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精打臉日常

第1700章 被退婚的炮灰

“草民不知,正是因為不解,所以草民讓人請來了縣令,那家人一口咬定我家里有那寡婦的私物,然而縣令大人和里正帶人查過之后卻沒發現任何可疑的物品,草民以為縣令就要還草民清白的時候,誰知縣令大人卻以無風不起浪,既然草民沒做過,為何人家單單就制定我來判了草民的罪,在沒有上公堂的情況,直接就在草民的家中剝奪了草民的秀才功名。”

孔大儒聽他這么說,面色嚴肅起來:“他真的沒上公堂就這樣判你的罪?”

可是與攝政王結親,這事容不得容肅去多想,后來因為攝政王的提攜,自己一家也搬來的京城,入朝為官之后事情越來越多,這件事他漸漸的就淡忘了,沒想到今日在朝堂之上,居然又被人給提了起來,而且葉秋背后站的人還是劉丞相。

往事全部被想起,懷疑過后便是心虛,容肅板著一張臉,惱恨丞相為什么要多管閑事,惱恨葉秋既然已經退婚,為何又要舊事重提。

然而他卻忘了,這件事到底是葉秋重提的還是攝政王?

“當年那寡婦一家突然帶人傳入我家,說我與她家媳婦私通,她那媳婦也承認那天晚上一夜未歸,就是與我在一起,然而在那天之前,草民從未見過那一家人。”葉秋跪在大殿之上,一字一句言語清晰的述說著整件事。

“哦?既然沒有見過那一家人,那為何他們要冤枉于你?”孔大儒問。

小皇帝仗著自己不諳世事,張口便問了:“葉會元,既然你有調查這件事,那你可知背后冤枉你的人是誰?又為什么要冤枉于你?”

“回陛下,草民心中的確有兩個猜想,只是不知道該說不該說。”

“你說,朕和孔大人給你做主。”小皇帝眼底閃爍著精光道。

孔大儒無奈,值得順勢問葉秋:“葉會元懷疑是誰?”

“草民懷疑的是攝政王大人和容御史。”

聽到他竟然敢說出攝政王的名字,立馬有攝政王的親信站出來吼道:“大膽,堂堂攝政王大人都不認識你,豈會與你一介草民見識?”

“臣敢這樣說,自然是有這樣的懷疑,雖沒有證據,但孔大人,臣沒犯法吧?”

“并無,你仔細向孔大人道來。”這次接話的是劉丞相,他無視攝政王那方的人敵視的目光,看著葉秋肯定的道。

葉秋抬眼看了一下攝政王,眼睛里沒有一絲害怕的情緒,他高聲說:“諸位可能不知,攝政王妃在嫁與攝政王之前曾與草民有婚約,這草民剛剛被人誣陷剝奪功名被退婚,攝政王就立馬來提親了,草民覺得這事有蹊蹺。”

“本王與王妃一見鐘情,不過一個平民而已,本王需要費盡心思去對付你?”攝政王不屑的道。

“所以說草民懷疑的還有另一人,那就是容御史,為了不損害自己女兒的聲譽,為了讓女兒攀上高枝,所以容御史就故意使了一些手段逼迫草民不得不退婚。”

沒想到葉秋會忽然這么說,容肅瞪大了眼睛:“你胡說,之前你來退婚我都沒同意,我為何還要費盡心機的去陷害你?”

“自然是為了維護王妃和您老的名譽,如果草民沒有算錯的話,在退婚之前,其實王爺早就與王妃相遇過了,那時王爺應該受傷了,您的傷就是王妃救治的吧,容御史得知這件事之后,為了讓女兒攀上您這棵高枝,所以故意在草民主動退婚的時候不退,而是想方設法的毀了草民的名聲之后再退,就是不想王妃的名聲因此受損,我猜的對嗎?”

(本章完)

“原來如此,不過你這話有待考證,請陛下稍后,臣這就派人去審問那寡婦以及其家人。”

小皇帝今天親眼見人審案,審的又是這么離奇的事,一直興致昂揚,這個時候他也看清楚了,這葉秋就是被人冤枉的,可是為什么有人要這么煞費苦心的冤枉他呢?

“你說你冤枉,你可有證據?”

在李允澤殺人一般的目光當中,葉秋高聲道:“草民有。”

作為一個御史,容肅今日也來上朝了,在得知會元葉秋便是當年差點成為他女婿的葉秋的時候,他心里就咯噔了一下,現在丞相護著、孔大儒親審,他更是緊張的不行。

李允澤一雙銳眼猛地射向劉丞相,劉丞相甚至都不與他對視,兀自老神自在的站著。

“那縣令卻有判罰不嚴的罪過,但這樣還不足以證明你的清白,葉秋,你可還有其他證據?”

從葉秋找上門要兌現婚約的時候,容肅心里就是不喜的,和妻子想著一樣,他精心教養長大的女兒怎么能去配這樣一個一窮二白的小子?

但是對方有婚約在手,他沒得選擇,否則自己的名聲就別想要了,還好上天是眷顧他們一家的,沒想到正當他愁眉不展的時候,葉秋自己就露出了本性,這下自己再退婚別人就無話可說了,畢竟誰也不能眼睜睜的看著自己的女兒跳入火坑不是?

“當時衙役和圍觀的村民都在,大人隨時可以查證。”

“他們來了京城嗎?”孔大儒問這話的時候是對著劉丞相的。

劉丞相難得一笑:“見這葉秋著實冤枉,就順手將那些村民和衙役請了過來,對了,那縣令也被我處置關進大牢了,孔大人隨時可以提審。”

退婚的事發展的很順利,更順利的是女兒的婚事,沒想到女兒居然早就認識攝政王,并且還救過攝政王一命。

其實容肅后來想過退婚這件事背后到底有沒有攝政王的手段,因為私通這件事實在是太蹊蹺了,葉秋壓根就不需要這么做,這不是自毀前程嗎?

最主要的是剛剛退婚攝政王就來提親了,未免太巧合了些。

在李允澤和容肅不可置信的眼神當中,葉秋高聲道:“那寡婦被判私通之后就被她婆家人帶了回去,草民為證清白,時刻請人關注他們一家,誰知竟發現那婆家一家人要活埋那寡婦,而后草民請的人救出了那寡婦,那寡婦與草民坦白,她是被人脅迫才故意冤枉草民的。”

“竟然還有此事。”孔大儒也是一驚,“那寡婦可有說是何人指使的她?她又為何來冒生命危險用清白來冤枉你?”

“是那寡婦婆家人指使的她,讓她不顧生命安危的來冤枉草民,自然是因為她那孩子。”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