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直播:開局為秦始皇直播亡國

第六十二章對酒當歌

“恭喜各位搶到自行車的人們,也同樣恭喜這次位居榜首的曹操,曹操可以提問一個問題。”

劉備:這還用想,肯定是美人。

李世民:我倒不覺得,這么重要的提問,怎么也是問將軍吧。

秦始皇:都沒聽到過張姑娘講曹操的存亡,或許可以問下這個問題。

曹操:確實如此,我就想問下張姑娘,世人對我的評價,還有我曹操可曾統一,后世子孫如何?保留多少年的國基。

……

“曹操,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人,漢族。東漢末年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并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并繁榮了建安風骨。”

“他所著的學府詞體更是各個印在我們受教育的書籍上,我們上學的時候都是會學到。”

秦始皇:能出現在后世的教育書籍上,佩服佩服!

李白: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喜歡!

杜牧: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杜甫:幸甚至哉,歌以詠志。這是用詩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吧!

劉徹:真沒想到,曹操這么厲害。

乾隆:我也不差。

“曹操在詩詞方面,完全不輸于一些詩人,他治國可以,帶兵打仗可以,就連書法,詩詞也是不弱于其他人,他的觀滄海,龜雖壽,短歌行等,更是廣為流傳。”

“說到曹操,怎么能不說一下三國呢。”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個時期有三個政權并存,即曹魏、蜀漢、孫吳,在一定時期內,三方實力均衡,誰也不能滅掉誰,因為曹操一生沒有稱帝,在后期曹丕稱帝,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不過在后期,我們大多數稱“三國”,“蜀魏”時期。”

袁紹:怎么沒有我。

孫權:稱蜀魏,把我吳國放哪了。

“因為立國基礎不同,好感不一樣。魏國和蜀國的開國國君是曹操和劉備,兩人都是親自打天下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曹操打敗了袁紹,掃滅了呂布,統一了北方,這個功績在當時是無人能比的。”

“而劉備是草根,白手起家,歷盡千辛萬苦,終于在蜀地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期間,他和最強大的對手曹操周旋,連曹操都認為他是最難對付的人。再加上他以興復漢室為宗旨,很容易得到人們的支持。而孫權則是繼承父兄的基業,得來全不費工夫,自然就得不到人的好感了。”

孫權:我子承父業還有錯……

“就算好感差點,三國中有你一份,世人也都記得。”

“東漢末年亂世到三國鼎立,不得不從漢靈帝開始說起。”

“東漢前中期發展很快,而到了后期因為一些皇帝管理不善導致發展緩慢,甚至東漢發展逐步走向衰落。漢靈帝時期是東漢走向衰落的重要拐點,由于漢靈帝信任宦官導致宦官勢力龐大,國庫空虛進一步加速了東漢的衰落。”

“其中在漢靈帝末期因為沒有能夠及時立下遺詔,東漢皇位繼承人無法確定,導致東漢王朝內部紛爭不斷,極大消耗了東漢實力,導致東漢進一步走向衰落。那么漢靈帝是否應該對東漢衰落負責呢?我認為東漢衰落并不都是漢靈帝的責任。”

“或許漢靈帝自己都沒想到身體情況急轉而下。漢靈帝后期雖然身體抱恙很少上朝,但是漢靈帝也沒有想到他會突然駕崩,因此漢靈帝沒有時間留下遺詔。如果漢靈帝不是身體情況急轉而下,那么漢靈帝也完全有時間留下皇位繼承人選,至少不會出現漢室內斗的情況。”

“也正是因為漢靈帝沒有留下遺詔,才導致了內部分成了兩派,致使內部大亂,也有人猜測或許漢靈帝的遺詔早就立下來了,我們都知道任何一位皇帝在位的時候都會將繼承人遺詔寫好并藏起來,因為皇帝也不知道是否會出現意外情況。因此歷代皇帝都會提前寫好遺詔確定繼承人,而這份遺詔交在誰手上就不得而知了,反正是后面遺詔沒有出現。”

“漢靈帝駕崩之后無論是皇后還是大臣肯定會尋找遺詔,最終卻并沒有找到漢靈帝的遺詔。這說明兩種可能,不是沒有立,就是宦官們將遺詔藏起來,不想讓大臣知曉漢靈帝想要立的繼承人,我自己更傾向于第二種,接下來的話,或許你們能得到證實。”

“雖然漢靈帝沒有留下遺詔明確繼承人,但是正常情況下肯定是由大皇子繼位,這也是歷代皇室慣用的做法。因此劉辯做皇帝是名正言順的事情,本不會有什么人質疑。但是宦官們卻堅持讓陳留王上位,理由就是漢靈帝彌留之際傳達的命令。”

秦始皇:這是學趙高啊!或許把遺詔交給宦官是一種錯誤。

劉徹:始皇別忘了,就連你信任的大臣也背叛你了,你說這遺詔該交給誰。

“因為劉辯是何皇后的兒子,所以一旦他上位肯定是會站在何皇后陣營,這是宦官們不想見到的結果。”

“何皇后一直都想削弱宦官的實力,因此宦官才會想要支持陳留王繼續抓緊手中大權。之所以認為宦官將遺詔藏起來,也是因為最后陪在漢靈帝身邊只有宦官,如果漢靈帝立下了遺詔也一定會告訴宦官具體位置,所以很可能是宦官為了掌控權利將遺詔藏起來。”

“正常情況下宦官們即便支持劉協也沒有任何作用,因為何皇后與大臣們既然已確定讓劉辨上位,宦官們沒有能力反駁。但是宦官們一直在發展實力,已經能夠與何皇后為首的勢力抗衡,這就導致沒有辦法讓劉辯坐上皇位。”

“如果宦官勢力不是特別龐大,或者宦官們不堅持讓劉協繼位皇帝,那么漢室也不會陷入混亂之中。雖然宦官們是為了自己利益才會堅持擁護劉協,但是這也怪大臣們沒有及時削弱宦官實力,導致沒有辦法將宦官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