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公主及笄,按禮制,會有及笄大典,復雜而隆重,按規矩皇上皇后都會參加,但并不是每一個公主都有,說白了,得有人肯替你操心才行,否則就是在后宮之中,草草的舉辦一個,皇后露個面就算了。
但正如霍祈旌所說,她將來會以臣女的身份出嫁,所以,及笄禮最好在晏家辦。
孟敏跟皇貴妃商量了一番,就把事情定了下來。
女子及笄禮,主要就是笄者的雙親、加上正賓,一般是請女性的長輩,有司,一般就是禮官,是為笄者托盤,協助正賓的。贊者,一般是笄者的好友或者姊妹,協助正賓完成儀式的,贊禮,相當于主持。
余者便是觀禮的賓客,也大多是女性。
因為晏時玥的情形比較特別,所以索性不讓晏成淵露面了,她與皇貴妃為“主人”,永康長公主為正賓,太子妃做贊者,贊禮可以找個女官,有司就叫盛氏和喬氏來做就可以。
定下來了,孟敏就叫了晏時玥來,跟她說了。
晏時玥沒什么意見。孟敏跟她道:“我叫你過來,主要是跟你說說三房的事兒。”
她沉吟了一下:“你三叔去的早,只留下了一個女兒,叫晏容華,改天叫過來你見見。昨兒你三嬸過來求我,想叫晏容華做贊者,我拒了。”
她頓了一下:“我心里其實很是過意不去。我與你三嬸,閨中本是好友,一向親近的很,當初,也是我先嫁進來,看著你三叔為人不錯,才想著給兩人牽牽線,設法叫她們見了一面,然后你三叔看中了她,才叫人去提的親。”
她一邊說著,就嘆了一口氣:“誰知道,成親不及三年,你三叔就沒了,只余下了你三嬸。那孩子是個遺腹子,當時你三嬸聞聽你三叔的死訊,一時著急,動了胎氣,早產了半個月,好險才養了回來。”
她頓了頓,“因為這一著,我一直覺得有些愧對她。”
“如今皇上賜了府,倒是從安王府搬了出來,但是因為……那個畜生的事情,家里的小娘子,名聲就有些不好聽,你去徐州的時候,你三嬸也過來找過我,其實她就算不找我,我也要去找她的,容華已經虛十七了,也該說人家了,我們若是不幫忙,她一個寡居的,又不好出門,將來只怕不好說親。”
她拍拍她手:“這是我心里的一個想法,想著照應她一二。但是再怎么,也不能跟我的玥兒比。及笄禮是正事,她未出生就喪父,命帶不祥,是不能做贊者的,我的意思,是想叫她過來觀禮,到時候你與她搭句話,也算是叫她露個臉。”
晏時玥應了一聲。
其實她不太信這什么祥不祥的,可是及笄這種事,主要是一個給外人看的事情,她總不能弄個明顯不妥當的人出來,那樣大家估計會以為中間有什么事兒了。
商量妥了,晏時玥就出來了,一邊還想起來吩咐微帛,到時候記得把她的小徒弟唐秀叫來,一起熱鬧熱鬧。
正說著,卻有一人走過來,福身向她施禮:“晏容華見過殿下。”
晏時玥轉回身。晏容華似乎有點緊張,她一回身,她就是一埋頭。
晏時玥伸手扶她起來:“你我姐妹,不必客氣。”
晏容華急道:“謝殿下。”她這才直起身。
她是那種濃眉大眼,珠圓玉潤的長相,很小心的抬起眼,掃了她一眼:“容華久仰殿下大名,一直想拜見殿下,幸好今日能見。”
晏時玥點了點頭:“嗯。”
晏容華道:“二伯娘慈心,邀容華也來殿下的及笄禮,容華便想著,來見見殿下,不知殿下可知曉了?”
晏時玥道:“我阿娘跟我說了,你到時候直接來就好。”
晏容華也不多說,識趣的告辭:“那不打擾殿下了,容華告退。”
晏時玥點了點頭,也轉身走了。
她比較喜歡像唐秀那種乖巧可愛的女孩兒,或者像秦十一娘這種直爽的女孩兒,對晏容華這種……怎么說呢,太正統的女孩兒,就不怎么喜歡了,撩不動啊!
不過要給她找一個傳統意義上的佳婿,應該不難。
晏容華緩緩退下。
她與孫氏,如今就在郡王府中借住,孟敏善良心軟,體諒她們在安王府日子艱難,主動邀請她們來小住,已經住了幾個月了。
孫氏一見她,就道:“可見了?”
“見過了。”晏容華低聲道:“她腰間,懸著蟠龍佩!”
孫氏吃了一驚。半晌才道:“沒想到,皇上竟真的如此寵愛她。”
她頓了一下:“她可好相處?”
“看上去還可以,”晏容華道:“一身男裝,舉止灑脫,應該不是那種小心眼的人。”
“那就好,”孫氏輕輕摩挲她的手背,滿是疼惜:“我兒,阿娘這個樣子,幫不了你什么,一切都得靠你自己……以我兒的聰明,要借那晏時玥的東風,不是難事。聽說那晏時玥連對身邊的婢女都十分維護,只消我兒能討得她的好,莫說婚事,只怕一輩子都不愁了。”
晏容華緩緩點頭:“我知道,阿娘放心。”
本來及笄禮的賓客都已經定好了,書柬都送出去了,卻出了一個小插曲。
蘇皇后請見皇上,十分誠懇的表示,愿意去郡王府做正賓。
本來皇貴妃做主人,皇后娘娘做正賓,也確實比永康長公主更合適,但是明延帝一想到晏時玥說“我只送給我喜歡的人”那小樣兒,就有些頭大。
但是皇后能主動提出來這么做,難能可貴。
所以明延帝倒是很和氣的道:“你有此心很好,但玥兒這及笄禮以晏家女身份舉行,不必如此。”
皇后這才退了出來。
這么久以來,難得的見著了明延帝的好臉色,心里還隱隱得意,心說這一步旗走對了。
她的得意只持續到了下午。
太后娘娘聽說了這事兒,叫了皇貴妃來,說她要做正賓。
連明延帝都驚了一下,沒想到太后娘娘這么有興致。
雖然有點兒小題大作,可是難得太后娘娘高興,小輩兒只能誠惶誠恐的伺候著啊!
于是大家只能依次退了一步,太后娘娘做正賓,太子妃仍是做贊者,永康長公主做贊禮,三皇子妃、四皇子妃做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