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門貴妾(求推薦求收藏)→
顧驍雖說把忠勇候府當成仇家,不過,這些時日來,他也摸清忠勇候府基本情況,知道這位位高權重的世子爺,辦事能力超群,深受帝王看中的總督大人竟然不得忠勇候喜愛,忠勇候竟然寵溺著那位一無是處的紈胯庶子,自己真正的仇人謝玉淮!
也真是無語之極了,因此,他對謝玉珩的怨毒沒謝玉淮那么深就是了。
不過,謝玉珩跟謝玉淮還真是親兄弟,都是不把妾室當人看的渣人!
一個把妾室殘害致死,一個任由未來世子妃把自己的小妾室推落山崖下。
對于徐錦珅,顧驍不是皇帝判一個人的罪便連坐。他還是挺敬重徐錦珅才能的。
顧驍也是有此緣故跟汪家輝稱兄道弟成為好友,倆人遭遇一樣,都是至親的妹妹在忠勇候府被他們兄弟強納為妾,丟掉性命的,因此二人是同仇敵愾!
“嬸子,叔,汪兄弟你們放寬心,我這就去前門街打聽一下,就知道那位秦玉是何許人士。”
汪重一聽,點點頭道:“嗯,也行。”
“只是,這位徐大人明日便要去蒙北,那里鬧瘟疫,還不知什么時候能回京。”顧驍說完,猛然間記起那位在皇帝跟前敬獻抗瘟疫的藥方子的舉子不就是叫秦玉的嗎?
想到這,顧驍建議到:“汪兄弟,明日早起,咱們去前門街蹲候去。”
他知道既然治瘟疫的藥方子是那位秦玉所獻,那么這秦玉肯定會隨著朝廷遣派蒙北的官員一同前往。
等明日見到她的人,不就知道她是誰了嗎?
汪彤兒回到家時,后知后覺自己買的宅子竟然緊挨謝玉珩的新府邸,那怪昨兒瞧著那豪的府邸怎么怪怪的,原來府邸門檐上沒掛牌匾。
也難怪自己的宅子在寸土寸金的前門街,怎么這么便宜就能買到的呢!,
自己猜測得不錯,肯定是謝玉珩的手腳。
算了,他要做背后的好人,就滿足他的財大氣粗的好意吧!
從馬車里下來,抬頭便見到門前停著一輛外表看上去莊重大氣的奢馬車。
她走近前仔細一瞧那四蹄健碩,毛發油亮的純黑色駿馬跟金絲楠木的車架子,還真是寶馬香車呢!只是少了那些騷包的金玉裝飾。
小聰跟小敏正走出來把這輛馬車牽進院子里,出來便見到自家少爺回來了,立馬迎上前來:“少爺,您回來啦!”
“嗯,”汪彤兒指了指門前這輛價格不菲的馬車問道:這是誰家的馬車?”
小聰樂哈哈地說道:“回少爺的話,是謝大人送過來說是留給少爺您明日去蒙北坐的馬車,少爺,這輛馬車比您那輛馬車里面要大許多,您坐著肯定舒服。”
小敏也附和道:“是呢,少爺,里面鋪著獸皮,還有張榻,路上能睡覺呢!”
兩人說得徐錦珅心癢癢的,隨手把馬的韁繩扔給小敏,走過去,掀起馬車門簾子,探頭往里看去,只見里面本是寬大的坐椅變成一張能睡人帶著靠背的木塌,且上面鋪著厚厚一層毛絨絨的獸皮,矮榻前的小桌子上紅銅香爐跟紅銅水壺都是固定的鑲嵌在金絲楠木矮桌子上。
紅銅做的香爐跟水壺能經得住長途顛簸,不易損壞。
車壁上還有暗抽屜,里面能放置一套換洗的衣服,籍跟其它小物件。
沒想到謝大哥還真是貼心啊!
汪彤兒撇撇嘴,也不矯情。假使乘坐自己的馬車肯定沒這輛馬車來得舒服。
再說,還有嬌嬌表妹一起去,她那把老骨頭怎經得住自己那輛馬車的顛簸?
“行,把馬牽里面去,給它喂飽草喝足水。”汪彤兒吩咐他倆道。
隨后問徐錦珅道:“珅哥,進來喝杯茶嗎?”
飯了,晚上一定過來吃晚飯。”
“誒,也行。珅哥,別忘了,叫人去街上多買些大白菜回來,帶去蒙北吃。”汪彤兒還不忘提醒徐錦珅記得買大白菜的事。
徐錦珅點頭答應,想了想跟汪彤兒說道:“秦玉,你不用擔心汪家,他們住的街雖說沒這里富庶,不過也算不錯,地皮不貴,也難遇到為非作歹的紈胯,再說還有那個顧驍,顧都尉,你看他跟你哥相處不錯,都稱兄道弟,肯定會罩著他們的。不是筒兒街,那兒的房價便宜是便宜,相比清水街更是雜亂無章,充斥著賭場妓院。”
“嗯,我知道,今天謝謝珅哥。”
汪彤兒知道爹娘哪有余銀能住到這里的富人區來?
她剛剛也瞧見爹娘住的那條巷子,里面都是獨門獨院,居住環境不錯。
“那我先走了,晚上見。”徐錦珅說完,便往鄰家高門大宅走去。
汪彤兒也聲音清朗地說道:“好,晚上見。”
轉夕便到了第二天早上,汪彤兒這次帶的東西不多,只是讓許嬤嬤準備幾斤鹽跟十來斤大豆油灌在存油的木桶里,另外還有一袋子面粉。
話說,沒肉吃沒事,沒鹽沒油的日子不好受。
面粉也是以防萬一,斷糧時能抵一時之需。Z.br
至于衣服嘛,除了許嬤嬤趕工做的倆件厚實的棉袍,跟陳婆婆去忠勇候府里取過來的棒針衣,外帶一件錦袍。她又不是官員,不需要見客,跟蒙北的官員往來的,因此,只帶一套厚實的錦衣。
其余都是褻衣跟自己吃的偽裝藥,還有就是每月女兒家來的月信用的紙跟巾了。這些私密性的東西,汪彤兒都是用鎖在一只小箱子里面的。
其實,汪彤兒裝行李的馬車大都的行李都是陳嬌嬌的。昨夜,夜深人靜時,大美跟小美悄悄的把陳嬌嬌的幾大箱行李悄悄運了過來。
天剛破曉,大美就把陳嬌嬌的行李神不知鬼不覺地又搬上馬車里去。
天一亮,小聰跟小敏天就把謝玉珩送來的那輛豪馬車牽到大門前,喂足馬料的駿馬打著響啼。許嬤嬤跟陳婆婆連夜趕做的餃子饃饃,都用干凈棉布包起來放進裝著汪彤兒行李的馬車里。
→2016帝書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