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氏帶到顧家的這隊護院,都是通州人。
通州有個薛氏武館,里頭的薛老爺早年走南闖北,一身的武藝。后來回到通州才開了薛氏武館,專門教授貧寒子弟防身武斗之術的,紀家的護院多半是從武館里面選出來的,就連青蒲也是跟著薛老爺的三兒子練出的身手。
紀家對這些從武館出來的護院很好,每月給七兩,還有糧食布匹給他們家人,比一般的二等丫頭月例還高,到了顧家也沒變,有些沒姻親的,紀氏還會許他們一門妻室。這隊護院年齡在三十到四十之間,對母親忠心耿耿。
徐媽媽帶來的是護院領頭的人,長得人高馬大,手如蒲扇般,樣子十分沉著。這人是薛家旁支庶子,排行薛十六,在通州有一房妻室一對兒女。
薛十六向錦朝抱拳行禮,也沒有說話問安。
錦朝也知道這群人不太拘泥于規矩,并不在意這些,讓白蕓給他奉了茶,請他坐在石墩上說話。
“您是薛老爺子的侄子,我身邊有個丫頭是跟著薛老爺子的三子練的身手,算起來還要叫你師叔呢。”錦朝笑著讓青蒲過來見過薛十六。
薛十六卻站著不肯坐下,向青蒲點了頭,又對錦朝說:“大小姐不必客氣,有什么要吩咐的盡管說便是,卑職會盡力幫您做的。”
護院是母親的人,自然愿意聽她的吩咐,卻未必會真心尊敬她。母親換取他們的忠心也用了十多年的時間。顧錦朝記得前世自己去永陽伯府玩,父親便叫薛十六帶著幾個護衛跟自己前去,自己非要和永陽伯三小姐在湖里劃船,護院和婆子怎么勸她都不聽,結果她從木船上跌下來,多虧薛十六跳下水來救了她。等他們回了府,卻個個被父親體罰了一通,說他們護主不力。
護院們雖然不會抱怨,心里卻肯定會不舒服。
錦朝想救一救繡渠,也是因為雨竹的緣故,那丫頭聰明又忠心,也不想因此牽連了她的朋友。繡渠畢竟是因為她們才遭此劫難,錦朝也于心不忍,畢竟她也是個忠仆。
宋姨娘想讓繡渠死,本來是件極簡單的事,一個小丫頭的去留誰會追究。卻不想被雨竹發現了,只是繡渠如今在哪里,是不是已經死了,她并不知道。顧家后院有好幾個閑置的院子,這丫頭究竟是在這些閑置的院子里,還是在宋姨娘的院子里,還得找護院去看看。
錦朝想好后便對薛十六說:“這次叫您來,不過是想讓您去找個人,是個十二歲的丫頭。她早先于我有恩,只是因為犯錯被宋姨娘懲治,現在人已經不見了。我想您在巡護的時候,在顧家的偏院找找,一定要每個偏院都仔細找找,一個房間都不要遺漏,看能否找到此人。”
薛十六略微思索片刻,便問道:“這丫頭可是因受不住懲罰躲起來了?”
錦朝道:“事態緊急,先不說這些。你若是能找到她便知道了……你們要是能在偏院找到她,就立刻帶過來。”
薛十六微皺了眉,大小姐如今也沒什么長進,竟然是叫他來找丫頭的。卻沒說什么就應下來,又抱拳退下了。采芙看著他跟著徐媽媽走出去,小聲和錦朝說:“我看薛護院并非十分聽從于您。”
錦朝解釋道:“學武之人心思單純,能讓他們服了,他們就聽吩咐了。我如今是借著母親才能使喚他們,不然顧家怎么請得起薛老爺子的侄兒……”
說完就不再提薛十六的事情。
過了會兒佟媽媽回來了,跟錦朝說:“……柳大夫在花廳等您。”
錦朝點頭往花廳去,又對佟媽媽道:“府里的秋露白還有三壇,一并給柳大夫拿過來。”
她是想找柳大夫過來看看紀氏的飲食是否有不妥,徐媽媽已經和她說過,下毒是絕無可能的,她已經把斜霄院翻過來檢查個遍了,香爐、碗箸都沒有問題。連母親用的被褥都重新換過了。
錦朝便讓她寫了一張單子,把母親常用的菜品和材料寫出來,萬一里頭有什么不適宜母親病情的東西,也好及時去除。
柳大夫很仔細地看了一遍單子,再三確認后,才道:“夫人本是弱癥,脾胃虛寒、血虛氣弱,因用溫和滋補的食材,切忌寒性食材。這上面的東西都是溫和滋補的,并沒有不適宜的地方。”
錦朝有些疑惑,這樣一來便什么都排除了。那蕭先生所說的話又是否是真的?
她又問道:“那我母親的病情如此反復,是否有些異常呢?”
柳大夫有些為難:“這也不好說,若是因為心中積郁過多,也有可能加重病情……”
實在是找不出什么不對的地方,問柳大夫也是讓他為難,錦朝便謝過他,讓佟媽媽提了秋露白送柳大夫出府去。自己心里把母親日常吃的、用的都想了一遍,確實沒什么地方不對……不過蕭先生沒親自診斷過母親的病情,判斷頗有偏頗也是可能的。
錦朝想著晚上也去宋姨娘那里一次,打探一下繡渠是否在那兒。
下午薛師傅要來教導她蘇繡,錦朝把自己裱好的博古圖給薛師傅看,這次繡的是蘇繡,蜀繡的鳥獸花樣栩栩如生、針腳密實整齊,蘇繡寫實不如蜀繡,比起來要更寫意一些。
四扇的屏風上繡著寶鼎、花瓶、高幾等物,色彩淡雅柔和,薛師傅看了贊不絕口。錦朝原先只是蜀繡精湛,如今蘇繡也做得極好,繡藝本來就是相通的,她再肯下些功夫自然就沒問題了。
晚上陪母親吃了飯,錦朝便讓小廝抬著四扇屏風往臨煙榭去。
父親已經一個月沒有召宋姨娘去過,也不曾來她這兒。他要不是在羅姨娘那兒,便是自己睡在鞠柳閣。宋姨娘現在除了打理內務,大半的時間都在臨煙榭里。
宋姨娘讓人給錦朝奉了杏子茶上來:“……初夏剛熟的杏兒,還泛青呢。我讓人打下來做了杏子茶,放了好幾粒糖,大小姐喜歡甜的。”
錦朝看了一眼淡黃的茶水,啜了一口后,隨意擱在了旁邊的小幾上。
“我是來看看姨娘,順便給你送點東西。”錦朝讓小廝把那四扇屏風抬上來,“是我在瀾姐兒及笄的時候開始繡的,一個月余才繡好,想著我也沒送過姨娘什么東西,不如就拿這個送來了。也算是我一片心意。”
宋姨娘嘴角的笑容一僵。顧錦朝沒事提什么顧瀾的及笄禮……等到小廝把屏風抬上來,宋姨娘才站起身看這四扇屏風:“當真繡得好,大小姐如今的繡藝比瀾姐兒可強多了!我嫌花鳥太花哨,倒是喜歡博古圖的素凈。”讓一旁的兩個婆子上來,“把屏風抬到耳房里去放著,可要小心些,別磕壞了。”
錦朝卻微微一笑:“姨娘莫非嫌棄我繡得不好,怎么要收到耳房去?我看您西次間沒有屏風,用這個也不錯。”耳房是放置雜物的地方,宋姨娘也太不拿她的東西當一回事了。
她心里明白,宋姨娘生性十分謹慎,說難聽了就是疑神疑鬼。自己平白無故送她四扇屏風,她摸不清楚自己打什么主意,肯定是不會用的。自己越是說讓她用,宋姨娘越是不會用。
宋姨娘笑容難免僵硬,跟她解釋:“大小姐不知道,我這屋子一到夏日就悶得很,非要開著門扇透氣不可,西次間要是用了屏風,風進不來,可不就更熱了。”
錦朝心中覺得好笑,這臨煙榭是建在湖上面的,最涼快不過了。不過她也不繼續說了,而是勉強點頭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勉強姨娘了。不過這屏風是用了檀木做的,并未上釉,可是不能受潮的。您不能放到耳房里去,我看西邊的幾間廂房倒是很干爽。”
臨煙榭里除了正房、東廂房、下房都是有人住的,繡渠如果在這里,最可能的就是西廂房。那里種了許多槐樹,樹蔭如蓋,丫頭婆子都很少去那里。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