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漢大司馬

第612章為將當有怯時

五月,陰雨連綿半月的淮南,縱迎來了晴天。

八公山上,霍峻與左右眾將登臺,再觀壽春城。

相比三月之時,今因陰雨連綿,以及霍峻決肥水灌壽春之故,壽春城外已被水澤所圍。為了嚴密封鎖壽春,采用霍范的計策,用鐵鎖連船,以為屯兵營壘,而后駐兵于船上。

霍峻瞇著眼睛,眺望被湖澤所包圍的壽春,問道:“肥水灌城一月有余,不知今城中狀況何如?”

“稟都督,據昨夜漁夫暗傳書信所言,壽春城中被積水所困,百姓多腹疾,手足腫大,死病者繁多。徐晃率兵民圍堵水道,然收效甚微。”

蔣濟拱了拱手,說道:“今城中士氣低沉,多有言降漢者。徐晃連斬十余人,方止眾人降漢之語。”

霍峻笑了笑,說道:“徐晃能止降漢之語,卻軍民降漢之心不能止。以城中形勢觀之,壽春不日將歸為我大漢之所有!”

“都督,我軍圍困壽春多時,今城中士氣渙散,為免夜長夢多,不如尋機破城。”高翔說道。

霍峻擺了擺手,拒絕高翔的建議,說道:“當下壽春之敵,內被水澤所困,外無大軍來援。內憂外患之下,無需急于破城!”

“都督,莫非是畏壽春城堅?”高翔壯起膽子,說道:“今翔愿為先登,率本部兵馬破城。”

霍峻未怪罪高翔,而是笑了笑,淡然說道:“為將者,當有怯時,不可擅兵專勇,一意孤行。今我之所以不破壽春,而是憂大軍四面攻城,帳下將士死傷甚多。今為破將破之城,何需空費將士性命,以圍城之法,足以破其城!”

黃崇遲疑少許,反問道:“昔孫子亦有言,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夫鈍兵挫銳,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敢問大司馬,用兵之道,以快為上,以慢為害。今大司馬久屯兵馬于城外,將士銳氣漸消,豈不有違用兵之理乎?”

見是女婿提問,霍峻耐著性子,解釋說道:“孫子亦有語曰,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今我軍之兵十倍與敵,既無外憂,又無內患,怯弱以保將士性命,有何不可乎?”

說著,霍峻提點眾人,說道:“夫兵者詭道,善因事變。徐晃有勇略,其憑險而守,自恃城堅。故雖遭雨圍,未肯束手。今起兵而圍急攻,非萬全之策,不如修繕營壘,以待秋水之后。”

“大軍長屯駐兵,其所耗之糧,多出江淮府庫。且行輪休之制,可令老弱且耕且戰,反哺大軍所耗之糧。”

背景不同,其選擇用兵執法自然要有所不同。如霍峻所言,今下壽春城被破,僅是時間問題,而非戰術用兵問題。故而對將下之城,沒必要為了提前破城,從而讓將士白白犧牲。

至于大軍出征太久,所消耗的物資輜重太多,僅能說有利有弊,且所幸壽春離江淮近。今時大軍所消糧草,幾乎是從江淮、江東二地供給。

黃崇依有疑惑,問道:“昔邯鄲之戰,秦久圍邯鄲不克,大司馬如何篤定壽春城必下?”

黃崇所問的問題太經典了,在中國古代戰爭中例子也太多了。如何能保證,你所率之兵圍城,能圍下城池,而非被敵寇所解圍。

如以鄭成功為例子,他發起南京之戰,則是因攻城手段有失,最終被清軍擊敗。

“好問題!”

霍峻贊揚了句,說道:“凡大軍欲以久圍而破城者,當據外圍之險,而后修繕長壘,深察援軍所來之向。而后行圍城打援之策,或是行阻援破城之計,此將不敗矣!”

“今下之勢,逆魏被我大軍所敗,兵馬死傷慘重,短時之間,不足以用兵。而后我命龐、陸二督封鎖淮水上下,斷絕壽春大道,加以肥水淹城,洞察城中士民之心,足以知壽春必被我軍之所有!”

以霍峻的角度去分析,鄭成功兵敗南京的原因,其原因有不少。以當時的局勢而言,鄭成功需要速下南京,而非類似壽春之戰般,長期包圍破城。

若鄭成功非要用圍攻的形勢破城,則要占據南京外圍的險要據點,斷絕外部兵馬支援南京,如可以采用圍城打援之法。

古代圍城打援之法中,以陸抗的西陵之戰最為經典,不僅破了西陵(夷陵),而且還擊敗增援的晉軍。

失敗的例子有,洮西大捷后,姜維所發起的狄道之戰,因被判斷錯誤陳泰的增援路線,最終無功而返。

在軍事作戰中,有非常多既似非似的作戰局面,為將者如何選擇用兵方針,往往是非常關鍵。一旦選擇失誤,所造成的損失,非同小可。

幸霍峻對山水地理、敵我形勢,有異常敏銳的洞察力,在復雜的軍事沖突中,往往能做出較為正確的選擇。

聽著霍峻深入淺出的言論,眾將各有所思。

黃崇似乎略有所得,向霍峻拱手稱謝,說道:“大司馬答疑之語,當開崇之困頓。”

霍峻笑著看向高翔,問道:“不知豐露以為何如?”

高翔紅著臉,拱手說道:“都督之高遠之見,非翔所能比之。壽春既為手中之物,今為將士性命而憂,怯弱一時亦未嘗不可!”

“此話尚早!”

霍峻強調說道:“欲下壽春,還需諸君協力!”

“諾!”

話音稍落,侍從順山道而來,語氣加急,說道:“稟大司馬,據斥候來報言,荊宛兵馬異動,司馬懿似有南下救援壽春之念!”

“可還有其他緊急之事?”

“未有!”

“子通。公衡,可有不同之見?”霍峻問道。

蔣濟沉吟少許,說道:“都督,自鐘離大敗,魏軍已無多余之兵,唯有抽調他處兵馬增援。司馬懿之前向南用武,兵馬多有疲憊,于我軍而言,不足為懼。”

頓了頓,蔣濟說道:“然濟恐曹魏將會抽調河朔或關西之眾,以南下解壽春之圍。據在下之見,大司馬不如令江漢出兵北伐,再讓葛相命馬超出隴右,令曹魏為四方兵事所困,從而難以顧及壽春!”

“然也!”

黃權捋著胡須,贊同說道:“權以為蔣長史所言有理,司馬懿率部至壽春,我軍足以退之。但卻恐河朔之兵南下,兩軍匯合,其兵馬甚眾。加之滿寵、曹洪二將,僅憑龐、陸二督阻敵,恐有不足。”

“故以權觀之,魏雖經鐘離兵敗,但尚有余力。今不如讓江漢、隴右出兵,牽制荊州、關西之兵,以為我軍分壓。看能否趁逆魏初敗之下,有所斬獲。”

“二君所言,正合我意!”

霍峻負手踱步,說道:“馬超素有謀逆之心,今見逆魏兵敗江淮,其必有所圖。而關西受圍,魏必救之。”

“至于荊宛之兵,因宛城為洛陽屏障之故,若我軍兵出江漢,司馬懿必不敢輕離之!”

說著,霍峻看向人群中的費觀,問道:“今可否讓葛相督軍,令文聘、呂蒙二將出襄樊,以威新野、宛城。且書信與馬超,讓其出兵隴右。”

在鐘離之戰后,因考慮到壽春未下,不宜大封諸將。為了激勵眾將破城,諸葛亮派費觀出使江淮,以為勞軍之用。當下欲調動江漢兵馬,以及讓馬超出兵,需由武漢方面協調。

費觀向霍峻拱手,說道:“回大司馬,葛相居京調度,江漢各部空閑可用。如欲令江漢諸軍出兵,當是可行。”

“至于馬超,因隴右缺糧,形勢未明等原因,馬超尚未有動兵之念。若我軍能撥錢糧與隴右,馬超必欣然而動。”

隴右地廣而民少,馬超為了與漢魏抗衡,爆出了三、四萬兵馬。因他不善治政,以及隴南二郡被陸遜所奪。

馬超被糧草所困,平時兵馬不出動,尚能自產自足,一旦遠征涼州或關中,馬超則陷入了缺糧狀態。

出兵少,則不足以動搖曹魏的關西;出兵多,則會被糧草所困。這大概是馬超所沒想到的地方,他兩面跳反,好不容易占據了隴右。卻因隴右缺糧而難以成事。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讓葛相盤算下府庫兵糧,看能否從巴蜀中抽調與隴右。馬超如能在關西有所作為,壽春必被我所有!”

“諾!”

費觀應了下來,說道:“觀明日歸京,向丞相上報此事!”

“善!”

(本章完)

翻上頁

呼出功能

翻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