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貴妃說自己個高興,可不就只有高興兩個字兒,“原本臣妾賞什么,自己個當著十一阿哥那邊的面兒也就賞了,如今萬歲爺當前,臣妾就不好做主了,萬歲爺且看看,賞個什么才好呢?瞧著十一阿哥當差利索,讀書也勤快,臣妾以為,若是再派個差事兒當著,倒也是游刃有余的。”
今個真是太陽從西邊出來了!皇貴妃竟然還保舉起了十一阿哥,是以前從未有過之事,不僅是其余的阿哥們都十分驚訝,就連皇帝也不免有些意外,但是一聽到差事的事兒,皇帝微微皺眉,“這事兒且不急,朕心里頭自有定論。”他看了皇貴妃一眼,淡然說道,“你不必操心。”
皇貴妃微微一笑,也就不說了,“是。”
十一阿哥坐了下來,臉上露出了得意之色,又不由自主的揮扇子起來,皇帝考驗完了十一阿哥,又看向了永基,問了幾個問題,這問題的難易程度,倒是又比十一阿哥淺顯一些,永基回答的不算太好,主要不是因為內容,而是因為答得磕磕絆絆的,這樣的話讓人覺得有些不夠自信,因為不夠自信就讓人覺得學問上有些瑕疵,皇帝不置可否,他當然不至于十分滿意,但對著永基這個人來說,皇帝清楚較之以往,是進步了許多,“永基還要再多學一些,”皇帝點點頭,“蔡新那里。你也要好生討教討教,蔡師傅乃是海內大儒,學問上精通的很,你雖然住在園子里,可日常讀書學業,不可忘了。”
永基回答了一聲是,后頭接下去就無話了,皇帝顯然也沒指望永基回答什么,又看向了自己最小的兒子,“永琰!”皇帝的臉上露出了溫柔的笑意,“你讀書還不算久,可明白道理?”
永琰烏溜溜的眼睛睜的很大,“皇阿瑪,兒子雖然讀書不久,可到底是知道讀書道理的,請皇阿瑪出題。”
八阿哥最長,所以考校實錄,十一阿哥次之,考的是經議和詩詞,十二阿哥問的是五經,而十五阿哥,皇帝就問的簡單了一些,問一問詩書上的原文,要永琰背誦,再選一兩句讓永琰解釋出來,永琰顯然是對著詩書的原文極為熟練,幾乎倒背如流,然后解釋的也頗有道理,雖然是師傅們教導的,講的是大人們的道理,但永琰自己個也有自己的見解,絕不是死記硬背死讀書之人。
論起表現來,自然是十一阿哥和十五阿哥最好,不分上下,但十五阿哥才是剛剛入學的年紀,就有這樣的道理見解,這才是讓皇帝更滿意的地方,皇帝心下愉悅,臉上自然而然就帶出了笑容,他朝著永琰招手,永琰溫順的走到了皇帝跟前,皇帝拉著永琰的手,憐愛的撫摸了永琰的額頭,“真乃吾家千里駒也!”
這話一說出來,其余幾位阿哥無不變色,但因為在御前,又連忙或是喝茶,或是低下頭掩飾一二,“好啊!好啊!”皇帝十分滿意,對著皇貴妃點頭道,“老十五學問不錯,都是你這當額娘的教導有功!”
皇貴妃起身,朝著皇帝微微一福,矜持一笑,“臣妾不敢居功,是萬歲爺心疼老十五,尚書房的師傅們也教導的好。”
“朕自己個可沒什么教導,”皇帝聽到皇貴妃這話,似乎想到了昔日的事兒,不免有些唏噓,孝賢皇后的二阿哥,還有后頭的五阿哥,都是皇帝仔細親自手把手教導過的,只是如今陰陽兩隔,不復得見,一時想起往事來,皇帝原本是要再把永琰自己個教導的心思都淡了,“還是你照顧的好,六宮的事兒交給你,倒是沒錯!”
皇帝繼續說道,“昔日我要立你為皇貴妃,倒是有人說過閑話,說什么出身低微,不堪大任,如今旁人還再有說的嗎?只怕是都沒有了!”
皇貴妃笑道,“臣妾厚顏,只能夸獎萬歲爺慧眼識珠,特立獨行,乾綱獨斷。”
這話說的永盛皇帝更是高興,他登極多年,早就養成了乾綱獨斷的性子,不管是誰,都無法來影響他的主意,他也最樂于將群臣的意見都推翻,而下達所有人都驚訝的旨意,皇帝哈哈一笑,吩咐李玉,“把十五阿哥的椅子搬來,就放在朕的身邊。”
皇貴妃坐于皇帝左側,李玉于是將永琰的位置放在了皇帝的右側,皇帝揮了揮扇子,又吩咐宮人,將自己桌上的茶果糕點等物選幾樣拿給永琰吃,永琰謝過了之后也不畏懼,自由自在的吃了起來,這倒是讓皇帝又越發的高興起來,覺得永琰在自己面前毫不拘禮。
天氣到底是有些熱了,雖然坐在紫藤花架下,但太陽西斜,照耀進來,眾人都是覺得有些出汗,除卻十一阿哥拿著扇子,其余的人都沒有帶,于是隨身伺候的太監們給眾人都拿了扇子上來,現場眾人都搖著扇子,又討論一些詩詞歌賦,不像是皇帝問答,更像文人士子的聚會。
皇貴妃見到此景,于是側過臉來看了鳴翠一眼,鳴翠心領神會,走了下去,對著伺候十五阿哥的教養嬤嬤說了幾句話,教養嬤嬤得了吩咐,也就給十五阿哥捧了一個扇袋,永琰拿了一把折扇出來,就坐在皇帝的身邊,搖著扇子。
這會子上了皇貴妃預備的銀耳湯,皇帝喝了半碗,轉過頭來將添彩五福官窯海碗遞給了小太監鐘誠,見到十五阿哥煞有其事的也揮著扇子,不由得笑道,“永琰也自己個有扇子了?”
皇貴妃沒有答話,而是永琰自己個回答,“回皇阿瑪的話兒,兒子也覺得這會子有點熱,所以乳母嬤嬤早就預備下扇子了。”
皇帝點點頭,皇貴妃見到自己兒子答得不算好,于是笑著插話了,“這扇子,永琰可是寶貝的緊呢!聽他說,還是在尚書房讀書的時候,十一阿哥親自寫了字兒送給他的,素日里都寶貝的很,輕易不拿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