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芳華

第一百七十九章 聚眾廬江

第一百七十九章聚眾廬江大魏芳華第一百七十九章聚眾廬江若非那晚在秦川茅屋后面的事,秦亮或許不會對陸師母有非分之想、哪怕她頗有姿色。但有過管中窺豹,卻不知全貌,他反倒有些好奇、心心念念。有時人便會有一些如此莫名的執念。

這次秦亮總算如愿以償,仔細看清了陸師母的全貌。

然而陸師母表現得很糾結,秦亮見她并不是半推半就,而是確有極大的心理負擔。他權衡了輕重,終于還是沒勉強她。女道士的作為也著實奇怪,她還不如一開始就不讓摸。

本來說不再去送陸師母,但次日一早秦亮還是叫饒大山趕著馬車,在城北門附近的路邊目送了她們。

陸師母幾番回首。她戴著帷帽,秦亮看不清她的表情,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感受。但人和人的感受不一樣,反正在秦亮的心里、主要是不安定感。若是安穩,他也不會早早就開始準備蜀國的后路。

……不過這種不安定感,很快就淡化了。秦亮接下來的時間忙得昏天黑地,沒有太多精力再顧及自己的感受。

很簡單的事情,主要是推廣堆肥,以及考察大別山北部、兩個因兵禍被廢棄的鐵礦場。

難點在于急迫。若是假以時日,持續個十年八年,堆肥得到糧食增產,定會讓周圍的豪族、屯戶漸漸效仿,不用費多大勁就能擴散。但秦亮等不了幾年,立刻開始推行、只能依靠行政命令,官吏屯民都沒多大積極性,只是為了應付郡府的差事。

所以秦亮無數次到各地去巡查,并當場指出具體問題。他經常身上臟兮兮地回府,便是因為離堆糞太近、不注意就會沾上混合腐土。

廬江郡一共四個縣,包括郡治六安縣,芍陂西北岸的陽泉縣,六安西南方向、沘水西岸的博安縣,以及六安南邊的灊縣。

兵屯就有兩萬多戶,還有數萬民屯,以及豪族占田的附農。秦亮光是去當地召集管理五十戶的屯長、讓他們來學習堆糞,便要花很多時間。只是口頭下令縣令以及屬官不太管用,官吏們干得太慢。

秦亮這時才明白了,司馬師為何總是匆匆忙忙、很少有寒暄廢話的原因。估計司馬師手下也有很多事,而且他一直在親力親為,不斷處理各種具體事務,所以來去匆匆。

……年底之前,馬鈞、陳安也如約來到廬江郡赴任。秦亮接待后、便沒怎么管他們,只是撥了錢糧給陳安,叫他自己找人,先想辦法把鐵礦開起來,建造漢朝煉鐵高爐、能冒煙再說。馬鈞那邊則給了曲轅犁的圖紙。

秦亮自己還有不少事忙活,除了堆糞,他還在招募私兵。兵員主要從民屯中選,選到的戶、便從屯戶簡牘中減去。反正豪族也在侵吞屯戶,少兩三千戶沒什么大礙。

廬江郡的大士族都在吳國,在老家早已沒了根基。剩下的都是一些小豪族,像以前秦亮在平原郡的莊園一樣,有一些土地附農;并且多半有人在郡城、縣城里做官吏,與郡守和縣令勾連一氣。

秦亮也沒動他們的產業,否則剩下的百姓都是目不識丁的屯戶、附農,沒人管理地方了。不過進行了一些交易,把之前安城附近被吳軍劫走了人口的莊園分了,秦亮獨占了近半。

而那些民屯便幾乎等同于農奴,用了官府耕牛的屯戶,田稅高達荒誕的近七成。所有人都處于半饑餓狀態,活得相當慘。但凡不老實的、或是有點關系的人,都不會做民屯的屯戶,日子實在太難。

那些人之所以沒跑到東吳,是因為據說東吳那邊的士族莊園、壓榨得更狠,天下烏鴉一般黑。以前魏國朝廷想在淮南、也實行家眷分離的錯役制,導致一直有屯民逃跑去吳國。后來朝廷取消了錯役制,不再管淮南民屯,人們也就不跑了。

但即便半饑餓的屯戶,也總有一些天生個頭比較高大的青壯。秦亮把他們挑出來,然后在六安城的南邊分屯地、調運供給糧食,吃飽了好訓練。

新招募的人馬不叫私兵,名叫郡守部曲。雖然不止秦亮有這種兵,但他還是找好了理由,便是開墾并守衛舒水流域的耕地。

廬江郡原來的地盤不小,但現在屯戶幾乎都集中在了芍陂、沘水附近。

而東南邊的巢湖、巢湖西側的舒水流域,因為之前那邊不時發生大戰、襲擾掠奪,現在大片土地上沒什么人口。以前包括舒縣、居巢等地方都是廬江郡的縣,亦已毀于兵禍。

于是秦亮籌劃,在舒水北岸建造軍寨屯田,屯戶便是他新招的部曲。并在舒口、居巢口設置據點,預警吳軍從水路來攻。

……年底長兄秦勝來了,帶著幾十個莊客,莊客們的家眷還會陸續趕來。

長兄在平原郡好像干得不錯,因為秦亮的原因、長兄頗受平原郡守重用。看他帶來的人便知,莊園人口顯然又有所擴張。

果然秦亮在城門口接到他、剛寒暄兩句,長兄便徑直道:“汝嫂子舍不得離開平原郡,我們家已有好幾片地,又收了不少附農。”

剛走下馬車的嫂子張氏立刻說道:“不是舍不得,我們一走,那幾個莊客還會管好事嗎?等回去了,不知道還能剩多少東西。”

反正人都來了,秦亮便點頭附和道:“嫂子說得也有道理。”

虎背熊腰的秦勝卻語重心長地說道:“王康說得對,幾塊地算什么?仲明做了郡守,以后我們秦家也能做士族。大哥不幫汝管點事,誰幫?”

秦亮聽到這里,轉頭看了一眼王康。王康牽著馬彎腰揖拜。

一時不便多言,秦亮道:“我們回府再說,令君此時大概已備好酒菜。”

長兄聽罷感慨道:“王家待我們不薄阿。”

一眾人便入城,徑直前往城北的郡府。莊客們安頓在前廳署房,秦亮則帶著兄嫂侄子去內宅,準備了家宴為他們接風洗塵。

秦亮與王令君玄姬、現在并沒有住在內宅,而在后面東側的小庭院。前面的內宅庭院,現在只住了三個侍女,除了王玄姬以前的兩個侍女、還有江離;莫邪則住在東側庭院里就近服侍。

而西側那座小庭院、有六安城最高的望樓,格局卻有點怪異。只有一道門樓,開在面對東側小庭院的方向。

人們要進那座庭院,要先穿過郡府內宅大院、再來到東側庭院,然后才能進西側庭院。進出比較麻煩,所以王令君才沒選那里。

幾個人沿著走廊、向內宅門樓走去時,張氏小聲問了一句:“弟婦的肚子還沒動靜阿?”

秦亮有點尷尬道:“不用太急。”

長兄轉頭道:“汝管得多。”

張氏說話很快,馬上回敬道:“我又沒與君說話。”

長兄還是那樣,不與張氏多說,立刻住了嘴。

張氏則猶自對秦亮悄悄說道:“出發之前,我在郡城求了個方子。那個郎中名氣非常大,專門治婦人的肚子。”

不過很快、張氏也不再說這個話題,令君與侍女已經迎到了門樓里面。她正端莊平穩地向兄嫂揖拜行禮,“兄嫂遠道而來,妾有失遠迎。”

長兄回禮道:“弟婦不用多禮。”

張氏揖拜笑道:“大家閨秀,不出門樓半步,迎到這里便是遠迎。”說罷上前拉住令君。兩人在洛陽便已有過很多道禮儀,倒能說上話。秦亮則與長兄走在前面,兄弟倆談些平原郡的事。

秦亮找到閑聊的間隙,徑直說道:“我已事先把六安縣尉調到博安縣去了,長兄且屈居縣尉何如?”

長兄道:“挺好,我在平原郡也做縣尉,熟悉諸事。何況我們家,現在看的是二郎這個郡守,我只是來幫忙,能做什么事,汝說了算。”

秦亮點了點頭,又道:“郡府東南邊有座宅子,乃前任太守的宅邸,我已經派人收拾出來了。長兄嫂子便暫居在那里,離縣寺也很近。”

長兄道:“仲明安排得很周到。”

幾個大人和兩個小孩來到了廳堂上入席,上位空著。這時四個侍女陸續端菜上來了。

對面的張氏一時間竟未說話,正饒有興致看著王令君的舉止。秦亮側目看了一眼,他倒是看習慣了、不過王令君的動作姿態確實十分舒緩端正,說話也不緊不慢的。

沒一會張氏便轉頭笑道:“士族家的女郎確是不一樣阿。”

長兄應了一聲,神情倒不驚不乍,好像意思是秦家以后也能做士族。

席間沒有玄姬。她到廬江郡兩三個月了,因為內宅的庭院中、沒有外人進出,她平素幾乎都與王令君在一塊。但來了客,她仍不便相見。

原先秦亮以為,王廣會有所懷疑、并派人過來看看。不料王廣完全不管這事,門客把玄姬的兩個侍女送來后、次日就回去了。

玄姬之前說的話好像沒錯,王家并沒有那么在意她。

白氏也沒有消息,不知她作何感受,但眼下看來,她應該也不敢輕舉妄動。

頂點小說地址:dingdian6

移動端:m.dingdian6感謝您的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