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另有高明
第一百六十章另有高明
傅老太醫接過昌隆縣里的郎中給夏式明開的方子,就那么一張藥方,上面寫的是一些常用的補氣血的藥物,藥量中規中矩小孩子吃不壞的。
“是補氣血的常見藥方,可以服用的。”傅老太醫把藥方交給陳葵,沖夏式明笑笑,“大哥兒的病已經好了,只要多吃些好的,別累著了,慢慢身體就養好了。”他看出夏式明很緊張有意在隱藏什么事,夏家的事他何必揭穿。
當太醫的得會看人臉色,知道什么該說什么不該說,之前陳葵是怕誤診擔責任才慎重的,可要是夏家這孩子其實明白自己怎么病的,還另有高明給他治愈了,他又何必非要夏式明明說呢?
“老太醫,式明到底是什么病啊?”不說明尤氏心可是懸著的。
“這個你得問大哥兒了。”傅老太醫診出來卻不說。
尤氏驚訝的看向兒子,看夏式明紅著臉低著頭,這模樣明顯是有秘密的,“你和我來……”她拉走夏式明私下去問,給他留面子。
還待在廳里的人也沒閑著,蔡院判給黃氏診脈,這位懷孕生產都在受罪,但看模樣恢復的不差呢。
“沒什么大礙了,小哥兒現在有奶娘嗎?”蔡院判看黃氏一直抱著小石頭,他給她號脈時黃氏才將小石頭交給夏若薇抱著。
“我們在江北的時候可請不起奶娘,這不才回來京城,前天太子妃給找了個奶娘,可這孩子不愿意吃,昨天換了一個還是不愿意。”黃氏無可奈何,她是想讓孩子多吃能吃飽吃好的,可她這孩子從出生到現在,除了她的奶水就是吃奶糕,吃得很挑嘴,別的女人的奶水他一沾就吐。
“當奶娘也得講緣分,一般來說,最好是剛出生第一口就讓奶娘喂,孩子才會認她。”陳葵是兒科的,他知道嬰兒只認一人的奶水很是常見,不能算是病。
她孩子哪有那福氣,想起在夏百合來之前孩子常常餓得哭,偏又沒力氣大聲哭的慘痛回憶,黃氏就心酸。
“小哥兒既然只認二少奶奶的,那二少奶奶更得調養好身體,而且能不吃藥就不吃藥。”看黃氏情緒上有變化,蔡院判就叮囑道。
是啊,以前是身不由己大家都在受罪,現在苦盡甘來好吃好喝的,她要還喂不飽孩子不是自己找事嗎?
黃氏忙展顏笑道:“在西溪的時候,我三妹妹也說能不吃藥就不吃藥,我坐月子時腳腫下不了地,是她熬了紅豆湯給我喝,喝了才三天腫就消了。”
紅豆湯……三位太醫聽著都笑了,陳葵還沖傅老太醫抱拳道:“恭喜,傅家名下又多一名醫。”
傅老太醫捻須看著夏百合,的確是長輩看得意晚輩的慈愛和驕傲。
“怎么?”黃氏說這話的確是夸自家小姑,可三位太醫的反應她卻看不懂了。
還是夏若薇和三妹生活的時間更長,對一些事更了解:“三妹妹這方子,是大傅老太醫傳授的吧?”
“當年先父就說夏家三姑娘靈秀聰慧,要是他老人家還在,說不準我們傅家真多一位女郎中了。”傅老太醫也就是這么說說,夏百合現在的身份不比當年,她是太子妃的妹妹,站隊明顯,是太醫們最該避嫌的,就算傅老太醫他爹還活著,也不會真收夏百合為學生的。
原來那位傅老太醫給的那本冊子上也記錄了紅豆有消水腫的功效,而且看樣子那位傅老太醫是首推這理論的,夏百合對能不能再找回那本冊子更惦記了!
果然這位傅老太醫是原來那位的小兒子,她就說那位傅老太醫能活到百歲身體一定很好,三十多歲時再生兒子沒什么奇怪的。
夏百合心里想了許多,但面上一直安靜乖巧的坐在一邊,別人不問她就不主動說話,很有大家閨秀的教養,幾位太醫更不可能想到這位已經不是原來的夏家三小姐,這位的醫術足夠和他們做同僚的。
尤氏和夏式明又回來了,母子倆眼睛有些發紅是哭過的樣子,不過他們都沒說話,夏式明看一眼夏百合便很不好意思的低頭,尤氏看著夏百合目光中很是感激。
不會夏家大哥兒的病也是夏家三小姐給治愈的吧?傅老太醫心里一動,也決定回去再翻翻家里他爹的筆記,不過他爹做壽時散出去的醫書太多了,他根本記不住夏家三小姐得到的是哪一本。
三位太醫既然來了,藥方也是要開的,黃氏母子一個哺乳期一個靠母乳喂養,蔡院判和陳葵就沒給他們開藥,只說要注意營養別著涼別生氣等等。
陳葵給丫丫開了消化的藥,但卻說:“這個吃不吃也無妨,我看大姐兒原來吃的就不差,不用換藥的。”
“我吃的是三姑姑給我開的方子,一點也不苦。”丫丫才不想吃別人開的藥呢,萬一很苦怎么辦?
夏家三小姐還會開藥方?這比紅豆熬湯可難多了,偏偏陳葵他又沒查出丫丫有吃壞藥的跡象,陳葵不由得多看了夏百合一眼。
“也不是什么藥材,就是山楂丸。”夏百合輕聲說道。
“是飯前吃還是飯后吃。”傅老太醫追問道。
“不能空腹吃,得胃漲不消食時吃,或者進食肥膩和肉食之后吃。”夏百合答道,單說飯前飯后太籠統了,比如早飯只吃了一碗白粥對腸胃沒負擔的,就不用吃山楂丸了。
“三姑娘是怎么想到這方子的?”傅老太醫繼續問,夏百合答的細,證明她是真的了解山楂的功效,不是胡亂給人開方子的。
“我見過一戶農家燉雞,那是只老母雞,因為不能下蛋才被殺掉的,可老雞肉硬不容易煮熟的,可那農家自有辦法,她加了幾粒山楂和雞肉同煮,很容易就煮好了,農家說他們那里都知道山楂消肉積之功效,甚至有人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絕佳。”
“脾弱食物不克化,胸腹酸刺脹悶者,于每食后嚼二三枚,絕佳。”這句話是夏百合照搬李時珍《本草綱目》的原話,因為她考慮到和古代郎中說話,就沒把這話再翻譯得更直白些。
然后聽她這么一說,三位太醫眼睛都更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