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農門

第264章 八字不合

鄉試陪考人員眾多,胡邦也是來得早,不然房子都租不上。

兩人坐著聊了會,宋二才便問起他鎮上那兩家繡坊。

他帶著妻子來到梁州,臨走時不光是院子還是繡坊都給了宋明打理。

他信得過這個侄子,可想到宋三才,宋二才有點不放心,怕他會給老倆口和大房找麻煩。

胡家在鎮上是開堵房的,不管是鎮上還是村里,誰家出了點什么事他們都知道。

宋二才問起他便說了,鎮上的兩家繡坊包括那家小布莊的營業都很平穩,跟宋二才在時沒多大區別。

不過宋家老倆口給宋明接到鎮上來住了,幫忙看一下院子。

至于宋家三房,胡邦告訴他,現在宋三才也來鎮上了,在何家藥鋪做管事。

他沾了二房的光,那平陽縣何家老爺聽聞宋案首家還有這么個人在他的藥園子做事,立即就給他漲了銀兩,還調到鎮上做管事,不用在藥園子那邊吃苦了,這幾月跟張超混在一起日子過得還不錯。

沒想到還有這么一出。

宋二才有些愕然,這不就是一人得道,全家升天。

雖說只是那些小恩小慧,可終歸是好事。

兩人坐著嗑話,中途下學,胡柯跟宋添過來了。

幾人見面收了東西寒喧一番,之后宋添跟胡柯又要回去上課了。

短短一個月,宋二才覺得兒子都瘦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讓他好好吃飯。

鄉試可跟府試院試不同,沒點好的身體素質三場考出來人都受不了,別說是做題。

從書院回來,宋二才拿到了阿繡讓人帶過來的信。

常氏抱著女兒讓他念了一封,兒子的暫時放著,下次去書院再帶給他。

這般后面的兩月宋二才又去了書院幾次,給兒子送衣送吃的。

書院里的課上到七月底,后面便放假了。

宋二才將兒子接了回來,讓廚房弄了幾天大魚大肉趕緊給他養養。

宋添也知道鄉試三天一場,到時在里面吃住沒點體力不行,一天四餐,頓頓葷腥。

時間進入月未,在縣里書院的龐子默跟童良玉過來了。

龐子默由龐家大哥護送,來到之后跟胡家兄弟倆住一起。

紀英家里也來人了,找熟人在客棧那邊留了個房間,也算安頓了下來。

童良玉就給宋二才接走了。

當初童文誠離開河口鎮上臨江之前專程找宋二才說過,兒子就交給他了。

這邊的幾人一切順利,可從平陽書院出來的另一行人卻是連住的地方都沒找著,來到的第一晚居然去了城隍廟。

無奈一行人找到胡柯,后面又一起過來找宋添。

三年一次的鄉試,城里的客棧擁擠不堪,連柴房都拿出來住人了。

宋二才幫他們瞧了瞧,客棧沒找到,找了一戶院子寬敞的人家,租了三間房讓一行十幾人住了進去。

這種時候沒個懂行的人還真不行,大家都松了一口氣,好歹有個落角點了。

安頓下來,又是緊張的復習。

大家都是從蒼山學館里出來,有些雖然跟宋添他們不是一門,但宋添的名聲早已經傳遍整個平陽縣了。

說是復習,基本也是宋添在向他們授題。

援題的地點都在宋家院子,書院放假前各班夫子專程警告過手下的學生。

鄉試人多,又是成群結隊,這種時候往往也是多事之秋,沒事就不要出去閑逛,什么酒會詩會的也不要去參加,有這個精神不如在房中多看會書,等考完有的是時間給你玩樂。

宋添在方面一直是個乖娃娃,夫子讓不出門他就連出去逛逛都沒有過。

胡柯卻不然,他對那些酒會詩會沒興趣,卻是去逛了賭場順便打探了一下外面的消息。

這一圈逛下來,他發現可操作性很小,這還沒開始考,宋添的大名已經排在了壓注榜首位,而且遠遠高于第二名高燁華。

這般他要是再下注就沒什么錢賺了,所以這次鄉試胡柯破天荒的連注都未下。

不過在外面逛了幾天,他聽到一些消息,后面找到宋添問他,“你還記得那田茂吧?”

宋添正在練字,聞言擱筆道:“胡兄說起他做甚?”

他當然記得那人,在學館時害他差點退學。

縣考在平陽又遇見一次,還比試了一番,怎能不記得。

而且宋添還知道他上次院試也過了廩生,排名第八,并不低。

就是那人并沒有來青云書院進學,不知去了哪里。

“他在巴州的凌山書院,在外人氣不錯,跟書院中另三人同稱凌山四子。打著這個名號那些人在外開酒會詩會撈了不少錢。”

要不是因為這胡柯都不想提他了。

什么凌山四子,無非就是坑人錢的把戲罷了,不過田茂那人院試能考第八位,要說能力肯定是有的。

“別去管他了,臨考在即,咱們先做自己吧。”

胡柯點頭,不過還是嘆道:“這人跟咱們八字不合,以后上了朝堂估計便是對手。”

晃眼便是初六,從京中,以及各處而來的十五位考官到達貢院。

主副考官都是京中調任,房考、監考、提調官由巡撫以及各省知府擔任。

鄉試為科考第一步,為了杜絕舞弊詢私,各路考官來到呈文才會下發,一行人進了貢院大門,才知監考跟主副考官是誰。

入貢院有個簡單的儀試,那日一早不少學子跟書院理事都過去看了,最后各方打聽來者是誰,可知脾性,或是認識。

等十五位考官入場,貢院大門關閉,以后那些人便要在里面跟考生同吃住,直到審卷放榜才會自由外出。

這個過程有嚴格的規定跟條例,每個人各司其職不可串門,不可私底下來往,相互監督,相互指正。

那天胡柯過來叫宋添去觀禮,宋添沒去。

書院閉館時夫子就說了,書院會安排人過去打聽考官事宜,隔天全員回院,有什么消息自會透露,他就不去湊熱鬧了,這么熱的天擠在里面難受。

翌日下午,在青云書院的三人回去了一趟。

十五位考官青云書院打聽到八位,至于脾性也就只有三人相對了解,這還是徐行擔任院長多年,見多識廣才識得那些人,換著是別人兩眼一摸黑,啥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