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忘憂寶閣
等三人到了忘憂寶閣,現金德龍、金德虎兄弟,以及上次經脈錯亂被林忘憂治好的那位金越師兄。追莽荒紀,還得上眼快。
他們三人看來是連夜在忘憂寶閣當守衛了。
看到林忘憂三人到來,金德龍眼睛縮了一下,目光集中在正中的林忘憂身上。
林忘憂這個女子,實在是讓他覺得神秘莫測。
且不說之前傳聞的紅顏禍水,一女害垮白葉門的事。就單說她單槍匹馬來到金鼎城,幾日時間就開起這么一間珍寶閣的事,就讓金德龍覺得佩服。
若沒有金鼎門少主的身份,若沒有金鼎門的財力、物力支持,金德龍自問無論他自己去哪個城市,都無法在這么短時間內弄好自己的店鋪,更別說以富貴著稱的金鼎城了。
可林忘憂做到了。
說她強大吧,她又有點沒心沒肺。整個珍寶閣除了她身邊兩位,其他都是金鼎門的人。
而她身邊的兩位,也沒什么特別,估計也幫不上她大忙。這點金德龍也調查清楚了。
男的是她師兄,修為應該是化神,姑且勉強算是貼身保鏢。女的是林忘憂的二師姐,似乎是給她做飯附帶打雜的。
這個林忘憂還愣是放心?若是金德龍想對她的產業做什么,實在是易如反掌。
但金德龍很快現一個殘酷的事實,那就是他雖有機會,卻根本不敢做什么,二弟的警告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也怕得罪了林忘憂,這女子在給金鼎門弟子治療的時候。動點手腳。
所以金德龍不但要借人給林忘憂,還得負責管理這些人,至少他的人不能對林忘憂做出什么事來,否則他也會被連累。
人生怎么就這么悲催呢?
之后一直到正式開業的時間,金德龍現林忘憂都在沒心沒肺地睡覺,而秦尋就守在她身邊,誰想喊醒都不準。
有木有這么霸道的?
還好那個蕭琦姑娘還算配合。一直跑上跑下地。可她跑上跑下也沒見跑出個所以然來,三個字:瞎忙乎。
這樣的早晨,在林忘憂睡了個回籠覺。其他人忙碌了一早晨之后,終于結束。
接下來就是忘憂寶閣的開業。
作為一間由金鼎寶閣強勢改建的新寶閣,而且由金德龍、金德虎聯名下的開業貼,又由最近輿論界風頭正盛。傳出不少事跡的鑒定宗師弟子林忘憂親自主持,這樣的一間寶閣自然會迎來不少關注。
忘憂寶閣的開業。倒是出現了一件詭異的現象,那就是人頭涌動的都是各路同行,真正的客人反倒根本沒幾個。
蕭琦心中有些緊張,林忘憂卻似乎一點都不在意。只是給蕭琦提了一句:“別忘了我們早晨的賭注,你若應付不了,你的那些衣服就趕緊收回去。否則我就全扔池塘里喂魚。”
魚不吃衣服。蕭琦很想糾正林忘憂。
可這不是重點,重點是衣柜啊親。
“那我應付下來了。你得讓我再裝幾箱書。”
“沒問題。”林忘憂一副奸計得逞的表情望著蕭琦忙碌的背影,心說:不怕提條件,就怕你不提
原本蕭琦滿腦子都是緊張,總想著這是我自己親自參與的第一份產業,這是忘憂師妹辛辛苦苦弄來的,我這個做師姐的一定不能給她丟臉,可是好多寶閣的同行,我對寶閣壓根不懂,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萬一表現不好怎么辦?那是不是就永遠沒機會看到金鼎門刻有圖形、文字傳承的小金鼎了?
在被林忘憂誘惑之后,蕭琦的腦子里已經換了一套東西:我要不要再買幾件衣服?好像忘憂的萬獸圖空間挺大的可以放幾箱書,那哪幾箱呢?嗯,要看的不行,就不常看的吧,不常看的也有十幾箱,我要不要回去跟忘憂商量商量再增加一點。
換了關注點之后,蕭琦反倒沒那么緊張了。因為書和是衣服對蕭琦來說也同樣具有誘惑力。
就這樣迷迷糊糊地,忘憂珍寶閣開業時間到了。
眾人期待的老板林忘憂沒見著,倒是由蕭琦為大將講述了一篇關于忘憂寶閣寶物分類常識,說白了就是怎么區分不同類別的寶貝,哪些算兵器、哪些算藥草、哪些算靈寶、哪些算天材地寶。
分類這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根本不用講,拿出一顆丹藥,自然就是分類在丹藥里,這種東西是一眼就可以看清他是什么,但有些東西或許會很難界定。
開業就講這個?你們玩的什么鬼?
說,你們忘憂寶閣是不是在侮辱同行們的智商?
說,你們忘憂寶閣是不是想強奸顧客們的耳朵?
算了,看在你們派出這么個聲音甜美長相也甜美的小姑娘講話的份上,我們就姑且一聽,等講完了看我們不問得你家小姑娘哭著回去,我們就給你們忘憂寶閣寫個“服”字!別以為用美人計傍上金德龍少主撐腰就能在金鼎城混下去,咱們不能對你們用陰謀詭計,陽謀總可以吧?
于是在蕭琦介紹開業的時候,倒是一片安靜,只有她一個人的聲音在安靜的大堂里回蕩。
這種感覺,也讓蕭琦增加了一分成就感,原本蕭琦對各大牌的氣場就不怎么敏感,現在講到她擅長的東西,就更加不怯場了。什么寶閣老板、鑒定師,統統都是小豆兵我只要管自己講就好。
蕭琦幾乎是用背書地將昨日準備好的東西滾瓜爛熟地背了一遍,期間居然沒有一個人打斷。
因為蕭琦自己對自己的博學沒感覺,其他人可是識貨的,對于蕭琦所講的引經據典的東西,已經鎮住了不少人,甚至有人心里默默地估量:真不愧是鑒定宗師的弟子,這份見識就是不俗,原來分類里有這么多學問。
可以說蕭琦的一份演講,已經折服了大多數人。
折服歸折服,該挑刺的還是要挑刺,就算雞蛋里沒骨頭,他們也要把雞蛋孵成小雞,然后從里面挑骨頭。
“剛才這位蕭琦管事說到寶物分類應該分九大類三百六十種,不知可有什么依據?我們萬唐寶閣從來只聽過八大類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