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長隨

第一九四章:上達

隨后陰伊退下……

紫禁城東部,緊靠紫禁城,是一個大院,大院的正中是三間青磚瓦房,左右兩側是十余間兩排帶走廊的廂房這里就是大虞朝的中樞之地——文淵閣。

宰輔趙文重,副宰周玄德都在這里辦公,至于其余十幾間廂房,則是副手的房間,負責奏折的整理、歸類、傳達等雜事。

來自全國各地的奏折很多,還有急報,因此直到第二天下午,劉正德的奏折才到了趙文重的案頭。實際上這速度已經算是極快的了。

當趙文重翻到劉正德的奏折時,因為劉正德有面見陳奏的權力,完全沒必要化簡為繁,走這個正常程序,因此他心里不禁微微愣了一下。

隨后他就打開了奏折……

看完之后他對劉正德的心思盡收眼底……不過他并不認為這是小事,相反他認為這是大事,因為這背后牽扯的是規矩,是意識形態,因此看完之后,他倒有些贊賞劉正德的細敏了。

而對于李桂他自然是知道的,他甚至曾經為此贊揚過賈政,也聽說了賈政把閨女許配給李桂的事。

至于對奏章中所提及的李桂所為,以趙文重宰輔的眼光與閱歷,李桂的目的他自然盡收眼底,而對于那別開生面的提法,眼前一亮之后,他便有些贊嘆李桂的機敏,至于李桂所言的天下讀書人豈可輕辱之,觀后他的老血居然有了些震動……

“存周迂腐,養虎為患,不過卻做對了一件事……”

隨后心中思忖著,微微感嘆著世間的無常,提筆在奏折上寫道:“惡奴之風不可長也!”

他并沒有寫贊成或反對李桂討要銀兩的做法,他并不是有意要避開這個陷阱,而是因為他宰輔這個職務。

宰輔的作用鐵肩擔道義,道義實際上就是規則,在一些小事上,他只會按照儒家的道德行為規范,點出或畫出大的規則,然后呈交給泰寧帝來斷。

他是謀,不是斷!

批閱完畢之后,趙文重把劉正德的奏折放在了單獨檢出的一堆奏折上。比較重要的或比較急的他都會單獨放一起,讓泰寧帝優先過目。

這份奏折的份量他是清楚的。而這時已經快到放衙的時間了,隨即趙文重召了小黃門……

小黃門抱著折子出去以后,趙文重也呷了口茶,大袖一甩,回府而去。

放衙既下班。這個時代對點卯、應卯,也就是點名、上班比較嚴格,違者不僅僅是克扣薪資的事,次數多了,嚴重了還會被打板子甚至流放。不過對于何時放衙以及這當中做了什么要求卻比較寬松。

而當趙文重出了文淵閣時已經是夕陽晚照了……

同樣的夕陽也照在皮爾記里,給皮爾記披上了一層淡淡的、散漫的紅光,很給人一種靜謐的感覺。

不過皮爾記的后宅里,晴雯的聲音劃破了這股靜謐:“以后你中午少喝點,這下午睡了,晚上睡不著,盡折騰,誰受的了!”

“那以后下午不睡了。”

“睡一小會就行……唉,對了,還真讓你說中了,那賴大家的親自早上三小姐了,不過被三小姐拒絕了,她當時都呆了,沒想到她怕成那樣。”

“這種人就這樣,拉大旗扯虎皮的人,你硬了,他就軟了。”

“嗯……你還出去嗎?”

“不出去了。哦……回頭上前院吧,正好有些雜事和詹先生、卜先生談談。”

李桂一邊洗著臉,一邊和晴雯交談著。

夕陽漸漸隱退,萬家燈火漸明……

而在此時陰伊與賴大一起來到了榮國府的青石大獅子前。

忠禮王和胡明的意思雖然是等等看,但一來賴大苦苦哀求,二來陰伊揣摩忠禮王心里的意思,大致是要賈政幫賴大與李桂和解;三來他自己覺得上面的意思即使定了,要處罰賴大,但還是需要讓賈政幫著賴大與李桂和解——這樣做一是可以暗地里讓李桂少收些銀子;二是相逢一笑泯恩仇,正好脫了賴大的惡名。

這也是賴大苦苦哀求他的原因。

彈了彈衣袖,到了大門口,賴大對賈喜說道:“快去稟告二老爺,就說太子詹事陰伊陰大人來訪。”

說話之時他心里有些奇怪,因為在以前賈喜見到他,早就屁顛屁顛的迎上來了。

而實際上賈喜昨晚得了伴鶴的傳信,傳信的內容是若陰伊來就說賈政不在,也就是閉門不見的意思。

這是李桂和賈政商議好了的,李桂的本意是陰伊若上門說和,賈政應直接拒絕,但賈政懶的見陰伊,因此說不如不見。

不見既可以展示賈政對此事的態度,也隱藏著脫離太子一列的成分,雖然很微弱,而且賈政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但李桂卻認為很好,因此很是贊成。

而現在李桂要對付賴大,賈政也不待見賴大的消息早已傳遍了榮國府,榮國府盡是勢利眼,作為門子,賈喜更是眼頭活的高手,在這個時候他可不想給賴大傳遞什么熱情,因此兩手一疊,隨意的晃了一晃,淡淡的回道:“賴總管,二老爺不在府里。”

賈喜以前稱呼賴大為賴爺爺的!而且這敷衍的態度!見此,賴大尖長臉一變。

而陰伊雖然不能確定賈政是不是在府里,但看賈喜的態度,他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而扯著忠仁王的虎皮,在投奔太子的高官勛貴前,陰伊何嘗被這樣對待過,哪個不是大門中開,要么歡天喜地要么恭恭敬敬的把他迎進去!

下一刻陰伊臉色一寒,脫口而出:“哼,鼠目寸光,不識好歹!”

說罷錦袖一甩,徑直往他的綠呢轎子而去……

乾清宮,泰寧帝的寢宮兼日常辦公的地方,平時泰寧帝也在這里就餐,今天也沒有例外。

簡單的吃了些,漱了龍口之后,泰寧帝斜窩在龍榻上,順手拿起了奏折。

可能是年齡大了都緣故,此時的泰寧帝已經不入以前那么勤政,但此時對于輕重緩急理解的卻更深,因此對于趙文重摘要出來的奏折他還是要看一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