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春時

第六十一章:小小的建議(2)

羅孚垂首,“陛下雖然說這那些很不讓人喜歡的話,可陛下是個好人,我始終是知道的,女兒國也是個很好的地方,當年我的母親在這里生活的很愉快,那是她短暫的一生中最快樂的地方,她認識了好多好姐妹,我不能看著她的好姐妹們遭遇浩劫。”

女皇陛下贊了一句,“你倒是還想著你的母親,真是讓人刮目相看。”

都說晉國人面冷心冷,最沒有這世上的人的感情。

從羅孚的父親將母親趕出宮一事,就可以看出來其為人的心狠手辣,那時候羅孚的母親才剛剛生產,渾身虛弱,被逐出宮,差些死了。

可能這也是羅孚十分思念母親的緣由。他也是跟母親相依為命了多年啊。

羅孚繼續道:“多謝陛下稱贊,臣也不值得稱贊。人生在世,誰不思念母親?看到女兒國的這些女子時,臣也總是想起自己的母親。”他的母親在盛年之時就去世了,他沒能見到母親年老時的樣子,在他的心里,母親一直年輕,一直是那么的嬌美。

他更不愿意看到和母親一樣美好的女子消亡了。

“那你更應該留在女兒國才是。”女皇陛下又說回了那個話題,“朕也是真心想留你在此,你還是很有才華,也很能看清一些事情,留在這里不比到處奔波強嗎?”

“我并不是女兒國的人,不在女兒國出生,也不在女兒國長大,本身就是一個異類,作為一個過客,住兩天,不亂說話,不去多管一些事情,還能被當作嘉賓優待。我若是留在這里,成了這里真正的民,就要遭受人的白眼和嫉恨了。”

女皇陛下輕輕嗤笑,“你把我們這里的想的太過于壞了,誰會真正在意你呢?你留下來,也只是個普通的男人罷了,你不想出名,那我便將你的名字抹去,你不想被人知道身份,我便可以讓你一輩子活得平凡。”

“但臣又不想如此過一生呢,來到這世上一趟,總想著要過得轟轟烈烈,永生難忘呢,我雖然愚鈍,但也不想蒙昧的度過這一生呢。”

女皇陛下又帶著嘲笑說道:“說的就跟你以前要過的是轟轟烈烈的日子一般——明明就是要算計別人家的產業,卻說成是自己的事業,還要說成是個偉大的事業,我覺得你的臉皮已經堪比林氏國的城墻門的厚度了。都說林氏國的城墻是天底下最厚的,當年那些妖魔們也未能攻破,紛紛敗與那城門之下,如今看來,公子的臉皮又甚之啊。真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啊。”

羅孚笑著說:“不論陛下如何說我,我都不會放在心上,因為我的心里永遠記著陛下對我的好,對我的善,以及多年前留在女兒國的那份情誼,陛下再不喜歡我,也要聽聽我的話,我說的也都是對你女兒國至關重要的話。”

“有話快說——你自詡是對我女兒國非常重要的話,我卻不這么認為,你們這些外人能知道我女兒國多少的新聞,尤其是你,你在你的那本流傳海外甚廣的書里寫了多少抹黑我女兒國的故事啊。我倒是想要聽聽從你的嘴里能得到些什么話。”

“如果陛下想要好好治理女兒國,讓這個綿延多年的古老國度存活下去,不被外人所滅,不被自己人所同化的話,便要做到我說的那幾點。管住一部分人,籠絡住一小部分人,約束和恐嚇住一大部分人,就足夠了。沒必要做其他的事情,可以給點好處,但適當的給點就可以了,不必掏心掏肺,尤其是對那些男人們,不用把他們當成人看,只是像你們女兒國以前的帝王的做法就可以,當成個會說話的牲口罷了。當成個能夠幫女人分擔辛苦的牲口就行。牲口嘛,有點口糧就不會反抗,最重要的一點便是不要斷了牲口的口糧,也不要讓牲口看到別的地方的跟他們一樣的人的生活,也不要教會他們去看向遠方,更不要讓他們懂得反抗,加上陛下的勵精圖治,與文武百官的努力,這樣女兒國才會綿延長久。”

女皇陛下顯然對這番話感到有一點點的詫異,問道:“當成牲口?你在書里可不是這么說的。你在書里可是批評我們女兒國不把男人當成人看,直接寫成滿大街上,甚至是整個國度沒有一個男人,還將我們神圣的母親河子母河污名成那個樣子,那是你找的代筆,還是你真實的想法呢?現在你說的話是你真實的想法,還是你只是想要活下去,說來哄騙我的話啊?”

“臣字字真心話,絕對不會哄騙陛下,臣想要離開這里的方法有很多,能夠活下去的方法也有很多。那次在慶國,即便不是女皇陛下出手相救,臣也可以活下來,一切都是在臣的掌握之中。臣進入大牢,只不過是為了看看他們慶國的刑部腐敗到了什么程度。”

“那你可真是勇敢啊,孤身探險。”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女皇陛下現在算是明白了羅孚為何要在慶國殺人了。、之前的羅孚可是以嚴謹和克制聞名,這個人是很虛偽,很難見到這個人的真心,但是這個人呢也確實是對自己的約束很強,不讓自己犯錯,不會有個人品德上不好的傳聞,更不要說殺人這種明顯違背道德,喪盡天良的事情。

那么只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有目的。

如今他也將這個目的說了出來,是為了看看慶國刑部的虛實。

刑部在六部之中非常重要,掌管著天下刑獄,在慶國,慶國人更是看重刑部,刑部的長官歷來都是皇帝非常看重的官員,一開始立國的時候,皇帝不放心將天下刑獄交給外人的,都是有自己家人,也就是皇室成員掌管天下刑獄,制定刑罰,后來才慢慢交給進士出身的官員,出任邢部長官刑部侍郎的官員大都做了宰相,或是兼任宰相,可以想見慶國皇帝對于刑部的重視,以及刑部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