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七章往事(二)
小說:作者:霜露寒
嚴母是一個善良的婦人,看到譚若云一個城里的嬌嬌嫩嫩的小姑娘待在農村跟著大伙一起下地干農活實在是受罪。現在又受了傷動不了了,真是很可憐。她很同情譚若云,所以對譚若云很好。
許多人都勸譚若云直接嫁給嚴永清得了。畢竟嚴永清也是一個不錯的小伙子,為人勤快,老實厚道,長的也不差。
嚴永清十幾歲的時候父親生病去世后母子倆就相依為命,二十出頭了一直沒有找媳婦。嚴母正準備給兒子張羅找對象。
這時譚若云出現了。嚴母也看出兒子喜歡人家譚若云,也覺得譚若云這個小姑娘脾氣不錯,雖然身子骨不太好,但誰讓兒子喜歡呢,大不了以后少讓她干活。
譚若云到農村一年來的時間里也知道了家里人的大致情況,譚家和許家已經完全沒有了可比性。如果自己和許徹結婚自己家的成分肯定會影響許徹。許家對許徹的期望很高,根本不會同意許徹娶自己。她也不想連累許徹。
譚若云根本看不到她和許徹的未來,她決定放棄了,為了許徹,也為了她自己。
在眾人的勸說下譚若云終于向命運屈服了,她不想死,她想活下去。她只能放棄了對許徹的那點期盼,把許徹埋在了心底答應了嫁給嚴永清。
而此時遠在部隊的許徹已經知道了譚家的事,已經尋找譚若云半年多了。
譚家出事的時候許徹已經進了部隊,根本不知道譚家出事了,等休假回家已經是譚家出事半年以后的事了。
當時許徹很著急,到處打聽譚若云的下落,因為譚若云是被家里人托人秘密送到鄉下插隊的,所以許徹想要尋找譚若云很是困難。但許徹一直沒有放棄。
譚若云結婚后嚴永清很疼媳婦,讓譚若云覺得她沒有嫁錯人。夫妻倆也算是過了一段幸福的日子。
可是好景不長,譚若云懷孕后懷像很差,懷孕期間孕吐很利害,整個人都瘦了很多。生產的時候又難產,好不容易才把孩子生下來,卻傷了身體,以后很難再懷孕。
譚若云做月子期間嚴永清為了給媳婦補身體就進山去打獵,不幸的是碰到了熊瞎子,雖然逃了回來卻身受重傷,沒幾天就去世了。
這下譚家的天塌了。嚴永清一去世留下三個孤兒寡母,譚家的日子一下子就艱難起來。
為了孩子譚若云選擇堅強起來,和婆婆一起開始撫養嚴家唯一的后代嚴義博。
婆媳倆含辛茹苦的撫養著嚴義博,譚若云也徹底從一個嬌弱的小姑娘長成了一個堅強的女人。
雖然她覺得命運對她是如此的刻薄,但是看到漂亮可愛的孩子,偉大的母愛讓她充滿力量,同命運不斷地抗爭。
在嚴義博一歲的時候許徹終于打聽到了譚若云的下落,他在部隊沒有假期只能給譚若云寫信。
許徹在信里訴說了他對譚若云的思念,也說明自己這幾年一直再找她,問譚若云為什么不給他寫信。
譚若云收到許徹的信看了內容之后躲在屋里哭了好長時間。可是她知道自己不能給許徹任何回應了。她是個結過婚,有孩子的寡婦,許家根本不會允許自己進門的。她和許徹終究是有緣無份。
譚若云不想耽誤許徹,忍痛給許徹回了信告訴許徹她已經在鄉下結婚生子了,讓許徹不要再惦記她了。
許徹當時滿心的期盼,盼著和譚若云聯系上。沒想到接到了譚若云的回信卻是晴天霹靂,心愛的姑娘已經嫁人了。
譚若云在信里告訴許徹她過的很幸福,讓許徹忘了她去尋找自己的幸福。
許徹沒有假期出不了軍營,根本沒法去找譚若云問清楚。而且他也怕自己貿然的找過去讓譚若云的丈夫多想給譚若云帶來麻煩。
許徹消沉了很長一段時間,在軍營里拼命的訓練,以此來消解對譚若云的思念。
雖然他和譚若云無法結成連理,但他還是很惦記譚若云。經常以譚若云家人的名義給譚若云寄錢和票。
許徹不知道他寄過去的錢和票曾經救了嚴義博的命。嚴義博發高燒肺炎,如果沒有許徹寄過去的錢救了急很可能就夭折了。
譚若云很感激許徹。本來她不準備用許徹的錢,想等以后再還給許徹,可是兒子生病她也顧不得許多了,她也慶幸許徹給她寄了錢。
在許徹得到內部消息要恢復高考的時候他就寫信告訴了譚若云,希望譚若云抓住這個機會。
許徹的信帶給了譚若云很大的震動。她既希望通過高考離開農村,又擔心孩子和婆婆沒人照顧。
就在譚若云糾結的時候譚若云的婆婆卻替她做了決定。嚴母鼓勵譚若云參加高考。嚴母承諾譚若云上學期間會替她帶孩子,只要工作后把孩子帶著就行。
嚴母知道只有譚若云考上了大學,有了工作才能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孫子是嚴家唯一的后代,她也希望孫子將來成為城里人,這樣她死也瞑目了。至于她自己不用考慮,她自己在農村也可以活。
譚若云抱著婆婆哭了一通之后就投入了緊張的學習中。她下定決心即使將來考上大學工作了也要帶著婆婆,她會給婆婆養老送終。
許徹搜羅了許多復習資料寄給了譚若云,這些資料后來幫了譚若云大忙。
譚若云本就在父母的教導下底子很好,也很聰明,再加上許徹給寄的復習資料,復習起來省力了很多。
填報志愿時譚若云就選擇了本省的師范大學,這樣離著孩子近,補貼也高,她也喜歡當老師。而且譚若云的父母下放的地點就在鄰省,離著也很近。
譚若云的家人并不知道譚若云已經在農村結婚生子的事情,譚若云根本就沒告訴家里人。
她考上大學后家里人都很高興,譚家人有許多人都是老師,對于譚若云選擇師范大學很贊同。
隨著落實政策,譚家人陸續都平反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原來的房子也歸還給了譚家。譚家和許家又成了鄰居。
Copyright©梧州中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