦國故地的秦兵。
就算是在宋朝,軍隊戰斗力極其衰弱的時代,岳飛還未登上歷史舞臺的時代,關中地區還是出產了大宋戰斗力最強的專門對付西夏的西兵和最富盛名的種家將,自漢代以來就有關西出將關東出相之說,漢代著名將門皇甫家族和馬氏家族以及不少名將也都是出身關中地區,以后無論哪個朝代,西北地區的軍隊戰斗力一定是非常強大的。
地區的限制,生活不易,環境不好,唐代之前的所謂關西,更多的還是偏向于涼州地區,而非具體的關中,從漢朝自唐朝,關西涼州地區的生態環境逐漸惡化,使得關西的概念逐漸往關中長安地區偏移,這就是生態環境的逐步惡化,漢代尚且樹木蔥郁的涼州地區,放到如今,已經是一片荒漠了。
若是沒有開發江南和山東復興計劃,估計再過一百多年,關中地區還是會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伴隨著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崩潰,關中地區的衰落是毋庸置疑的,大唐時代是關中最后一個輝煌的時代,而大宋的關中則是為中華民族做出了最后的犧牲,幾百年的時間里面為了對抗西夏和遼人金人,百萬西兵代表關中盡了最后一份力。
大宋以后的關中,已經難以為中華民族做出什么貢獻了,關中之血在抵抗金人南下的戰斗中已流干,關中對得起中華了。
蘇寧對這片土地有著特殊的感情,大秦的強悍,大漢的強大,大唐的興盛,大宋的悲壯,無一不和關中地區有著無法隔開的聯系,一直到金兵南下南宋再也無力收復關中為止,一千多年的時間里面,關中兒郎為華夏民族付出了他們能付出的一切,直到滿身傷痕奄奄一息為止。(給力文學網最穩定)
“怎么了,三明,總覺得你好像興致不高。”杜如晦騎在馬上,看到面色有些黯然的蘇寧,不由得開口問道,作為此次大唐談判團的正副代表,杜如晦自然要關心蘇寧,大唐談判團此次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不僅僅要應付極難應付的吐蕃人,還要讓西域諸國答應西域都護府的重新設立,為此免不得還要有一些明爭暗斗,所以才會讓大唐右仆射杜如晦親自出馬,蘇寧作為屢次參與談判的談判高手,以其豐富的經驗和多次不辱使命的經歷被任命為副使。
蘇家只有兩子,一個在千里之外的西域屯駐,一個出使吐蕃與西域參與更加激烈的唇槍舌劍的斗爭,對于蘇家像火箭一般快速崛起的大致緣由,明眼人都看得很明白,不說四十多歲的蘇定方拼了老命的征戰沙場,年僅十七歲的蘇寧也為了國家屢次外出作戰與談判,富貴都是拿命搏回來的,人家比你會搏命,比你敢搏命,那么人家就能得到應該得到的。
蘇寧抬起頭看了看杜如晦,笑笑說道:“無他,只是有些懷古傷今而已,關中為大唐付出了太多了,也為華夏付出了太多,前秦橫掃六國的便是關中兵,前漢對抗匈奴、開拓西域和對抗羌人的大多數也是關中兵,到了大唐,收拾突厥人僚人吐谷渾人的還是關中兵,關中人太苦了啊。”
杜如晦聞言一愣,隨即笑道:“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正如你所說,大唐之兵可以與高地之兵相抗衡的唯有隴西秦兵和塞北燕兵,塞北燕兵還要鎮守北平,防備薛延陀高句麗等外族,動彈不得,任務同樣嚴峻,所以對付西邊外族的重任只好壓在隴西秦兵身上了。
其他地區,雖說江南和山東地區已經開始初步建設軍府,可可是數量還是少,維持地方治安已經不容易,出國征戰的話,恐怕只能給大唐丟臉,不談訓練,只談身體也是略有所差,江南溫暖濕潤,民皆短小,氣力不如北兵,不善弓馬,南兵北上作戰者,自古以來失敗者居多。
東吳孫權十萬兵北上合肥,卻被張遼七千兵馬擊潰,晉室南遷之后北伐也不在少數,敗多勝少,若是防御倒還可行,但是若論進攻,除了陳慶之七千白馬軍和宋帝劉裕之外,真沒什么拿得出手的戰績,所以大唐對于南兵北上的事情一直都拿捏不準,主要戰力,還是關中兵。”
蘇寧說道:“其實不說環境身體因素,陳慶之與劉裕并非是偶然,用兵不在猛,而在精,南兵也不是不如北兵,若論水軍,自然是南兵優先,那些熟識水性的水中漢子,打起仗來,不一定比北兵差到哪兒去,我以為,大唐若要發展軍隊,增加軍隊數量,就一定要開發江南,將江南之兵也納入到主力軍隊中,哪怕僅僅是水軍,也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至少江南之軍若成,江南戰事就無需北兵南下,北兵南下水土不服者也不在少數,曹孟德不也是因此而敗嗎?江南之軍完全可以用來對付江南之敵,若事事都要用上北兵,那關中民眾豈不是苦不堪言?”
杜如晦笑著點點頭,無奈的說道:“卻也是如此,但是,無論如何,對付吐蕃和開拓西域,用的還是關中兵,在那些荒涼之地作戰,江南兵不行,塞北兵也不一定的派的上用場,距離最近最熟悉當地氣候的關中兵還是要派上大用場,西域都護府若成,估計也需要大量關中兵戍守。”
蘇寧皺眉道:“府兵雖好,卻是有一大缺陷,府兵取之于當地,用之于當地,戰時為兵,閑時為農,并不是完全脫離土地,還是有相當一部分農活兒需要府兵去做的,一旦西域都護府成,在當地設立軍府設立軍隊恐怕不太可行,都是外族人,和大唐不是一條心,要說移民過去也不能一下子就移個幾十萬過去,苦寒之地,就算是關中之民也不大愿意過去吧?
這樣一來戍守時間就要加長,即使是輪換制度,也不免的要對農務產生影響,關中建設就要受損,糧食產量也要受影響,馬上就是春耕了,戍守西域起碼需要幾萬軍隊,這樣一來,就不會對春耕造成影響嗎?大唐全國之兵也不過六十萬,這樣一來,確實有些麻煩啊!”
杜如晦搖搖頭說道:“所以才會有長征健兒一說,但是,老夫始終覺得不妥,這是府兵一大缺陷,需要改進,否則大唐日后開拓更多土地,拿什么戍守?”
蘇寧也點點頭,曾經被壓制下去的設立義務兵役制度的想法再一次抬起了頭,不得不說,如果說在大唐本土實行府兵制度,而在大唐一些難以直接設立軍府就地征收軍隊的地方實行義務兵役制度,將府兵制度和義務兵役制度分割開來使用,招收一批職業軍人,或許會是一條出路也說不定。
蘇寧試探著問道:“杜相,您以為,如果大唐可以建立一支并非是府兵而是完完全全的軍隊會如何?不需要種地,大唐發給兵餉供養,吃穿用度都是朝廷供給,他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隨時待命,主力軍隊將土地打下來,他們去鎮守,或者干脆讓他們去出國征戰,他們不需要種地,只需要當兵打仗就可以了,您覺得這樣如何?”
府兵制度下,府兵出戰要自備武器和口糧,只有朝廷只會準備一部分糧食以備不時只需,也就是說大唐府兵的性質和歐洲騎士差不多,自備裝備口糧打仗去,打完了回家領賞,戰死了朝廷發給撫恤金,就類似于雇傭兵一樣,和義務兵役制度下的職業軍人是不同的。
所以蘇寧此言倒是讓杜如晦有些意動,若是有一支那樣的軍隊的話,估計如今的難題就會迎刃而解了,只是朝廷花費養一支軍隊,這個消耗不是一般的大,而且數量肯定不能少,起碼五萬人,那樣的話又是多少錢?不打仗也要朝廷供應吃穿用度,這倒是有些浪費了,只是這支軍隊隨時待命,指哪打哪,還可以隨處鎮守沒有家鄉的牽掛,這是多好的事情,但是……
杜如晦苦笑道:“這樣的軍隊恐怕難以招募啊,誰人不思鄉呢?更別說異國他鄉一待就是那么多年,誰能經受住?”
蘇寧說道:“倒也不能這樣說,說起來的話一些父母雙亡者或是天生無父無母者不就可以了嗎?還有一些無家無室者,在大唐找不到女人,干脆就到外族去找,把土地打下來之后戍守在那兒,那兒肯定缺男人,大唐的這些精壯男子不就可以占據那里了嗎?不需要多少年,第二代民眾都要喊大唐男人叫爹!地方就是這么占領的。”
杜如晦一愣,隨后哈哈大笑:“哈哈哈哈哈!此言甚是,此言甚是,三明啊,等談判回來你把這個事情和陛下說一說,看看陛下是什么反應,哈哈哈,不過大唐國內找不到妻子的男人可不多,不就是無業游民嗎?大唐也不缺女子,你這樣一來,就不知有多少男子可以享受齊人之福了,哈哈哈!”
蘇寧陰險的笑著,這事兒要是辦成了還真是好處多多,這不就是同化嗎?把外族男子干掉,女子留下和大唐的光棍兒們生活,不需要多久,剩下來的孩子都是正宗的大唐子民,喊大唐男人叫爹,那效果有多好?
倒是這樣的制度要和李二陛下說清楚,與其搞一個不倫不類的長征健兒,倒不如招一批無牽無掛的職業軍人,也好為義務兵役制度探探路,雖然不能全部實行,可是混合一下應該還有用處,不是嗎?RS
緊張時放松自己,煩惱時安慰自己,開心時別忘了祝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