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見著快要到了,馬氏叫齊了三姐妹,特地開了補習班,唯恐她們幾年沒回去把祖宅里的人物都給忘了,又交代了各種規矩禁忌,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諸如此類。
在船上又顛簸了幾日,一行人總算抵達了京杭大運河最北端——通州。
馮家一眾女眷下了船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向程廷希致謝,眾人得知這位一直沒露面的兄臺身居高位,原以為會是個老頭子,沒想到只不過三十余歲的樣子,不少丫鬟都紅了臉,連永盈永佳姐妹也暗自稱奇。
永寧眼瞅著程廷希掀了轎簾,他卻站在銀浮圖頂涼傘下頭突然回身看了過來。永寧不確定他是不是在看自己,只忙低下頭去,再抬起頭時他人已經進了轎子里了。
自從知道這位爺的大名之后,永寧覺得他只看著自己都在算計著怎么把她生吞入腹。
馮家祖宅也已經打發了轎子來接,女眷們浩浩蕩蕩地往四九城方向去了。
轎子入了朝陽門,行了半個時辰便到內城的麻繩胡同。馮家雖在京城算不上頂尖的望族,卻也是根基碩大,宅邸離皇城不近不遠,規模不大不小。府上請了匠人四處翻新裝扮了一番,喜氣洋洋,很有做壽的樣子
馮家已經有下人站在門口的石獅子旁等候,領著永寧一行人入了儀門,再由垂花門進了內宅。院中翠竹蒼松,假山真水,四時賞玩,各有風光。
到了老夫人住的慈安堂,永寧剛邁進去就眼見烏泱泱一群人,有站著有坐著,有老有少。上頭正坐著個老婦人,頭戴龜背紋壽字加金抹額,手中執著楠木拐杖,一身大紅五彩通袖羅袍,旁邊擁著一群丫鬟婆子,想來就是老太太蔣氏。
蔣氏見到永寧一行人就笑瞇瞇地起身道:“這就是二爺房中的幾個姐兒?”
永寧幾個忙福身喚了祖母。蔣氏走近一一看過,笑得眼角起了褶皺,不由得連聲贊嘆:“好好好,都是好模樣,又懂規矩。可是四年未見了,叫我怪想念的。”又拉著永寧一個個介紹在場的人。
貼著老太太站的是她的內侄孫女,閨名婼兒,與永寧幾個年齡相仿,滿臉的嬰兒肥,一身綠遍地金比甲,胸前瓔珞繽紛,裙邊環佩叮當。只因她父親去的早,所以頗得老太太憐愛,見到永寧幾個唯恐她們分了老太太的寵愛,因而開始便只拿一雙眼脧著她們,還萬福的時候也是不耐煩地草草了事。
坐在老太太左手的是大爺馮正岳的的夫人明氏,也是蔣老太太的外甥女。明氏頭戴金絲䯼髻,上著白綾襖兒,下穿水藍段裙,樣貌端正,據羅氏說在閨中時是大興一帶出了名的才女,自有一番嫻靜典雅的氣度,只是上了妝仍掩不住憔悴之色,看起來是有不足之癥。
一旁的**手里抱著的是大房庶出的嵐姐兒,如今只一歲,還不曾取名,很是雪白漂亮,一雙眼水汪汪地看著眾人。
再之后便是三爺馮正連的夫人郎氏,進門不足一年,年歲比永寧大些,一張娃娃臉,一笑便露出彎酒窩來,用現代的話說就是傻白甜。
各自相認之后,突然聽見門口的丫鬟通報:“明姨娘來了。”
永寧回首一看,見進來一個婦人,家常挽著一窩絲杭州攢,穿大紅遍地金比甲,頭上珠翠堆盈,容顏嬌艷非常,身段婀娜,耀眼的讓人挪不開眼。
老太太一見來人便嗔怪道:“若嫵,怎來得那么遲,不懂規矩。”
那女子抿唇一笑:“老太太可別怪妾身,妾身是按著您的話去城外別院摘了幾支葵花,您瞧瞧開得可熱鬧了。”
老太太接過女子懷里的幾朵花,稱贊了幾句叫丫鬟插到了一旁的花瓶里,又朝三姐妹道:“這是你們大伯的姨娘明氏,她平日里沒規矩慣了,你們別見怪。”
照理說永寧幾個不用和姨娘見禮,但誰都能看出來這個明姨娘頗得老太太的心,于是俱福了福身子。永寧還記得來的路上羅氏說的,岳大爺先是娶了蔣老太太嫡出的外甥女明氏,可是這明氏多年未曾誕下一兒半女,于是又由老太太張羅著娶了明氏的庶妹。小明氏深得大爺的寵愛,又因為大明氏身體羸弱,大房的庶務便都交由她掌管。她雖然貌美,卻也不是繡花枕頭,治下很有手段,是個不能得罪的角兒。
“這便是二房幾個姑娘吧,都說江南養人,果然所言非虛。”小明氏端詳著三姐妹,笑顏如花。
馮永佳本就因為和小明氏同為庶出,沒來由的親近了幾分,溜須拍馬道:“還是不及姨娘的風姿。”
小明氏聽了柳眉一挑,目光又在永寧身上停頓了一下,“寧姐兒眉眼倒是和榮王妃娘娘有幾分相似。”
這榮王妃便是老太太的幺女。
馮永盈姐妹倆聽了暗自皆是不平,心想這瘋丫頭也配和王妃相提并論?
永寧忙謙道:“姨娘真是將天比地,折殺永寧了。”
小明氏笑意愈甚:“你倒是個知分寸的。”
幾人寒暄了幾句,小明氏便坐到大明氏旁邊,越發襯得大明氏面色慘淡。
又一起用了頓晚膳后,眾人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馮老太太照例這個點念完了經。馬氏接過老太太手里的佛經,放到那黃花梨纏枝蓮花佛經箱中,從蒲團上扶了她起來。兩人做了多年的主仆,不是姐妹勝似姐妹,眼瞅著分別幾年不見,面容都更添了風霜,俱是兩眼淚汪汪,發出了感慨——歲月不饒人啊!
唏噓了幾番,老太太拿帕子抹了眼淚,又問起馮正則身體好不好,三個姐兒針指女工如何,二房兩個哥兒學業可有長勁,朱姨娘守不守本分……
馬氏向來報喜不報憂,一一作答,老太太聽了倒還放心滿意,只囑咐了一件事:“雖然女子無才便是德,但咱家畢竟書香門第,雖不求出什么才女,但幾個姑娘也不能目不識丁,不知李杜,還是應該請個西席培養一下才情。”
馬氏連忙應承下來。
老太太捻著佛珠道:“二房的寧姐兒倒教養的不錯看,落落大方,知進知退。本來以為她母親去的早,沒人管教,會縱出個無法無天的性子。只是佳姐兒,是不是有些太過巧于詞色了?”
馬氏想了想,解釋道:“寧姐兒雖年幼喪母,但秉性端莊,不會歪到哪里去。”
老太太知道她是故意不提馮永寧,笑了笑:“佳姐兒一向是姨娘帶大的,難免性子沒那么沉穩大氣。雖然是庶出,但也不能丟了咱家的臉面氣度。正則他多年未續弦,總一門心思放在那個姨娘身上,內幃失助,中饋乏人,也是時候相看一番,尋個正經人家的女子做繼室,替他相夫教子的。再抬幾個姨娘,免得那朱姨娘專房獨大,恃寵而驕。”
“老太太說的是。”馬氏一笑,臉上便擠出幾條深溝般的皺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