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最快更新!無廣告!
“她們不想贍養?”銣初一邊幫著擇菜,一邊打聽。
幺外公和大外公家里條件雖然不算特別好,但是吃飽穿暖還是沒問題的,更別說老太爺曾經還是有手藝的人。
他在自家門口擺了一個剃頭的攤子,從年輕到老了,都沒有歇過一天,尤其是四個孩子在上學那會兒,他更是起早貪黑,不僅僅給人剃頭發、剪頭發,還學會了用鐵鉤子燙頭發,個中的辛苦也就是他自己才能夠體會。
四個孩子雖然都沒有讀大學,但是有兩個讀完了初中,有兩個讀完了高中。
并且,在孩子們長大后,他的老伴兒就去世了,好不容易給孩子們的婚事搞定,老太爺就搬出了原來的房子,自己獨處。說是不打掃到兒子媳婦兒,畢竟住一起有諸多不方便。他就去了老伴兒單位的宿舍住,這一住就是幾十年。
說真的,哪一個老人不愿意跟孩子們住一塊兒,除非孩子們不愿意,他才不同意的。
這些事情,那都是聽到她媽有時候擺龍門陣說的。
“不是不想,而是直接說不贍養,你說這天底下哪有這樣狠毒的人,老人現在臥床,拉屎拉尿都要人照顧,這做子女的還不在跟前侍候。”外婆的話,還真的是應了銣初的想法,這兩個人那就是無事不登三寶殿,又是讓外公幫忙解決事情。
我們國家有句古話,說的就是“養兒就是為防老”,結果真正到老的時候誰來養?
“不是聽說他還有兩個女兒嘛,不可能不養她吧?”四個孩子總有一個孝順的,這也是銣初的想法。
“我就覺得大爺爺是太老實了,你說跟她們住在一塊兒又咋滴啦,房子是他買的,憑什么不能住。現在好了,自己孤零零跑外面住,把人給慣的當他都不存在了。”提到這個陳小菊也是相當氣憤,她們這條街,還沒有遇到過不贍養老人的,竟然出了他們這一家。
“他當年還不是覺得老伴兒去世了,他一個當公公的,跟兒媳婦兒住一塊兒不方便嘛,哪成想會遇到這擔子事。”其實當年沈佳慧也勸過老太爺,他不當真,結果,現在好了,還真的是被她說中了。
其實,他也是想多了,他有兒子孫子在,住一塊兒又咋滴了。年輕的時候不想給孩子們添麻煩,結果老了,別人不要這個麻煩。
“那她們過來讓您和外公做調節,他那三個孩子不來?”今天就幺外公來了,其他的都沒來,這是算是什么調節?
“來不了了,你想想他都九十歲的人了,底下的孩子有幾個能侍候的。”今天來的就是最小的,老大老二是女兒,老三老四是兒子,其他三個早就沒在這世上了。
“就算不在了,他們也有子子孫孫吧,這當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的幫忙贍養一下老人也不為過吧,那么多后人,一個人出點錢請個人服侍也可以撒。”反正銣初覺得這老人真的動不了的時候,畢竟是一家人,該出力的時候就應該出點力氣。
“你以為誰都跟你一樣有孝心,會想到這方面,有的人別說是贍養祖父祖母,自己的父母都不想養。”伊燃在外面跑的時間多一些,各種各樣的那一樣沒見過。
“就是,前面那兩個不就是這樣。”陳小菊意有所指地看了看外面。
你說這當兒媳婦兒的不想贍養,這還說得過去,你這當兒子的也不贍養,那就真的說不過去。
老人有自理生活的能力還好一點點,你不想贍養也沒事,但是別人現在臥病在床什么都做不了,你要是再不侍候那就真的說不過去了。
“如果那三套房子,都是太公買的話,那就把房子賣了,自己租一套房子,再請個人侍候,這能活多久是多久。”這一排排都是老房子,并且都是單位的集資房,如果銣初要是沒記錯話,這房子應該都是老太爺買的。
“說是這樣說,她們怎么可能讓賣掉。”江城現在的經濟可是飛速發展,不缺錢的,哪里舍得把房子賣掉。
“那不就得了,那就侍候老人呀!反正兩者只選其一,你們也就這么說就行了,反正別讓她們在我們家大吵大鬧!”不是銣初沒有尊老愛幼的心,而是她最見不得那種跑別人家哭鬧的行為。
外公外婆雖然都是知識分子,不相信這種迷信,但是這家和萬事興總是要相信的吧,別人跑到家里來哭鬧總是有點不吉利。
“這孩子說的在理,媽,我同意這個辦法。”陳小菊立馬贊同。
“你們兩個呀!”沈佳慧微笑地搖了搖頭。
“外婆是不是覺得我的辦法也可行,這就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銣初甜甜地一笑。
“你外婆我可不是臭皮匠,我是沈教授……”
“是是是,外婆可是我們家的,美食家、思想家、教育家、育兒家……”
看到祖孫三人和諧的畫面,伊燃這心里也是滿滿的幸福感。
難怪這丫頭從來都是沒心沒肺沒心機,這些長輩都是這么寵她,不忍心責備一句。
有了外孫女這個主意,沈佳慧也不再愁眉苦臉了,反正吃完飯直接把這事情一說不就得了,該怎么做就看他們自己的了。
“怎么可能,房子哪里能賣,賣了我住哪里,老幺他們家倒無所謂,反正已經在國外定居了,那么好的條件也不在乎這一點點,就是我那個短命鬼死的早,沒有培養出一個好的,整天只知道伸手朝我拿,我這一把老骨頭了,上哪賺錢去呀……”
當胡建國把老伴兒,教他的方法說了后,兩家人就跟斗雞眼似的,那叫一個怒目圓瞪。
“嫂子,你可別這樣說,你們結婚的時候最早,我聽說當年分家的時候,爹爹可是分了不少給你們,后來老大走了,老人家賺的錢都給補貼進去了。這別人說的皇帝愛長子,百姓愛幺兒,我們當小的還沒占過什么便宜,要不是老幺勤快,不是去扛水泥,就是去河里淘沙子,干的都是體力活,重活累活,要不然我家那幾個孩子,還能上大學,要不然早就餓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