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空仇家庫房后,攜物資度過災年

第四百一十三章斬首示眾

女生言情←→最新網址:gashuw

紫玉看著兩戰敗的嬤嬤,老實地一蹦一跳出去,笑得樂不可支倒在離白懷里,仰頭看著他。

“今日怎么早下朝了,想我啦!”

“對,想你了!

地上雖暖和,坐久了也不好,咱們去椅子上說話。”

離白抱著嬌妻坐到茶幾邊的躺椅上,墊著厚厚棉墊的躺椅很舒適,兩人并排躺還有余。

斜靠在躺椅上的離白,拿過茶幾上的布條,一個個念給懷中的人聽。

“好戲上場,怎么能少了云都的份兒!”

紫玉一聽蕭元亮成了喪家之犬,騰地一下坐起,眼睛一轉想到一個絕好主意。

“國師大人,北帝該斬首示眾了,北國已滅亡再留著那貨就是浪費糧食。

大夏國剛建立之初,物資緊缺不能有絲毫浪費。”

“好,敢請皇上想怎么個斬首示眾法,國師愿聞細詳。”

知道媳婦兒一肚子鬼主意的離白,當然是要配合了。

只要媳婦兒玩高興了,世人的看法根本不重要,為夫者當以妻為重,寵之護之。

“嘿嘿,當然是先來個游街示眾,讓百姓出出氣。

斬首后再把人頭給蕭元亮送去,最好能嚇他個半死不活,趁亂收回懷德府。

昭告天下,大夏國正式建都—云都。

至于其他的渣渣嘛,等天氣暖和再一一收拾。

咱不急,有的是人急!”

紫玉想到大夏國實行的清理政策,怕是有人早坐不住了,現在端看誰先跳出來。

一旦跳出來,不痛打落水狗都對不起他們跳一場。

翌日,云都城大雪紛飛,卻一點兒沒有阻擋百姓的熱情。

天未放亮時,宣傳隊便出動大肆宣傳,敲鑼打鼓的聲音將睡在暖被窩里的人,全部驚起。

“北帝游街示眾嘍!北帝蕭元亮游街示眾嘍!”

穿街走巷的宣傳隊,每到一條街就會放一串報喜的鞭炮營造氣氛。

當跪在囚車內的假北帝,披散著頭發口不能言地被牛車拉著游街示眾時,氣氛更是渲染到了頂點。

爛菜葉子、爛鞋、尿壺等污穢東西,一個勁兒地往假北帝腦袋上招呼。

負責押運的將士,任牛車拉著在前面走,看似松散的守衛等的就是余孽冒頭。

身受全城百姓污辱的假北帝,想解釋說他不是北帝,卻苦于口不能言。

不甘心當替死鬼的眼睛,四處搜尋暗衛卻未見一人,跪在逼仄的囚車內奮力扭動。

游街示眾前,為了不讓假北帝凍死,紫玉特意下令給他穿上棉衣。

目的就是要讓百姓出氣,讓他們親眼看到北帝淪為階下囚,對北莽人也不再產生懼怕心理。

一個國家,唯有百姓站起來,才不會受人欺負。

若是人人都像白云國那樣,滅亡也不遠了。

福來茶樓三樓,臨窗包間內。

簡裝出行的紫玉和離白,俯視著樓下黑壓壓的人群,將下面的動靜看得一清二楚。

離白對窗外比劃兩個手勢,一聲哨聲后等候的親兵,撲向人群中三個精壯漢子。

“有奸細,有奸細!”

不知是誰大喊一聲,群情憤怒的百姓東張西望,當有人看到神情詭異的三人時。

“這里這里,奸細在這里!”

被點出身份的三個精壯漢子,手藏在腰后心慌得一匹。

他們還沒動手,怎么就被人發現了呢!

那是絕對不能承認有不軌行為,情急之下的三人來不及行動,縱身一躍想踩著百姓的頭飛身離開。

“唰!”

三張漁網從天而降,將躍到一半兒的三人全部罩住,百姓一擁而上拳打腳踢。

初四這才亮出身牌,上前大聲道。

“皇上親衛辦案,無關人員請速速閃避。”

百姓一聽是皇上的親衛辦案,全都火速站到一邊,一臉我啥也不知的表情。

將揍人的拳頭或腳藏到身后去,反正他們啥也沒做,最多是活動一下快凍僵的身子。

初四直接將人押走,掃一眼緊張看著他的百姓,對其豎起大拇指。

“哇,皇上的親衛給我豎大拇指了!”

“哈哈哈,皇上的親衛表揚我了,我也要當皇上的親衛。”

百姓一下被這個大拇指點亮了技能,知道只要是針對壞人,就不會被官府懲罰。

一城曾軟弱的百姓,已被紫玉和離白帶領的大夏國將士,調教得血性上身。

大有路見不平之事,一聲吼的趨勢。

三日后,只剩一口氣的假北帝,午門當眾砍頭。

那顆人頭懸掛于北城門口示眾三日,每日都有無數的百姓前去唾罵幾句。

發往各府城的邸報,引來無數觀看的百姓,甚至有些人拖家帶口地往云都來。

哪怕是冬季路難行,也是官道暢通連一個土匪都沒有,每隔一段距離便設有驛站。

過路的百姓和客商,都可以進去花一文錢喝上一碗熱粥,歇歇腳或住宿。

驛站外,還建有專門躲雨、休息的草棚,也提供免費涼水喝。

因為,并不是每個人都愿意掏那一文錢,所有的細節都替百姓考慮到。

有個頭痛腦熱,還可以得到驛站的治療,讓每一個行走在路上的百姓,都有極大的安全感。

前往云都的百姓,為的就是一觀北帝那顆懸掛的人頭,唯有這樣才能讓他們相信,北國已徹底滅亡。

痛失親人的百姓,跪在北城門口對著皇宮的方向,‘邦邦’磕響頭,哭得不能自己。

特別是北方的三個府城,能活下來的土著是少之甚少,對大夏國的歸屬感比劃分到土地還強烈。

因為,他們也是有國的人,受了委屈大夏國會為他們出氣,會殺那兇殘的北莽人。

而不是被無情拋棄,殘酷剝削。

朝廷還為此專門在邸報上開辟一塊尋親欄目,讓很多與親人失散的人,因此找到家人。

這所有的親民舉措,讓那些自命清高的文人,從心底放下對大夏國的成見。

紛紛主動參與大夏國的建設,進書院授課,或當最普通的基層文職。

以軍事治國的大夏國,提倡的是武為主、文為輔,所有的新進官員都要從基層做起,擇優提拔。

僅憑科舉制度出來的舉人、狀元老爺一類,會的大多是之乎者也的文字功底,大夏國并不看重。

最新網址:gash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