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人的簇擁和保護下,宋易安完好無損地脫離了追殺,且成功和慌慌張張趕來救她的葉子攸會合。葉子攸擔心的什么似的,甫一見到她,便將她拉近自己的懷里,心疼地安慰她,讓她不要害怕。
雖然宋易安并不害怕,而是非常憤怒和擔憂。
有殺掉葉子攸和宋易安的動機、能準確找到京城可以制造混亂的據點的位置、有集結這么多殺手的資本的人,宋易安只能想到一個,那就是宋元杰——木訥的、沒有心機的、樂于把皇位還給葉子攸的宋元杰。
通過赫連衣,宋元杰成功地削減了葉子攸和宋易安對他的戒心,而這不過是他以退為進的策略。他派人攪亂了長安城的局勢,切斷了京城士兵的糧草補給,鬧得百姓人心惶惶。更令宋易安氣惱的是,他應該已經將赫連衣扣押,當成他與長安城談判的籌碼。他相信宋易安會投鼠忌器,不能輕舉妄動。
赫連衣,他現在怎么樣了?
天還是黑沉沉的,黑沉的天幕里,隱藏著說不清的骯臟和丑惡。廣闊的天地間到處都是人,但哪些是戰友,哪些是對手,誰也說不清楚。
經過巡防營營地的時候,被刺客點燃的大火炙烤的宋易安臉頰發燙。人們在救火,呼救的聲音震耳欲聾。葉子攸為首的很多人唯恐有人傷了她、火苗撲著她,將她牢牢地藏在他們的護翼之下。
葉子攸決定,帶領大家去皇宮躲避一陣子,等京城安定下來,局勢明了,再做打算。
在去皇宮的路上,宋易安看到滿目的火焰直躥得老高,把天都映紅了,更因為風勢的輔助,讓無數的平民房屋遭受了池魚之災。
士兵們滿頭大汗地運水撲火,卻因火勢太猛,很容易被燒傷。而那小小的水桶,對于大火來說,幾乎沒有什么作用。火苗叫囂著,一股一股地撲向人群。
御華街上的歌舞坊鳴玉坊因為與起火的國庫比鄰,也被大火波及。雖然明火已經撲滅,但早已燒的已經面目全非。好幾位年輕美貌的歌姬被活活燒死,破瓦殘柱間好像還殘留著女人瘋狂的慘叫;也有幾位雖活著,燒的沒了模樣,決計是不能在見人了。姑娘們和她們的媽媽哭作一團,幾乎要斷了氣。也是,沒有了美好面容的姑娘,比那些燒死的冤魂,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有一位母親抱著一個尚在襁褓之中的痛哭的孩兒,正哭的撕心裂肺。她的丈夫為了救她和孩子,被大火吞噬,幾乎尸骨無存,房屋和家產也在一夕之間焚燒殆盡。坐在家門口的年輕婦人或許在想,未來的日子,到底該如何度過呢?
更有一個孩兒,還不夠車輪高,站在大火之外,叼著自己的手指,不哭不鬧,傻愣愣地看著燃燒的火苗,別人拉扯他,他也不動。他的父母都死在里面了,他卻什么都不懂。不懂得生死大事,不懂得蒼天無眼。
百姓總會成為權力爭奪的犧牲品。
亂世人不如太平犬。果然。
今天,注定是個不眠之夜了。
被強制安排在層層包圍下的馬車里的宋易安,忽然懷念起在新月宮的歲月來。那屈辱的、飽受白眼的日子,至少是安穩的,不至于朝不保夕,不至于禍及他人。人啊,一旦掌握了擺弄他人命運的權利,就和鬼怪妖魔沒有什么區別了。
宋易安就是那樣的鬼怪妖魔。
但赫連衣不是。赫連衣——
宋易安將藏在袖子里的火瑪瑙重新取出來看。在黑夜里,這個世所罕見的寶物,已經隱藏了它的光輝,看起來只是一個黑黢黢的石頭。
它是宋元杰送給她的,轉由赫連衣交到她的手上。此時看起來,與剛剛把玩時,心境完全不同。這個黑黢黢、硬邦邦的小東西,好像真成了一團火,燒的宋易安指尖發麻。
什么寶物?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赫連衣是一顆棋子。他原本心甘情愿地將自己交給了宋易安,但最后被宋元杰利用。高傲如他,清白如他,聰慧如他,應該是極其痛苦的吧。
他現在怎樣了呢?宋易安不敢深想。
宋易安又想起宋元杰那張看似老實忠厚的臉來。
宋易安被囚禁在新月宮的時候,宋元杰有好幾次暗自伸出援助之手,當初在赫連衣家的后院,宋元杰也親口承認過。在隆慶酒樓,宋易安算計宋元吉和宋元德,事后能平安脫身、逃離囚禁,宋元杰也是一大助力。曾以為他是人性尚未泯滅,原來,他只是想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嗎?
對了,赫連府的后院!
宋元杰在面對“素不相識”的“赫連衣的表妹”的時候,為什么要表現的那么親近?只是一個客居于此的姑娘,且半點恭敬的態度都沒有,為什么宋元杰要給足了她面子,還要送給她一個名貴的貢品火瑪瑙呢?
那是只有妃嬪和皇子才有資格佩戴的東西。
難道他真的只是覺得“赫連衣的表妹”與宋易安長得相似,和他頗為投緣嗎?
還是——
還是宋元杰其實早就認出了她,識破了她的身份。
或者,其實早在宋易安被囚禁的歲月里,宋元杰就知道宋易安其實是個女孩?
如果真是這樣,他的一切行為就說得通了。
他清楚宋易安對宋家懷了多大的仇恨,必定會拼盡全力除掉宋詡、宋元吉和宋元德。所以宋元杰推波助瀾,坐收漁利,還可以隱藏鋒芒,不至于成為各方勢力對付的對象。他不怕宋易安風頭太盛搶了他心心念念的皇位,因為宋易安是女人。如果說人們對宋易安周朝血脈存有芥蒂,那么她女兒家的身份就更不能被世俗所容了。
在一切即將成為定局的時候,打消宋易安的戒心,再出其不意,給她致命一擊,并向全天下公布她的秘密,這樣一來,他便成為了力挽狂瀾的英雄,翊朝唯一一位有資格登基為帝的人,萬世的主宰。
這個人,比宋元吉、宋元德甚至宋詡,要可怕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