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筆趣閣]
https://最快更新!無廣告!
袁紹采納了辛毗包裝轉述的沮授“分進合擊”包抄戰略后,稍稍花了三五天時間調度部隊,調整后勤準備。
從七月中旬開始,袁紹軍逐步轉入“河內、上黨兩路出兵,時機合適時太原軍也趁機南下”的新進攻節奏中去。
事關近二十萬人的調整,速度不可能很快,張遼和文丑七月初十才從野王的沁水、丹水交匯河口,沿著丹水往北轉移到此戰的水路出擊陣地、隨后轉陸路前往空倉嶺,七月十二經光狼城遺址成功抵達空倉嶺。
說句題外話,四百多年前的長平之戰時,廉頗的三道防線從西到東、從前線到后方,正是空倉嶺防線、丹水防線和百里石防線。
光狼城就位于丹水防線和空倉嶺防線之間,扼守了兩地之間一條比較好走的行軍山谷。當年最早是韓國上黨太守馮亭筑造的純軍事要塞。為的就是幫韓國抗秦、確保太行山西南邊緣防區的陸路糧道。
后來漢朝四百年,光狼城因為沒有了軍事價值,而且春軍事要塞周圍也沒有百姓生活、位于太行山深谷之中旁邊也沒田可種,所以始終沒有設縣,城墻也漸漸廢棄。不過現在袁紹要用到這條路進攻關羽,自然要重新在光狼城駐軍屯糧、臨時修整一下。
而當年秦國攻打空倉嶺防線之前的出擊根據地,就是如今張任防守的端氏縣城。秦國攻破空倉嶺防線、要攻第二道丹水防線時,才把出擊陣地從端氏縣前移到光狼城。
所以,這次張遼、文丑從丹水經光狼城西進空倉嶺、再進攻端氏縣,等于是把當年長平之戰的路反著走一遍,從由秦攻趙變成了由趙攻秦。
當年秦將王龁的部隊能走這條陸路確保補給,張遼文丑自然也能確保——除非他翻過空倉嶺之后,背后的光狼城被敵軍穿越太行山其他險峻不可通過的地形地區奪取,那么張遼文丑的后路和糧道倒是有可能被斷絕。
不過,沮授和袁紹得到的情報都是“王平和數萬無當飛軍在荊豫揚邊界的大別山,距離司并雍邊界的太行山相去千里,劉備軍中不可能有部隊能走光狼谷以外的附近其他路線翻越太行山”,所以這種可能性幾乎不用擔心。
諸葛亮和關羽的保密工作也一直做得很好,從六月二十二開戰,到七月十二,整整二十天了,袁紹和許攸覺得關羽只有十萬總兵力,沒有十五萬,關羽就真的只拿十萬人完成防御。
王平和他的三萬山地兵,此前無論其他戰線防守戰多緊張,都始終沒有投入一兵一卒,連己方友軍都以為王平真被調走了。
張遼和文丑抵達之后,先略作休整,盤點了一下目前的情況。
張遼觀察到關羽的部隊并沒有沿著空倉嶺山脊布防,最多只是每隔一段距離設置了一座烽火臺,以為戰時遇襲傳訊。
這樣的防御設施張遼這邊其實也有的,畢竟兩軍已經相持八個月,該有的基礎防御設施和通訊設施肯定早就造好了。
張遼的警戒線跟關羽的警戒線相隔了最多也就十幾里地、某些位置甚至只相隔幾里,基本上就是兩條平行鄰接的山頭,這邊望著那邊那點距離。
如果關羽想翻越空倉嶺襲擊上黨腹地,張遼一樣會提前得到警報并且布防到位。
這天,張遼觀察過敵情之后,就指著關羽軍的烽火臺,跟文丑商量:“文將軍,關羽的警戒線雖然一貫如此,但眼下戰事驟緊,關羽卻沒有加強防御,我總覺得還有一絲不安。
主公雖命令我們掐斷端氏、蠖澤二縣,斷關羽沁水糧道。可我們自己的糧道也要小心,這一點出擊之前,沮參軍曾反復提醒過我。
不如我先帶兵翻越空倉嶺山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居高臨下直撲端氏。如若關羽真的把那些登山越谷如履平地的‘無當飛軍’全部調到淮南戰場去了,這兒一點守隘精兵都沒有,端氏縣城也能順利攻破,那你再帶著后軍一半人馬追擊過來,由你再攻擊蠖澤。
到時候我們一南一北,一個負責堵住南面關羽的歸路,一個負責堵住北面臨汾那邊吳懿徐晃等支援關羽的人馬,逼得關羽餓死在太行山中。
但是,如果我們拿不下端氏,你也不可妄動,后軍的一半兵力再分作兩部,主力留在光狼城,確保光狼谷糧道,少部分兵力留在空倉嶺光狼谷口,守住山脊隘口,可保萬無一失。”
文丑出擊之前,并沒有被沮授警告提點,主要是沮授知道文丑是袁紹的絕對心腹,容易在主公面前告密。
沮授如果說太多,文丑全部如實匯報,袁紹就會懷疑“辛毗獻的計策其實也不是出自辛毗,而是沮授的想法,沮授知道自己被猜忌了,才換個人出面獻策”,說不定還會多生事端影響計策的執行。
相比之下,張遼是呂布系的降將,是并州本土將領,不是袁紹嫡系,不會多嘴搬弄是非。
不過張遼轉述的沮授之言確實有道理,文丑雖是事到臨頭才聽說,他也知道好孬,不會跟自己的安全穩妥過不去,就從善如流地答應了:
“既如此,我與文遠分兵各司其職。端氏方面若有進展、形勢明朗,我隨時支援。”
雙方一合計,張遼帶前軍三萬、文丑留兵四萬,各司其職。文丑的四萬人,又分在光狼城暫駐三萬、在光狼谷的空倉嶺谷口臨時扎營駐扎一萬。
袁紹的三十萬大軍,之前經過連番血戰,死了兩萬多,其他戰損四萬,那些不能打的傷兵也都運回后方了,不留在前線礙事兒,逃兵就只能自生自滅。
所以,實際能用的進攻士兵也就二十四萬。河內目前留了十一萬人,上黨這邊七萬,加起來就是十八萬。最后還有六萬,是在太原的呂布那兒,要等南邊兩路有進展了、把關羽軍調動起來了,呂布才好瞅準時機配合。
七月十四,張遼正式翻越空倉嶺后兩天,終于順利抵達了端氏縣,這個沁水河谷畔的山區要道縣城。
半年多前的197年冬天,他其實就來過一次,但當時打了一些日子,沒能攻破張任的防守,后來因為寒冬天氣過于惡劣、光狼谷糧道即將被大雪封山掐斷,張遼不得不在糧道斷絕之前主動撤圍走了。
因為關羽有留烽火警戒,空倉嶺上也有小股巡哨部隊,所以當然不可能等到張遼大軍圍城、端氏縣城的守軍才反應過來。
在張遼先鋒剛翻過空倉嶺山脊后不久,端氏縣的張任就通過烽火得到了警告,同時飛馬派出信使去石門陘報急,請關羽分兵回援。(相當于從今沁水縣到濟源縣)
端氏到石門陘,直線距離一百五十里,考慮到要沿著沁水河谷蜿蜒曲折,實際上騎兵得跑近二百里才能把急報送到。
二百里對于大軍調度來說,尤其是山區河谷地形,不帶糧草輜重強行軍也得走三天。但快馬信使可以在大半天之內就趕到、中途關羽設置了好多臨時哨所供信使換馬接力。
十三日后半夜,石門關營寨內,關羽是在睡夢中被屬下喊醒的,讓他趕緊處理張任的求救。關羽看后,倒是沒有太意外,讓人把諸葛亮也喊醒,一起參詳。
關羽審慎問道:“看來袁紹是明知十七八萬人堆在河內、正面猛攻太行三陘太吃虧,部隊展不開,搞河內上黨分進合擊、斷我糧道了。
不過,張遼翻空倉嶺而來,逆走王龁當年進軍路線,他的糧道也未必絕對安全。張任來求救,如之奈何?”
諸葛亮搖著折扇,喝了一杯旁邊侍從剛煮的熱茶,讓半夜忽然被喊醒的大腦預熱了一下,緩緩分析道:
“這也不算出乎我們預料,他們敢來,說明王平這顆伏子至今埋伏得還非常隱秘,否則他們絕對沒這個膽。
為今之計,關鍵是要給張遼他們看到機會、同時又要給他們緊迫感,讓他們覺得‘已經嘗到一點甜頭了,但要克盡全功還得再稍稍加把勁’。這樣才會利令智昏、重前輕后,徹底進入我們的埋伏。
他們從空倉嶺而來,只要被王平找到機會繞后襲取光狼城糧道,到時候就成了‘驢肉火燒’之狀,張遼貌似斷了我們的糧道,王平和徐晃又斷了他的糧道。
徐晃和袁紹在最外面,一個最北一個最南,是火燒的皮子,我們和張遼都是餡,都是堵在太行沁水河谷里,跟己方友軍和供糧地隔開的。
到時候就看是我們和徐晃合力先圍殲掉張遼,還是張遼和袁紹合力先圍殲掉我們——不過,太尉應該是很有信心的。
我們這些天,可是一直在以虞對不虞。把端氏、蠖澤的存糧大半前移到了石門寨,還讓后方夾擊多運了幾船隊的糧食過來,之前從沁水縣撤退時,也把存糧都撤回來了(野王的余糧撤不回來,太遠了,船也不夠)。
我們在這兒,就算斷了糧道,至少可以吃兩個月。可張遼就算占了端氏,只要是一座無糧空城,后路又被斷的話,他能撐多久?”
諸葛亮之所以拿驢肉火燒打比方,而不是肉夾饃,是因為肉夾饃才剛出現不久,名氣不大。用酵母發面的活面饃餅還是李素入川后發明的,不發酵的死面倒是古已有之。
劉備和李素都起家于中山郡,那兒的驢肉死面餅這些年發揚光大,劉備陣營上層都吃。
眼下這局面,其實倒是有點像后世47年的孟良崮,敵中包圍有我、我中包圍有敵,就看誰先把對面那個誘敵的餡徹底吃掉、把自己被分割堵住的那一截餡救出來連成一片,誰就能獲得整個戰場的勝利。
而諸葛亮把局面引導到今天這個機會的出現,靠的就是李素幫他示弱的信息差——敵人至今不知道王平和他的三萬山地兵一直在待命,所以才有這個膽子。
關羽跟諸葛亮最后確認了一下之后,自己口述、讓諸葛亮手書一封命令。
這封命令里,關羽至今還沒有將其中真實理由徹底向下屬和盤托出,他只是要求下屬即使不理解為什么,也得執行。
下屬不用知道為什么,做就行了,這樣才最逼真。
“傳令,告訴張任,石門陘被袁紹十萬大軍輪番猛攻,而且石門陘回端氏二百里河谷道路,倉促難援。讓他在端氏縣能守就守。
如果覺得沒把握,就果斷棄城突圍、向南靠攏,與蠖澤守軍會合。若蠖澤也不能守,就繼續往南突圍,到石門寨與我們會合。不過,無論是放棄端氏還是放棄蠖澤,在棄城時都必須把城中糧食燒光!”
兩個山區小縣,每個不過千余戶百姓,而且百姓因為持續作戰很多都被轉移了,或者留下的也都征為民夫、官府發口糧服徭役運糧。
放棄這樣兩個小縣,把徭役民夫都帶走,以空城做誘餌,如果能全殲張遼文丑,就太劃算了。
袁紹不是喜歡聽許攸的、好大喜功,以光復土地為功、不在乎有生力量的損失么?
那就讓給他好了,不用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之前為了拿回半個河內郡,就減損了六萬戰斗力。這次再讓他“光復”太行山內這段沁水上游流域的幾個縣,讓他徹底失血崩盤。
不過,關羽和諸葛亮這套“把誘敵進行到底”的方略,也不是完全沒有風險。不過關羽眼下倒是沒想到這一層——
因為他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演技也非常到位,確保絕對騙過了敵人的同時,也是有代價的,就是己方的工具人也未必掌握全局信息。
張任如果機靈一點,果斷覺得守不了放棄,讓張遼嘗到甜頭、終于徹底掉坑把文丑也喊上來,那就最好。
張任如果不機靈,演技上自然會更逼真,但到時候張任的殘部能不能突圍出來就不知道了。
成大事不拘小節,為了誘敵成功,關羽也不可能再明示更多。
PS:四千字了,順便問一句,下一章可不可以讓張任死。
張任是要機靈一點,主動棄城突圍。還是死守到最后被團團圍困、彈盡援絕被張遼擊斃。你們留言投票吧。(大魚都被殺了,魚餌都沒被吃掉顯得有點假)
我在晚上這一更里體現。我按贊多的一方寫。(按晚上5點前哪一方贊多就按哪一方寫,因為更新前也要有截止時間,不可能更新前一兩個小時內還推倒修改)
因為本來就無傷大雅。就算張任不死,此戰之后也沒有他出場的戲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