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

189 臉皮越來越厚

一朱棣是個老江湖,造反之初他就已經明白了控制輿論的重要性,何況是現在?

徐增壽辦的時報,寫文章黑人,可都是跟他請示過的!

其實朝廷有邸報,只是這玩意兒的篇幅挺短,用詞也文縐縐的,很多時候都只是簡明扼要地提一提,說得隱約又模糊。

這樣的東西,基本上也是給各地官員看的,再不濟也得是那些文化不錯的讀書人。

一般人別說看懂,光是聽,估計都得云里霧里。

徐增壽這每日時報就不同了,它的行文就跟目前流行的差不多,算是半白半文,而且還是偏白話多點,就是不識字的,念給他聽,他也能聽懂。

這樣的東西,自然就比邸報受歡迎得多了。

為了增加銷量,促進收入,徐增壽還開辟了連載版塊和版塊,銷往全國,努力做好洗腦工作。

文章里,當然是少不了要大力美化朱棣這個造反皇帝的。

比如,朱棣如何嚴詞拒絕朝鮮的美色誘惑啦,又如何將朝鮮使臣和日本使臣臭罵一頓啦,如何憂心百姓致力于發展民生啦,給朱棣鍍了一層又一層的金,看得朱棣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于是他把徐增壽叫到面前狠狠夸獎了一番,話里話外都透出一個意思——干得漂亮,再接再厲,朕看好你!

不過,通過這些每日時報,朱棣也再一次體會到了控制輿論的重要性。

所以他很快就頒布了相關政令,除了官府授權的報紙之外,不得私自辦報紙,刊印出售,不然就要按罪論處。

這樣的政令一下,不少蠢蠢欲動的人只能收斂了心思。

徐增壽卻是玩得風聲水起,除了報紙之外,他還辦起了雜志,名字就叫《煮酒論英雄》,簡稱《英雄》。

這第一期的《英雄》,寫的是朱元璋的故事。

關于朱元璋的事跡,史書上其實都有記載,只是言辭晦澀,一般人哪兒能知道?

徐增壽的這個雜質,就在史書記載的內容上,增加了非常多的傳奇色彩。

為了討好朱棣這個姐夫,這一期雖然主寫朱元璋,但是專門提到了朱棣,還給了不少筆墨。

其中,就把朱棣的出身改成了馬皇后之子,而且出生的時候必須還得有傳奇色彩,比如天地變色啊,傳奇入夢啊,這一類讓人覺得玄之又玄的東西。

這世上知道朱棣底細的人不少,比如他那些兄弟和侄子們,誰不知道他到底什么出身?

可就算知道又如何?朱棣已經當了皇帝,他們就算再看不順眼朱棣的不要臉,也只能默默忍了。

畢竟,他們可沒膽子造朱棣的反,朱棣也不是弱不禁風的朱允炆,可以任由他們鬧騰。

對于這事,知情者全部選擇沉默。

而《英雄》第一版刊印之前,徐增壽也是找了朱棣過目的。

朱棣一看里面把他老子寫得神乎其神,他的出生更是充滿了玄幻色彩,看向徐增壽的目光就更加滿意了。

所以他立刻跟徐增壽約稿,第一版寫了他老子,第二版必須寫他!

這當然沒有問題。

徐增壽回去后,很快找人寫好了第二版,刪刪改改,把里面可能惹怒朱棣的內容全給砍了,再把朱棣的生平寫得更加玄幻,尤其朱棣打仗的經歷,更是寫得格外傳奇,將朱棣本人寫得神勇非凡。

朱棣看過之后,果然異常滿意。

再往后寫到名將的時候,為了不犯朱棣的忌諱,也為了不讓他們被朱棣忌憚,徐增壽就讓人寫得保守多了。

總之,打了勝仗,那是皇帝英明,將士們上下一心。打了敗仗,那是主人公自己失誤,決策有問題,跟皇帝必須沒有關系。

所以這些名將們,雖然用不少篇幅寫了他們打下的勝仗,但是敗仗也都沒放過,事無巨細全寫了出來。

這么做,不是故意黑他們,反而是一種另類的保護。

正所謂功高蓋主,要是真把誰捧得太高,那才是在害他!

所以《英雄》發售后,榜上有名的將領們不僅沒覺得徐增壽討厭,還覺得他這人怎么看怎么順眼。

不過這些人里頭,李景隆絕對是個例外。

因為某些原因,徐增壽是不敢寫朱允炆的,寫了他絕對要犯朱棣的忌諱,說不定還要給他惹來殺身之禍。

所以他特意出了一期李景隆,大書特書李景隆的敗仗經歷,里頭半個字沒提到朱允炆。

然而,他這故意不提,卻是無聲勝有聲。

誰不知道李景隆是朱允炆認命的?他輸得那么難看是誰的緣故?還不是朱允炆識人不清?

徐增壽還特別狡猾的,在正式發售這一期之前偷偷聯系了李景隆,跟他通了通氣。

大意就是,我這期寫你,不過你也知道你的履歷不太光彩,我又不可能胡編亂造,所以,你要不要想想辦法給自己鍍個金?

李景隆當然想給自己鍍金了,要是讓徐增壽把他打敗仗的丑事全寫出去,他還要不要做人了?

所以他立刻就找徐增壽求助了。

然后,徐增壽就給他指了條明路——捐款做慈善。

戰爭造成了很多傷兵,這些傷兵就算活下來也沒辦法繼續當兵吃皇糧,只能回家吃自己。

這就意味著,很多傷兵回去后將要面臨嚴峻的生存問題。

為此,徐皇后特意搞了個慈善基金會,其中就包括給傷兵的撫恤。順便說,這撫恤只是基金會的名義,朝廷的另算。

為了妻子的事業,朱棣還特別為她組建了一個調查組,名為錦衣衛。

說白了,就是打著慈善的名義,把朱元璋當初廢除的錦衣衛重新搞了出來。

朱棣的理由還特別光明正大,要搞慈善,總得了解對方的實際情況吧?要了解情況,是不是得派人調查?

他就通過這個借口,堂而皇之地將情報網絡發展了起來。

不過為了堵住朝臣的嘴,這些錦衣衛只有調查之權,沒有抓人的權力。

徐增壽就是讓李景隆給慈善基金會捐款,并且讓他指明是捐給退役傷兵和死亡將士家屬的撫恤金。

李景隆除了掏腰包,還能說什么?

朱棣知道這事,又高興了一把,還自掏腰包捐了一筆,把李景隆給比了下去。

可惜,他的好心情并沒有持續太久,很快就有人給了他狠狠一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