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不成仁義在,梁王一家臨行前,蠻清歡給辦了一個歡送宴。
酒過三巡,梁王端著酒杯來向蠻清歡敬酒,順便提出來讓她女兒和親的要求。
蠻清歡有點懵。
她打著幫助梁王早點登上西戎皇位的主意,是想從他那里拿點好處。
比如保證幾十年之內不騷擾邊疆。
只是她沒打算和親呀!
等梁王登上西戎皇位,那么易云就是西戎的公主了,年輕有為的少年,連本國的公主都不愿意尚,更遑論是西戎公主。
蠻清歡根本就沒有把蕭辰、蕭晟兩兄弟列為考慮的人選。
她沉吟道,“男婚女嫁最好,還是要雙方情投意合才能來的長久,梁王以為呢?”
這是拒絕他嗎?
梁王心中有些不悅,然而當目光落到簡妃身上。
自個這么多年似乎并沒有真正得到她的心。
又深以為然。
隨即哈哈一笑,驅散心中的那點不快。
“大將軍說的不錯,那小伙子真是我女兒自個看中的。”
蠻清歡:“……”
頭上的黑線成捆的往下掉。
哎呦喂,我說的是情投意合,不是你女兒單方面看中好嗎?
西戎人對漢話的理解與她不同,還是自個沒有表述清楚?
少女順著他的話頭,“不知郡主看中了本將軍麾下哪個小伙?”
梁王倒也爽快,“一位姓蘇的少年……”
“噗!”
旁邊以茶代酒,一直聽著他們談話的蕭辰噴了。
因著他身體還未完全復原,蠻清歡不允許他喝酒。
眾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去,蕭辰尷尬的干咳兩聲,以掩飾自己的失態。
“沒事,沒事,就是喝茶嗆著了。”
梁王提到姓“蘇”的少年時,他的腦中就不由自主的閃過,做男裝打扮的蠻清歡,以及易云郡主一臉的愛慕……
蠻清歡顯然比他想得更多,自從易云發現她的女子身份之后,就再沒來纏著她。
倒是聽到好幾回侯昊然抱怨,蘇惑沒工夫與他一起玩。
為了驗證自己的想法,目光刻意的向蘇惑、易云瞥去。
雖然障礙重重隔著許多人,易云郡主的目光卻一直粘在蘇惑身上,而蘇惑卻渾然不覺,與旁座的侯昊然喝酒談天好不暢快。
蠻清歡不禁撫額,這個表兄與自個五哥一般,只怕還沒開竅呢!
哎,等等,好像哪里不對!
“梁王!”
蠻清歡正色道,“郡主和親是大事,我那表兄可不是什么功勛之后。”
“原來蘇小哥竟然是大將軍的表兄?”
梁王欣喜,“如此甚好!”
蠻清歡,“……”
她是不是不經意之間,給自家表兄挖了個坑?
那頭與侯昊然喝著酒的蘇惑,忽然感到腦門上一涼,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果然宴會結束之后,表妹就把他請了過去,告知易云郡主有意與他聯姻,問他怎么看。
蘇惑腦袋一陣發懵。
他不過遵照表妹的吩咐,看著那丫頭幾天怎么就賴上了還?
他才不要那么兇巴巴的丫頭當媳婦。
頭搖得像個撥浪鼓。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這是易云,不知道從哪個犄角旮旯里跳出來。
雙手叉腰,兇巴巴的。
“蘇惑,有本事把你剛剛說的話再說一遍!”
求生欲很強的蘇惑立即咽了口吐沫,抬頭望天。
“今天天氣真不錯,呵呵……”
蠻清歡:“……”
好吧,她了解了,這表兄不是沒開竅,是犯賤體質……
六月初五,大魏遠征軍以,西戎撤兵途中,掠奪踏平一個村莊為由,糾集八萬人馬,一直打到了西戎的大草原,直逼西戎都城。
嚇的西戎皇帝全家自焚,于是作為皇帝胞兄的梁王,正式登上了西戎的舞臺。
初登皇位的梁王,不,現在應該是新西戎王了。
新西戎王立即派使臣飛速趕往大魏京城,許下好處請求大魏撤兵,并且承諾百年之內不犯邊疆。
為了展示自個的誠意,愿意把他最疼愛的閨女嫁進大魏和親。
皇帝非常愉快的答應了西戎王的請求,一紙圣旨搬到了邊關。
蠻清歡立下大功,于此同時在朝堂上也出現了,要求立楚王蕭辰為太子的呼聲。
有人提出就有人反對。
比如以安陽侯為首的齊王黨,以及以萬丞相為首的晉王黨。
他們的理由也很充足,楚王身體太弱,以蠻清的武力值,搞不好就要仿效前朝,弄個女皇當當。
若是放在從前,皇帝或許會有這樣的顧慮,可是現在蕭辰的身體已經完全的康復了。
活到孫子登基都沒什么問題。
再說蕭辰是他現在唯一的嫡子,這皇位本來不就該是他的嗎?
并且早在出征之前,皇帝心中就有了這般的計較。
他早就想好了,若是蠻清歡能夠打贏此戰,在軍中獲得一定的威望。
搬師回朝立馬就立蕭辰為太子。
雖然身中劇毒,但是生孩子沒有妨礙,這一點,早在多年前他就偷偷的找,不止一位御醫確認過了。
等簫辰和蠻清歡生下兒子,不是他詛咒自己的兒子,到那時候就算蕭辰不在人世,憑蠻清歡的能力手段,定能壓制住虎視眈眈的各位叔伯,把他的寶貝孫子平安的拱上皇位。
令他沒想到的是,蕭辰竟然在這次出征,陰差陽錯的解了劇毒。
這真是意外之喜,再好沒有。
當然這立太子之心就更不會動搖了。
當然為了以防意外,皇帝并沒有立即答應眾臣立太子的請求,只是任由他們在大殿上唇槍舌戰,自己好心情的在一旁看戲。
嗯,只差翹著二郎腿嗑瓜子了。
而皇帝的默不作聲,給了晉王黨、齊王黨,莫大的勇氣和無限的斗志。
因為他們有內部消息,楚王并非如外界傳聞的那般,只是身體病弱而已。
他是身中劇毒,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死翹翹了。
要不然以皇帝對他的偏寵,早八百年就立他為太子了。
在眾臣的的相互扯皮打嘴仗之中,如此一天一天的過去,班師回朝的大軍,到達了京城外。
皇帝這才出聲止住了眾臣之間的嘴仗,拉了一幫人親自到城門口,迎接凱旋而歸的大軍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