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薛蟠言明:“從此織造府里頭,再沒有什么這房那房的,都只是同歸我薛家之下,同歸于我這織造府提督之下,我不需要你們對誰效忠,只要對提督這個位置效忠即可,辦好了差事,我有賞,若是存了壞心,想要吃里扒外,那就是該死,別以為我今個說話笑嘻嘻的,”薛蟠笑瞇瞇的說道,“我可是出了名兒的呆霸王,認死理,誰要是敢對著我分派的差事不好好辦,混著沒關系,但是若是做什壞心思,那可別怪我容不下他們了,家里人,先打死,外姓的管事掌柜們,先打幾十板子,綁了送你們去金陵府。我是一個刻薄的人,看著我對叔叔們就知道了。”
一番狠話說下來,效果還是有的,織造府頓時如同快速轉動的機器一般,迅速的運行起來,不過是半個多月的時間,就已經把七夕節的節禮辦好,又請金陵留守府來檢查一遍,夏太監十分滿意,也不知道是滿意這七夕節的節禮,還是滿意那棲霞山的宅子和田地。
不過薛蟠辦事穩妥識大體這個評語是少不了的,不僅七夕節的節禮已經準備妥當,八月中秋的節慶,也已經開始籌辦,真是一點都不用夏太監操心,梅姨娘也不得空,薛蟠讓她來統領薛家所有供奉,這下子,織造府的事兒,就已經處置的差不多了。
隨后又和二三四房議事,四房老爺薛寧身子慢慢好了一點,被人攙扶著親自過來言明,要將四房的事兒都交出來,日后只管領銀子就是,三房的藥業原本就已經在薛蟠手里,二房太太也是如此說,要將海商輪船的事兒交回給薛蟠,她到底是婦人家的,不擅長做生意,薛蟠堅持不就,若是這樣剛剛得勢,就把諸房的權柄一股腦兒都收了,做出一副容不下各房的樣子出來,那豈不是要被人罵死,當然了,五房八房罪有應得,也沒人會抱怨薛蟠行事惡毒,但是這幾房原本是向著自己的,外人不知道二三四房是真心交出差事,他們只會以為,薛蟠已經是驚弓之鳥,要獨攬大權,不許別人分潤薛家的家產。
二房太太說的清楚,“我原本就是婦人,家里頭的差事可管可不管,昔日是老爺看著我寡婦失業的,仁心不愿意把差事收回去,如今我們二房就跟著哥兒過子,我這個嬸嬸不中用,就伺候著太太罷了,日后蝌兒和寶琴還要靠著哥兒才會有點出息,指望就全托付在哥兒上了,這差事原本就是長房交給我二房的,如今管不好,哥兒只管收回去,我雖然愚笨,但是也知道這各行其是總比不上同心協力的。”
薛寧卻不和薛蟠分解,到了次日就讓夫人把賬本鑰匙等一概送了過來,薛蟠無法,只好收下,這樣的話,不管是主動或者是被迫,諸房的權柄一下子就都收回到薛蟠的手里了。
雖然是外頭人言可畏,但是薛蟠素來是沒臉沒皮的,那里會在乎閑言碎語,二房和三房都一起搬入了織造府,陪著薛王氏過活,原本這織造府冷冷清清的,無非就是薛蟠薛寶釵薛王氏梅姨娘幾個人,如今倒是多了幾個小小子,讓家里頭都熱鬧了許多。
有時候權力,就是意味著麻煩,這么多事兒一股腦兒的都回到薛家長房,薛蟠就算是有三頭六臂,也是應付不過來,所幸家里頭有許多老實可靠的家人,都是薛蟠父親里下來忠心耿耿的家人,這樣分派出去,各房事務如舊,只是多了巡檢查賬的人,原本的管事掌柜們不會不高興,一如往昔,阻力便少了許多,薛蟠是深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的理兒的。
加上還有賈雨村在邊上籌謀,賈雨村不僅是出謀劃策極為厲害,料理事務也是十分利索,官場上歷練過,人心看的透徹,又有手腕,殺伐果斷也盡有,不僅薛蟠十分佩服,就連薛王氏也很是高興,見到賈雨村都必稱先生,闔家上下,無不嘆服。
如此忙忙碌碌,真真是歲月如梭,薛蟠每日忙碌家事,又要去族學上學……當然,薛蟠每次去,賈雨村都換了課程內容,完全是為了薛蟠量身定制,雜學教授的頗多,薛蟠讀書不求甚解,只觀大略,許多東西學的倒也有些意思。
如此忙忙碌碌就到了初秋,這一日薛蟠到織造府和小涂子一起親自檢查了一遍中秋節進貢的織造,這才放心,命殷天正次日就用船只小心運到京中,這自然不能是只運織造,順帶著給京中相熟的親眷人家,比如姨丈賈政家中,舅舅王子騰和王子勝家中,這些親戚關系都是薛王氏打點的,薛蟠如今才搞清了薛家各方的關系,并開始接觸金陵的世家故交,京中許多人和事兒,對他來說,似乎還遠了一些。
回到府中,八月初的天氣,金陵是有些涼了,這里雖然是江南,到底卻不如蘇州杭州等地溫暖,靠近長江,又和北邊接近,只不過是一江之隔,氣候差不多多少,薛蟠到了自己的院子里,見到廊下已經擺滿了幾個瓷缸,上面種著一人多高的桂花樹,香味馥郁,微帶酒香,一個才總角的丫頭正在澆水,見到薛蟠進來,喊了一聲“大爺。”
薛蟠嗯了一聲,“你楊枝姐姐呢?怎么就你在這里?”
這是薛王氏又派了三個丫頭放在薛蟠這里,澆水的是叫燕兒,還有兩個,一個叫做鴻兒,一個叫做鶴兒,都是飛鳥之類的名字,放在薛蟠這里,供著楊枝指揮,讓薛蟠的院子如今也不至于冷冷清清的,燕兒說道:“楊枝姐姐去廚房瞧大爺的午飯了,讓我告訴大爺,屋里頭放好了茶,請大爺自己喝著就是,等會就吃飯了,別到處走。”
“這個楊枝,”薛蟠笑道,“倒是使喚起我來了。”隨即進屋,鶴兒伺候著換了家常的衣服,鶴兒拿著薛蟠的腰帶,“大爺如今可瘦了不少了,這銀腰帶的扣子,又小了一個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