鶯雄

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兵

鹽場經營大半年,盈利頗豐,那些錢大部分都用來造船了,隨著一批批的戰船如下餃子一般下了水,新南軍的水軍也到了前所未有的盛世。

郭文鶯讓人把修煉水軍的地方拉到了海邊,距離北茭船場不算太遠,就近在海上進行演練。

徐海對此甚是歡喜,他原先也曾提過把演練場拉到海上,只是封敬亭頗多顧忌,怕違了禁海令,被人彈劾,就一時沒敢應。

不過郭文鶯就沒那么多顧忌,她一不想升官,二不想發財,甚至現在這個指揮使也不想再做了。自來富的怕窮的,窮的怕橫的,打架就怕不要命的,她一無所求,只一心想把東南局面維持好,打敗江太平,行事自然比之封敬亭肆無忌憚的多。

其實有許多事,封敬亭想到了,但礙于身份總是不能實行,但郭文鶯不一樣,她早就想著等這仗打完就找個機會死遁,挨罵也罷,被朝中之人彈劾參奏也罷,她一點都不在乎。誰要惹急了眼她,她是什么事都敢干的。

下個海算什么,等郭爺收拾了江太平,還想遠洋打倭寇呢。

水軍訓練由徐海負責,陸軍訓練則交由徐橫,兄弟倆都很盡心盡力,一時間新南軍軍紀嚴明,訓練刻苦,沒時間想些歪的邪的,倒是前所未有的齊心了。

郭文鶯把這兩件事都整好了,隨后又在船場開了小型的軍器處,把封敬亭給她留的二十萬兩銀子都用上了,開始造大型戰船和火炮、火銃。

這錢既然封敬亭給了,她也不想白白放著,她要這么多錢沒用,也不想把他的東西據為己有,倒不如全部拿來建軍隊了。

江太平也不是個老實的,據說他也在加緊制造武器,也請了能人造船,他的船都停在港口,時不時也拉出去到海上訓練,瞧那意思,竟像是要和新南軍打海戰了。

郭文鶯料定他心思不純,和陸啟方商量著把水軍人數增加,另外再把原有的船只進行大方位的改良和替換,新軍器處所造的武器,小半供應陸軍,大半則全部上船為水軍裝備。

陸啟方很是贊同,笑道:“文英,你還說你不行,老夫瞧著你謀劃的好著呢,就是王爺在,也沒你這魄力,你居然都敢下海了。”

郭文鶯笑,“王爺那是顧慮多,哪像我野人一個,出了事大不了把命搭上,倒能一門心思對付江太平了。”

陸啟方點點頭道:“這倒是真的,若換了旁人,諸多顧慮,放不開手,可沒你這么大膽子。”

郭文鶯忙道:“有陸先生在,我膽子才大,若是就我一個,也不敢如此。”

這馬屁拍的陸啟方甚是舒服,不由捋胡須微笑,暗道自己果然沒看錯人,這丫頭就是個領軍的好材料,關鍵時刻也能豁得出去,真是越看越滿意。江太平終日打雁,沒準最后真叫這小丫頭要了他的命。

按照他們的布置,一切都緊鑼密鼓的展開著。

到了十二月,京中傳來消息,端親王妃薨世,親王府致哀,封敬亭滯留在京都置辦喪事。這時候路懷東所帶的三萬人馬也在逐漸的向京城逼近。他們不敢走得太快,一路停停走走,走走停停,沿途一邊剿匪,一邊關注各方情勢。

相比較于京中氣氛的緊張,東南這邊還算平和,最起碼維持著表面的平和。此次回京,徐茂沒跟著一起回去,封敬亭除了帶走了路懷東和路唯新之外,他的那些班底幾乎都留給了她。她也搬到欽差行轅去住,儼然完全接替了封敬亭的位置。

雖然許多人對她成了欽差之事并不滿意,但她本身就官職頗高,又不過是代行欽差事務,誰也挑不出錯來,也只得默認了。

這幾日江太平曾兩次下帖子請她,都被郭文鶯以‘有事走不開’為由婉拒了,這個時候她不想和江太平有任何聯系,更不能給他機會對自己下手,所以沒有必要,絕不會往他跟前湊。

東南三省也有不少官員求見她,其中還有傅家那個三老爺傅冬平,郭文鶯連見都沒見,她不是不想和東南官員搞好關系,只是現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她不是封敬亭,虛與委蛇的事做不來那么完美。

她一門心思都撲在造船和練兵上,時不時去鹽場看看近況,日子倒也過得充實平穩。

徐茂經營的鹽場這大半年收獲頗豐,除了能供應王府開支,不少軍費開支也是從其中出的。這半年徐茂又新開了幾個大鹽場,制鹽技術過硬,品種繁多,再加上特有的攪拌機和攪拌技術,鹽場所出的鹽比同等鹽場品質都要好,賣的價也不甚高,一時訂單無數,生意好的不得了。

只是賣鹽一直受朝廷管制,有多少鹽引出多少鹽,封敬亭手里的鹽引并不很多,一時銷售有限,不易打開市場。

左右現在封敬亭走了,郭文鶯便把方云棠給她的那些鹽引都拿出來,讓徐茂代她運一批鹽去賣,所得的錢打算留一部分,剩下的也都拿去造軍器。

徐茂雖疑心她的鹽引從何處而來,不過她是王爺心腹,自也不敢多問,何況那些錢也沒用在別處,便盡心力為她辦事,一大盒子鹽引,皆是沒成本的,竟狠狠大賺了一筆。

其實郭文鶯也不是沒私心,她也想賺些錢留著以后花用,但封敬亭給她的錢她不能要,便把心思打在鹽引上了。鹽是封敬亭,鹽引是方云棠的,她一分本錢也沒有,便妥妥賺了十萬兩,五萬投了軍器處,另外五萬則揣進了自己腰包。

她讓心腹的張強和皮小三把五萬兩銀票,連著上次圍剿倭寇私藏的珠寶,一起悄悄帶回京,交給奶娘許氏,讓奶娘在京中買宅子置地。有了這些東西,他們一輩子都不愁吃喝了,日后做不做官也沒什么打緊。

張強和皮小三雖是王爺給她的親衛,但這些年生死與共,對她比對封敬亭更為忠心,自不會跑去告密。

辦完這件事,郭文鶯才算真正的放了心,奶娘和師父生活有了依靠,就算她不幸死在東南,也可瞑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