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辭行
“爹,你說的這是啥話,本來這兩年俺也沒在家幫上家里啥忙,咋還能拿家里的糧食,不過幸好俺干爹認識鎮上的一家賣糧食的,所以人家看在俺干爹的面子上,就先給俺賒了一些糧食,等以后有了糧再還。”
上午村里開祠堂寫完協議之后,宋慶祥就當著眾人的面,拿出一百兩銀錢給了宋老爺子。
所以現在并不好說,這糧食是自己出錢買的,若真是實話實說,指不定周氏能戳著自己的脊梁骨把自己給戳死,所以宋慶祥只能打個哈哈遮掩過去。
“哦,那就好,既然已經弄回來了,那你們先吃著,要是以后沒了糧,就只管向爹開口,就算爹再不濟也不能餓著你們啊。”
宋老爺子聽宋慶祥說得有理,也絲毫沒撫了自己的面子,心底直稱:宋慶祥會做人,便‘大發善心’的接著說道,那聲音提的老高,省的四鄰們聽不到似的。
而一旁的宋慶祥聽了宋老爺子的話,心頭突的一暖,心想:爹,還是心中有他的,剛要開口回道,便聽見宋采薇大聲說道:“爺爺真好,正好昨兒俺看到家里還有一缸的江南米,俺可是饞的緊,不如爺就給俺盛點吧。”
應付人的話誰不會說啊,但是這話說了,可不是那么好收回的,特別是在宋采薇面前。
所以一聽到宋老爺子如此說,宋采薇趕緊更大聲的說道,也正好這時有三兩個人經過宋家門口聽到宋采薇的話,于是便駐足看著熱鬧。
聽到宋采薇的話,宋老爺子這一下卻是啞口無言了,臉上恨恨的,額頭上的青筋都爆了出來,握著煙桿的手也是抓的死緊,此刻他真的想拎起煙桿甩向宋采薇。
但又看到門外聚著的人向院里指指點點,老爺子終是忍住了氣,憤憤的回到屋內。
見此,宋采薇也沒奢求宋老爺子真的能盛點米給她,所以便開心的幫蘇氏拿東西。
在看到蘇氏竟然割了一塊肉之后,宋采薇高興的直跳腳,口水直到吃飯之前就沒停下過。
這一邊先不說,幾個人搬完東西,然后又在東廂房做好飯吃完,也沒見宋老爺子送來一粒米。
索性,一家人了解宋老爺子的脾性,也沒放在心上。
吃過午飯,趙老爺子就向一家人辭了行說是要回南方辭了工,然后再回來。
本來趙老爺子在沈府只不過是個二等管事,關于辭工這件事寫了封信給總管事也就行了。
但趙老爺子始終覺得他這條命是沈家當家的給救的,不去說一聲就走了,忘恩負義不說,還得罪了人。
所以趙老爺子就打算親自回去辭工,也是回去再見沈家當家的一面,畢竟沈家當家的年紀也不小了,若是再不見一面估計這輩子就再也見不到了。
宋慶祥本來還是想讓趙老爺子多住上幾天的,但卻被趙老爺子一句:早去早回,給攔住了reads;妙偶天成。
趙老爺子最終還是在一家人的目送下離開了上柳村,走之前還塞給宋慶祥一百兩銀子。
宋慶祥知道這可能是趙老爺子全部的身家了,因為這兩年給他抓藥治病,趙老爺子可沒少花錢。
宋慶祥感動的同時,直言不想接受,但宋采薇卻是伸手把銀子接了過來,說道:“爹,爺爺以后和咱可是一家了,反正以后全靠咱們孝敬了,你要是不拿著這錢,爺爺以后肯定在咱家呆著心里也不踏實。”
宋慶祥想想也是,便也坦然接受了,心里想著以后要好好孝敬趙老爺子。
直到馬車消失在一望無際的大平原上,眾人才緩緩邁步回家,心中都是沉甸甸的。
回到家之后,宋采蓮繼續背著筐去撿糞,就連宋承俊和宋承武兩個小的也背了兩個特別小的竹筐跟了去。
而宋采薇則是領著拿著鐵鍬的宋慶祥和宋承文來到了后山。
一行人到了后山昨天宋采薇發現金銀財帛的地方,宋慶祥才知道昨天宋采薇說了謊。
伸頭往下看了看,宋慶祥心有后怕,但想了想宋采薇無事,也就不再追究。
因為習慣,宋慶祥每次上山都會帶著一段麻繩,所以這次三人便省下力氣,順著麻繩就爬了下去。
宋慶祥和宋承文都是膽大的,看著那具骷髏,臉上毫無怯意的就開始著手把她裝進今天上午去鎮上剛買來的壇子里。
斂裝完之后,宋慶祥便領著宋采薇二人,來到了山上一片土質比較疏松的地段,也不講求風水如何,就開始拿起鐵鍬挖起來。
宋慶祥和宋承文兩個人都是力氣大的,但是雖說這地段土質比較松,但好歹還是山上,所以兩人挖出一個能裝下壇子的大坑時,早就累的滿臉通紅,汗水也浸濕了褻衣。
不過,兩人早就把外衣給脫了,要不然估計也難免于幸。
把壇子安放好,宋慶祥先是在壇子四周買上一層厚厚的沙土,然后又和宋承文搬來一塊塊零散的石塊兒壓上去,等看著墳頭大約成型,二人才停了手。
沒有墓碑,沒有香燭,只有孤零零的一座墳頭。
宋采薇看著便有些不忍,想來這個女人當年必定也是個絕世之人,沒想到卻落到無人收尸的下場。
心中感慨一番,宋采薇只覺得得了人家的好處,總不能沒有表示吧,所以就從剛從家里挎出來的小籃子里拿出一疊紙錢,從懷里拿出準備好的火折子就開始燒起來。
嘴里也時不時的嘟囔著,聲音很小,但是奇奇怪怪的。
這怪聲只把宋采薇身后站著的宋慶祥和宋承文嚇得不輕,一度以為宋采薇是著了魔。
不過,看到宋采薇面色平靜,也就放下心來。
其實,宋采薇是在念著‘往生咒’,是梵文,再加上這個時代,佛教剛傳入不久,也僅僅有那些所謂的權貴才會去附庸,所以宋慶祥聽著宋采薇嘴里古怪的聲音,要是不奇怪才是不正常。
念完往生咒,宋采薇又朝著墳頭拜了幾拜,心中打定主意:每年的清明都會來這里看看。
接著便跟著宋慶祥和宋承文下了山。
ps:求收藏啊!!!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