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郡主

第三十三章 入冬

第三十三章入冬

第三十三章入冬

已經入了冬,晨起時,窗外的幾支枯菊已經覆上一層薄薄的霜。

幾個小丫鬟拿著鏟子蹲在門口。一邊清理,一邊閑聊道,“若是不出意外,九姑娘年底便要入宮了。你說咱們會不會也跟著去皇宮?”

另一個搭話道,“你別做夢了,九姑娘看起來不太高興呢。”

“莫要置喙!”清月從幾人身后的臺階上走來。

“清月姐姐。”

兩個丫鬟連忙見了禮。

清月抬了抬下巴示意,夕云開了門。

清月接過丫鬟手上的銀耳紅棗湯,放在桌上,將勺子遞給李長安,微笑道,“熱乎乎的東西,冬日里的早上喝最好不過了。”

李長安漫不經心的接過勺子,清月說道,“你四哥昨日得了幾匹蘇州織造的錦緞,說是你喜歡的顏色。我也去瞧了瞧,的確十分雅致,便吩咐人去做成衣裳了。”

李長安拿著勺子攪了攪,語氣越發疏懶,“進了宮,一切都是有規制的,這些衣服恐怕是穿不上了。”

清月拍了拍她的背,好言安慰道,“總歸是四爺的心意。”

李長安將勺子放心,已經是沒有一點胃口。

清月道,“長禧那邊,悲痛欲絕,太后惋惜,又為二爺另擇了一位閨秀,可見太后對于二爺對李家的倚重。”

這么一句,卻也交代了情勢緊張,李長安勉強擠出個笑意,“我知道,你不必來勸我,我不怪四哥。”

清月挨著她坐下,提議道,“今日外頭天氣晴朗,你我去城中逛逛。”

婉姐姐走了,桃夭姐姐也走了,連著江景明將一場還沒來得及做的夢也一起帶走了。她淡淡的笑了笑,搖頭,“替我打點行李,準備去京城了。”

因是往北去,京城要比江州冷了些許。但李長安初到京城的那一天,卻是一連十日陰雨之后的晴日。因此欽天監又說了不少吉祥話,一來討好太后,二來算是討好李家。

馬車停在宣德門外,李長安伸手微微挑起車簾,冬日午后明媚的暖陽照耀在城樓之上,過了宣德門就是內宮了,城外不遠處紅色的宮殿鱗次櫛比,順著漢白玉臺階依次往上,鋪展開來。

聽著太監說了些什么,夕云撩開車簾,扶她下來。

下了馬車便立馬有宮女送了斗篷過來,笑吟吟的道,“郡主萬安。”

梳雨去打點門前宮女太監,發了些銀子。李家對于打賞,素來大方。

便見一位身著紫檀翡翠綠短儒長裙的女子一路小跑而來,她攏在一件的雪白的狐裘披風里,梳著命婦尋常的發髻,規矩制度十分嚴謹。她帶著微笑,儀態端莊。

她握了她的手,語氣熱烈,“小妹的手怎這樣的涼。”

李長安看著三姐,熱淚盈眶,行禮道,“問三姐姐安。”

李玉錦牽著她的手,“不必拘禮。”

眼前的三姐李玉錦是光祿大夫余大人之妻,余陸大人秩中二千石,領尚書事,且是先帝親封的顧命大臣。三姐也被封一品誥命夫人。

宮門口走來一宮女,笑盈盈道,“夫人,郡主,這邊請。太后娘娘等著了。”

李長安同李玉錦進了宮門,一隊宮女在前引路,皆是穿了一樣的淡粉色的宮服,同其他宮女的衣著不同。她們有著連著高矮胖瘦也差不多的身量,可見精心挑選,這些人便是太后跟前伺候著的。

宮女散開,分別站在兩側。李長安這才看見大殿上端坐著的女子,那女子身著一件明黃色外袍,用殷紅色繡鳳凰在其裙擺,在以黑珍珠做其眼點綴。玲瓏的身姿靠在椅上,嘴角噙著一抹笑,她雖極力打扮的幾分老氣橫秋,卻終究難掩姿色。

鳳冠下一雙美眸似也打量著她。如今的太后并不是皇帝的生母,而是先帝最后的一位寵妃。如今她不過二十五六的年紀。李長安想起三姐方才曾說起,如今太后最恨人提起她的年輕稚嫩。所以李長安才好奇的看著那一雙眸,一雙略是清澈的眸。

李長安隨著三姐走上前去拜了拜。

太后道了句,“平身。賜坐。”便有丫鬟扶了二位起來。

太后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哀家有許多年不曾見過長安了。果然出落的越發標致了。”

李長安規矩道,“太后謬贊了。”

太后接過宮女手中的茶,“哀家一個人在這深宮里倒也寂寞,如今長安既是來了,便多住些日子。”

太后伸手,命宮女奉茶。

宮女將白瓷杯送到李玉錦與長安面前,李長安揭開蓋子,茶香四溢,她聞了聞,味道很濃,是生姜紅茶。她原本不是心思細膩之人,只因受風時清月姐姐便逼著自己喝這個,也就明白生姜紅茶多用于風寒和暖胃,看太后面上并無不適之癥,那么太后或許是有胃病了。

太后抬眼,看著殿外的身影,“皇上聽說郡主今日要過來可高興壞了,說早課過了,就趕到哀家這兒來。”

她話音未落,劉殊已經到了,劉殊沖著她歡喜的笑了笑,轉頭便向太后行了禮。

眾人見了禮,劉殊才笑著問她,“長安姐姐一路奔波可是累了?”

或許劉殊很少看見她這般規規矩矩乖巧的樣子,以為她是累了,才如此發問。

李長安頷首,“多謝皇上關心。”

如此期間,兩人皆是不提江州那段插曲。其實李長安想過,也許劉殊會記恨她把他送回京城,卻不想短短幾日,他好像長大了許多,不再像那個貪玩天真的孩子。

太監稟告道,“太后娘娘,燕國大皇子到。”

太后覺得奇怪,“燕國二皇子與六皇子不過才離去月余,怎的大皇子又來了?”

她嘆了口氣,“召長禧王入京。”

二哥家中有喪事,原本太后不該這個時候召見。可是如今折外臣使者一來,太后便召了二哥,可見傳聞不假,太后對二哥甚是倚重。她想起三姐說,太后是靠著先帝的寵愛走到了最后,如今幼子即位,她便只能靠著李家。

太后頓了頓,又道,“今夜既是安排了宴會,也一并請了這燕國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