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重考的人可不少。
陳辰獲得過晉國越州上一屆科舉的史料,足有近三千人。
今年因招賢令,人數肯定會更多,她也通過趙鑫的途徑獲悉參考學子名額。
晉國本土在越州參加鄉試的人數有二千七百五十七人。
異國士子在越州報名考試的有二千一百三十六人。
越州的錄取名額因招賢令增加了一倍,足有兩百個名額。
但依然是杯心車薪難疏悠悠之眾,想重考的士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三年一次的科舉,人生能有個三年。
可以憑白多出一次機會,自然不能放過。
至少晉國本土士子都是這樣想,外國士子則不一定,他們愿意重考的不會有太多,畢竟是人在他鄉,即便考中了當官,掣肘也多。再看如今的晉國科場藏污納垢,那晉國官場又豈能好太多?
異國人在這樣的官場能混的開?
記住網址.xbiq
所以,大多數外國士子氣憤晉國科舉不公,無心留戀晉國,在有心人的煽動下,有當場甩袖而去,欲前往楚國入仕。
隨著他們的離去,晉國官場名聲大臭,在晉國國主頒下了招賢令期間,科舉尚且如此不公,可想而知晉國科場是多么暗無天日。
話歸正傳。
當那十名士子來到街上時,看見滿街都是舉著火把燈籠,同樣義憤填膺的士子。
還有不少圍著士子們瞧熱鬧的百姓,沸沸揚揚都在議論,議論越傳越廣,不足一個時辰整個越州城都已經知曉,輿論瞬間沸騰。
所有士子都氣憤莫名,在大街上成群結隊游走,肆意痛罵朝廷和考官,士子們聚眾滋事心不慌,因為法不責眾深入人心。
有士子抬著財神爺的泥像加入游行,旁邊還有士子寫的對聯粘貼在竹竿上高高舉起。
‘萬般皆下品,惟有金錢高’
橫批———‘惟錢取士’
這些士子竟大膽如斯,讀書人抬的不是孔子塑像,而是財神塑像,還有那幅對聯,諷刺抹黑朝廷之意何其猖狂,這種事情聞所未聞,何談文學盛世?
“惟錢取士,朝廷選才竟是如此不公,枉費我耗費數十載光陰挑燈苦讀,到頭來卻是輸金錢二字上。”
有一位已過而立之年的士子望著橫幅上的標字,突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苦聲凄厲,怨聲響亮。
哭過怨過,他站起身吶喊,叫囂的最是厲害,因為他的‘三年’已經所剩無幾。三年后的精力心力更加不如三年前。
“朝廷不公!必須重考!”
“朝廷愧對我等,我等不服!”
“我等不服!必須重考!”
呼喊重考的聲浪,一浪高過一浪。
科舉舞弊,士子要求重考。
越州乃文學圣地?簡直就是天大笑話。
陳辰站在街角,欣然看著這一場轟動全城的鬧劇,這場鬧劇是封建社會上層地位的讀書人上演的。
絕無僅有!
高傲的讀書人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失體統,只會究其原因,責怪晉國朝廷害他們不得不如此。
所以,經由讀書人的那張嘴,這場鬧劇也會名動天下。
這些可都是陳辰在主導的。
抬著財神泥像游行的士子是她的人。到處散播流言、挑起士子怒火的人,也是她的安排。
陳辰對自己能將事情做到這一步很是滿意,她在街角站了不過半個時辰就回去了。
如今這個時段出不了城,否則她都想直接離開越州城。
她在走之前吩咐撤出一半細作,剩下的讓他們等官府的人過來鎮壓時再見機撤離。
鄉試主考連夜趕回國都,剩下的一眾考官不敢出來澄清,害怕群情激憤的士子會將他們生吞活剝。
君不見此前出來驅趕士子的貢院四十余差役,已經被情緒激憤的士子們打倒在地,躺在地上動也不動。
是真死還是假死都無人敢上前去查看。
一切都只能等國都旨意到來才能完美解決。
越州府衙遲遲不出來控制場面,應該是在等二十里外的軍隊。
如果軍隊過來會發生變故,留下的那批細作也是能安全離開的,因為鬧事的不只是他們。
即便真出了意外,也無妨。
楊無風說過,這些細作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前來,不必擔心有人泄密。
回到住處,小桃已經備好熱水,陳辰正要進屋沐浴,有人緊跟在身后。
小桃一臉忐忑的瞅著他:“楊護衛,你跟著小姐做甚?”
經歷打劫一事,此人兇悍的模樣,已經深刻在小丫頭心里。
陳辰聞聲轉身:“莫非你要跟我進去?”
楊無風嗤笑一聲:“恬不知恥,你覺得我會對你有興趣?”
小桃立時羞紅了臉,瞪了自家小姐一眼,姑娘家怎么什么都敢說。
陳辰淡淡道:“沒有就好。你可以離開了。”
“我有話問你。你剛才可是去了崇文館?”
“楊護衛,你只是一名武將,有些事告訴你也沒用,如果你真想知道,那就回去再問你家公子吧,我卻是不方便說。”
日后再說!不可說!不方便說!
這女子什么都不肯說,真真是令人討厭。
楊無風發現自己從未在她手上討得了好,只能憤憤離開。
小桃對著高大的背影做了個鬼臉,然后才看著自家小姐道:“小姐,堂叔叔在廳堂等您呢。”
“讓他再坐會兒。”陳辰說完就進屋。
等她沐浴出來就直接去了廳堂。
陳辰對自己這位堂叔日后的去向有些頭疼,必須要設法說服他不能留在晉國,昨晚試探過他的口風,他的意思是母親病重不能遠行。
今日準備了另一套說辭,不知能不能勸的了他。
廳堂內,陳正華等待許久,也無絲毫焦躁,看著進入堂內的身影,平心靜氣道:“大侄女約我相見,卻又讓我好等。”
陳辰施了一禮便坐下:“侄女怠慢了,望堂叔大人不記小人過,不跟侄女計較。”
陳正華深深的看了她一眼:“我怎么敢呀,大侄女的能耐可是不得了,整個越州城都讓你攪得天翻地覆。”
對于自己這個侄女,陳正華是由衷的佩服。她的運籌帷幄,對形勢算無遺策,將人心利用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