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和十三年七月。
逆賊王儉于長安城門外,自刎于帝前。王家殘兵自知大勢已去,又眼睜睜失去主帥,不由軍心渙散,當即全數繳械自首。
帝詔:懸王賊首級于城門,昭告天下不臣,天家之威不可逆,逆者,誅無赦!王氏殘兵,投誠者留命,戍守邊疆,將功補過,王氏黨羽者,自首者減刑,否則大理寺清查有過,以同大逆論罪。平定社稷為先,安撫民生為重,若恃天家仁慈為弱,欲二心者,誅無赦!
詔令一出,九州歸心。
塵埃落定,風雨散去。
不出三日,王氏殘兵歸降者十萬,大明宮不費一兵一卒,僅僅靠懸在城門上的王儉首級,便陸續收回了所有王家兵權。
不出五日,數十曾與王家狼狽為奸者,貪上減刑之諾,自首于大理寺,少數頑固者,被錦衣衛一夜盡誅,懸首級于城門,自首者愈眾。
不出十日,王氏叛亂云煙散去,長安城的安重新回來了,五姓七望的王正式除名,一代梟雄的功過蓋棺定論。
同日,晉王李景霆敕令天下:休孺人辛氏,允其自由婚配,若有非議者,斬無赦。
同時,曾補位五姓七望的蘭陵蕭,自陳曾畏于王氏淫威,為虎作倀,不配五姓之尊。故全族遷出京城,年輕一輩改蕭為肖,帝準。
至此,從盧家開始,屬于“五姓七望”的歷史終結,盧王除名,蕭氏改肖,剩下的只有:清河崔,隴西李,滎陽鄭。
史稱“魏三家”。
輸者淹沒在街頭巷尾的笑談,迅速地被世人所遺忘,棋局中弈者們關心的,只是贏家的博弈,新的掌權者站上了棋局中央。
雙龍奪珠,晉越爭雄,最后的局中局才剛剛開始。
不止的是權力的硝煙,不曾停的是真王們的傳說。
七月廿。麟德殿大朝。九州矚目的這一天終于來臨。
朝堂之上,晉越兩王恃平亂之功,得群臣擁護,民心所向,加之帝龍體抱恙,罪己無安社稷之力,準兩王加封進爵,為帝分憂,共裁國事,協定朝議。
帝連下三道詔書:
第一道曰:茅土分頒,作藩屏于帝室;桐圭寵錫,宏帶礪于王家。盛典酬庸,新綸命爵,咨爾景霆,乃朕第三子也,醇謹夙稱,恪勤益懋;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念樞機之縝密,睹儀度之從容。授以冊寶,加封爾為議政晉王,掌國事協共之權,賜著緗,衣事儀制依東宮。戴恩綸于奕世,尚克歆家;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譽。著勉嘉猷,對揚休命,欽哉!
第二道曰:茅土分頒,作藩屏于帝室;桐圭寵錫,宏帶礪于王家。盛典酬庸,新綸命爵,咨爾景霄,乃朕第四子也,醇謹夙稱,恪勤益懋;清操矢于生平,躬行不怠;念樞機之縝密,睹儀度之從容。授以冊寶,加封爾為攝政越王,掌國事協共之權,賜著緗,衣事儀制依東宮。戴恩綸于奕世,尚克歆家;固磐石于千秋,尤期永譽。著勉嘉猷,對揚休命,欽哉!
第三道曰:御侮折沖,朝寄尤切,任惟勛德,實佇親賢。宮內行走前晉王孺人辛氏。宇量凝邈,志識明劭,爰始締構,功參鼎業。廓清秦隴,茂績以彰。本非男兒,又非豪門。斛決風云,以至于此。可深思奇略,善克令終。開朱門而待賓,聲聞于竹帛,豈非國之賢才也。宜加尊榮,式兼常秩,總攝戎機,望實惟允。可領正一品太傅,馀并如故。
三旨一下,風云激涌。
第一旨:加封晉王為議政晉王,協定國事。
第二旨:加封越王為攝政越王,協定國事。
第三旨:封辛氏辛夷為太傅,官居正一品。
議政攝政,共商國事,位比東宮,分權初定,大魏的天下迎來了“二圣共尊”的棋局,大明宮的權柄一分為二。
然而第三道圣旨,卻引來了天下瘋了般的抗旨,散朝當天,文武百官就一襲素袍,跪在了麟德殿外,大有若不撤回圣旨,就視死如歸的決心。
雖然仍坐在龍椅上,但完全不管事的李赫,只把尚方寶劍扔給了攝政越王,玉璽扔給了議政晉王,讓二圣“遵守諾言,否則,同第三道圣旨撤回的,還有前兩道”。
廿日。二圣詔曰:君無戲言。尊辛氏為太傅,無可改,若有非議不尊者,殺無赦。
同日,斬嚎啕得最厲害的官吏數十名,懸人頭于城門,與王儉的人頭一起,言“抗旨不遵,罪同逆”,同時,反對最厲害的幾大仕宦之家,全族貶官,無一幸免。
雖然還有維護綱常如命的家族,企圖趁勢反叛,二圣直接發兵,兵臨府下,還沒等逆賊兵馬湊齊,就以大逆之罪論處,誅三族。
鐵血手段,所向披靡。馬蹄壓碎了所有異議,鮮血鋪就了紫袍金帶,終于將歷史上第一位正一品女官送上了麟德殿。
五日后。禮部親自裁定了辛太傅女制官服,并文武百官,奉權印玉冊,欲親迎太傅于辛府上朝,卻發現風口浪尖上的太傅大人,早就人去樓空。
同日,李赫在金鑾殿上垂下黃綃簾子,自己坐于簾后,兩耳不聞簾外事,人是杵在那兒,卻將前朝完全交給了二圣。
同日,二圣祀泰岳,拜梁丘,稟告列祖列宗,正分權之名,祭典之上,攝政越王摔碎青玉面具,露出真容,原是棋公子江離,震驚天下。
同日,百余平民并官吏,但凡曾因棋事,矜怙棋君或有不愉之交,盡著白衣,負荊請罪,跪于王府外,越王罰諸人當街跪滿十日,小懲大誡,既往不咎。
同日,攝政越王休側室白蒔,雖有違帝賜婚上諭,但憑攝政之威,帝都退到了黃簾子后,天下竟無一人敢非議。
同日,因協同擒拿王賊之功,二圣赦免皇后王氏之罪,遷其感業寺,帶發修行,為國祈福,百官無詔不可前往探視。
同日,蕭氏之翎名滿天下,為曾經辛太傅奴婢香佩,拜議政晉王帳下軍師,掌三軍謀議之事,權柄殊耀。
同日。魏三家家主:李圭,鄭誨,崔郗,向二圣效忠。李圭舉全族,宣誓于攝政越王,鄭誨并崔郗,宣誓于議政晉王。
后世史書載:“天和十三年八月,叛定。晉王加封議政晉王,越王加封攝政越王,賜著緗,儀制比東宮,共商國事。帝垂簾于殿上,坐朝于簾后,無所言。天下尊雙王為‘二圣’,大小社稷民生,皆由二圣共裁。并,封辛氏為太傅,尊正一品,然無所蹤。五姓七望敗,魏三家:鄭,李,崔,興。天下新局,二圣奪珠,一統之勢,長庚破曉。”
——《魏書·圣宗紀》
終局。
開始。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