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門有福女

第29章沒區別

李家的午飯與平日里也沒有太大的區別,按照李家的慣例,除了除夕和大年初一到十五以外,午飯都不是一天吃食的重點。

一般來說,晚上吃的會更好些,因為男人們白日里都在山上田下的干活,晚上吃得好體現的是媳婦兒會疼人。

今天也是一樣的,也就是午飯要吃的稍微好一點,吃過午飯后李苗月帶著李福月去田里送飯——往常都是不用李福月去送飯的,因為她年紀還小,提不了裝好了飯菜的竹籃子,也是怕她給打翻了。

而今天李樹出門前,特意叮囑了要李福月也跟著來,倒也沒有什么特殊事,主要是李樹看著閨女回來,還想多看幾眼,生怕又被人拐了。

所以這也算是李福月第一次晌午的時候去地里。

李家的田地距離李家院子并不遠,出了村子之后,繞著村外的小路走了沒多久,就看見了好大一片土地。

此時已經是冬月時分,地里已經沒有多少莊稼了,但是下了初雪后,地里還需要翻田,等雪水融進去滋養沃土,因而也有一句叫做“瑞雪兆豐年”。

一路走過去,就遇到不少婦人或是孩童,提著相似的竹籃子來送飯菜,這些竹籃子是專門在冬天用的,在竹籃里墊上了厚實的遍布,在外頭也用厚厚的布條將手把以及縫隙塞上。

這樣能夠更好的保暖,也能讓在地里被寒風吹了那么久冷風的男人們吃口熱和的。

“苗丫,福寶。”李樹將手里的鋤頭放下,沖走來的兩姐妹招了招手。

李樹今天在木匠那里沒有多少時間,給木匠帶了信之后又做了點手工活計,木匠知道他今天家里有事,也沒有多留他,很快就讓他回來了。

而李樹對家里人一貫是老實性子,閑不住的,便扛了鋤頭又趕到地里來了。

李福月見親爹在跟她們打招呼呢,也高高地舉著手:“爹爹!”

兩姐妹加快走過去:“爺,大伯,三叔,爹爹,吃飯。”李苗月將籃子里的東西也一一拿出來,里頭是一碟香菇炒肉片,一碟燜黃豆,一碟鹽煮白菜。

除了籃子,李苗月和李福月肩上都掛著個便宜的扁水壺,以往里頭都是裝的涼白開,但是今天里頭的是蛋花湯。

李福月也獻寶似的將籃子給拿出來,她提著的籃子要輕很多,里頭是四個白面饅頭,是自家泡發的,沒那么松軟,但是個頭不小,一個饅頭夠一個成年大人吃了,除了饅頭還有一小碟花生。

“今天吃這么好呢,大嫂真是費心了。”李海看到今天的菜色都吃了驚,這吃的是真好啊,往常也就饅頭和一道炒青菜。

這天這菜的確是吃的太好了點,家里又是劉氏管得伙食,難不成劉氏拿著公中的錢來給女兒辦生辰了?

李老漢一想就皺了皺眉頭,不是說不該在孫女生辰這天吃太好,只是天底下沒有白來的銀子,家里的錢是留著有大用處的。

若是李福月聽得到李老漢的心里話,說不一定就得補上一句:爺,就送銀子這件事吧,其實還真有。

李山一件自己老爹皺眉,就知道他心里頭在計較什么,心里也有點怪李海嘴快。

李苗月口齒向來伶俐,見大人們之間的眉眼官司。立刻補上幾句:“是伯娘說今天是雙喜臨門,該吃好點呢,伯娘還把之前做的醬肉都拿出來,切好了準備晚上吃呢,聽伯娘說,家里還準備了燒酒,是舅舅家特意送來的。”

李苗月說的舅舅自然不是自己親舅舅,而是劉氏的娘家哥哥。

劉氏之前做的醬肉就是為了李玫瑰生辰這天吃的,是她自己出的私房錢買的,也就是說家里的花銷是劉氏用了貼己錢補貼的,那就沒事了,他們還得謝謝劉氏大方呢。

李老漢瞬間沒了意見。

李山看李苗月這個侄女也更順眼了幾分。

真不知道老二到底有沒有兒孫福。

若說沒有吧,這三個女兒一個比一個長得俊,還都嘴甜會喊人,若說有吧,又硬是沒有兒子,而且福丫之前還一直是個木訥呆滯的性子。

李山心里正琢磨這個深奧的問題呢,就看見兩個弟弟加上自家老爹,沒一個客氣的,都一手拿饅頭,一手拿筷子的,吃得老歡了。

李山趕緊舉起筷子加入他們。

那可是他媳婦兒貼補的肉啊!他得多吃點才行!

李福月和李苗月都是吃過午飯過來的,便等在一旁,等李老漢他們吃完后,她們還得把東西收拾了拿回去,任務才算是圓滿完成呢。

“李叔你們今天吃的什么呢,太香了,把我的饞蟲都給勾出來了!”與李家相鄰的土地是一對壯實胖乎的父子在耕種,此時他家兒子看了看自家媳婦兒帶來的一碟炒干豇豆和玉米面饃饃,又使勁兒聞了一口從隔壁傳過來的噴香的味道,忍不住開口問了。

因為是相鄰的田地,所以兩家人也是很熟絡的。

雖然肉菜很難得,但是對于他們這樣的人家,在村子里打好關系有時候更加的重要,只有這樣才不會被排擠膈應——而李老漢深深地懂得這一點。

李老漢笑笑:“唉,大家都是窮苦人家,哪里就吃得了什么好東西了,要是真的有那條件,我們爺幾個哪里還用得著出來干活早就待在家里做老爺去了!只不過今天我二孫女過生辰,我那大兒媳婦疼女兒,就多做了幾個菜。”

說著又朝之前問話的漢子招招手:“陳家小子,不嫌棄就過來夾幾筷子吧!”

陳大貍一聽,再也忍不住胃口,悄悄對他爹和西媳婦兒說:“我就去夾點回來。”

到最后兩家人都吃的高興,吃到后半段的時候,太陽又從云層里翻了出來,呼嘯了一上午的狂風也淡了些,讓人難得的愜意,幾家人竟然還一起嘮嗑起來。

“誒,昨天晚上你們看到沒,有輛兩匹馬拉載的馬車大晚上的進了村子呢,哎呦,那馬車別提多氣派了,這是什么大人物,來咱們村里做啥呀?”說話的是家住在村口的一個年輕媳婦兒。

“真有這事?”

“不然呢,我平白說瞎話做什么!”

兩個媳婦兒你一句我一句的邊說邊提著自家的竹籃子走了。

而聽到她們對話的李家人都頓了下,隨后都看向李福月,眼里帶著詢問之意:這就是送你回來的那個救命恩人?

李福月乖乖點腦袋:對呢!

昨晚李福月再說這話的時候,就已經提過救命恩人看著應該不是普通人,但是他們當時沉浸在李福月竟然跑回來的驚奇和欣喜中,當是在聽話本似的,倒是沒有那種驚奇感。

結果今天聽到這兩個婦人的閑話,他們才有了跟大人物間接打過交道的真實感,那可是富貴人家啊,一頓吃一百一千個窩窩頭也吃的起的有錢人,李家人頓時驚的連吃飯的速度都慢了幾分。

李山去問李福月:“福丫,和那個大人物待一起是個什么滋味啊?他和咱們這些普通人看起來有什么區別啊?”

區別的話,大概是小少年長得超級好看?

但是這種話怎么能跟長輩說道。

李福月裝作冥思苦想的模樣,面對幾個長輩熱切的目光,最后違心的說:“好像區別也不大呢。”

李山和李海以及李老漢的目光更熱切幾分。

這是不是說明......要是他家兒子要是能跟中科舉的話,那豈不是也能過上富貴日子!

李山想起自己長子李茂才,十二歲,正是讀書的好時候呢,回去可得把叫束脩這事給安排上了。

李海也想起自家小兒子李茂江,三歲,小是小了點,但是讀書就是得從娃娃抓起呀!再說了,他還認得幾個字,給小兒子做個啟蒙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李老漢.......他瞄了眼自己的小兒子,也就是李海。這家伙小時候還讀過幾年書的,結果后來就哭著吵著不肯去了,看來是時候督促他把老本給補起來了。

他都這把年紀了,要是就靠著等孫子成才的話,那還有個屁的福能享!

所以,在富貴出身的救命恩人的刺激下,李家人更加積極了,當然這屬于積極地督促別人上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