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模型開始的萬物合成 李和李和李

第41章 航模?固定翼螺旋槳無人機

已經組裝起來的機體部分,被李錨放在一邊,而他自己則是對動力系統組裝了起來。

不管是航模還是真螺旋槳飛機,上面其實都是沒有變速箱的,那么如何改變速度呢?當然是由油門控制的。

所以在某種程度上講,螺旋槳飛機的結構是要比汽車還要簡單的。

李錨按照自己設計,用小叉車將迷你發動機吊裝起來,將已經組裝好的機體推了過來,隨后其他還沒裝上的機體也隨著發動機到位,全都被組裝在了一起。

發動機被裝進機體之中,李錨開始在機體內部開始整理起來各種的操控電路,并將電路一同連接到發動機上。

將操控系統和發動機連接好,油路和機翼油箱鏈接上,又給機體里面裝了兩塊12v的鉛酸蓄電池,這才算搞完機體內部的一切。

現在也只剩了螺旋槳,還有起落架的輪子沒有裝到位,螺旋槳已經在之前一同打印了出來,可是輪子卻是有點難。

畢竟他這打印機目前還沒有打印過橡膠材料,而且他也沒準備過橡膠材料,就算打印機能打印,也沒有材料。

至于輪胎要去哪里搞,那就還是得等了,不過李錨也不是沒辦法,雖然實心橡膠胎暫時沒有,但還是可以用小輪電動車的胎先頂一陣的。

輪胎的問題已經想出了辦法,李錨隨后就開始給航模的螺旋槳組裝了上去。

到此這架飛機就算是完成了,通體呈現著金屬的光澤,閃亮閃亮的。

只見他面前的這架飛機,機體總共長1.26米,翼展1.87米,機體總共高0.53米。

完全是按照1:10的比例,以運5為基礎原型等比例縮小的,當然差別還是有的,原來的上下雙層機翼,已經被他優化成了上單翼。

李錨上到飛機近前,試著抱著飛機稱量了一下重量,感覺總重差不多應該有個30公斤,至于起飛重量有多少,那還是要看后期的測試才能得出。

看著擺在自己面前一米多長的航模,李錨說不激動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這架航模的機體還是全金屬的,這可和他之前玩的完全不一樣。

之前他不是沒玩過翼展超過1.5米的,只不過那些機體差不多都是由泡沫搞的,雖然那泡沫很輕很堅固,但是和實打實的金屬機體相比,是完全沒有可比性。

李錨此時恨不能立馬就把這玩意飛上天,但可惜的是目前條件還不充足,起碼起落架的輪子還沒弄好,還有就是沒有燃料。

之前買的那10L汽油,早就被迷你發動機給燒完了,除了這些李錨其實還有點別的想法,那就是給這航模裝上一套體感鏡頭。

有了體感鏡頭,再加上VR眼鏡設備,那就能弄出一套極為簡陋的擬真航模來,那到時候可是真能感受一把飛行的樂趣。

這個時候的李錨,已經是玩嗨了,至于成本什么的,那根本就不是現在他考慮的。

有了想法,李錨直接就行動了起來,將車間的一切都收拾好,然后開上車就從廠房這邊離開了。

汽車禿嚕嚕的離開,李錨先是去了賣電動車地方,買了三套最小號的輪胎,然后又直奔家的方向開去。

車子停在自家樓下,三兩步上到樓上,拿上大疆云臺和一臺不常用的相機,又跑回自己臥室,將他常用來看三上的VR眼鏡抱在了懷里。

拿著幾樣東西,下樓開上車又在家附近的二手手機店里買了一些二手手機,弄完這些東西,李錨才又開車回來產房。

李錨一回來,就拿著著一堆亂七八糟的東西來到了辦公室。

將氣息喘勻了,平靜下來后就開始了拆拆拆,拿著烙鐵不停的在焊焊焊,隨后又是一頓膠水粘粘粘,最后李錨還不放心還給捆了好幾條扎帶。

此時云臺已經被拆掉了下面的手柄,一臺佳能500D相機已經和云臺連在了一起,而在云臺旁邊,還有個剛被焊接到一起二手手機。

而在云臺的另外一邊,則是放著一個挺老舊的VR頭戴式眼鏡,此刻這個VR眼鏡也早已面目全非,上面布滿了各種的飛線。

李錨搞到現在,時間已經悄悄的來到了下午,但是有了想法的他,那是根本就一點都感覺不到餓,有的只是滿滿的成就感和激動。

搞完了這些東西,李錨又在電腦上畫了個航模內部的安裝支架,并將之分發到了激光燒結打印機上。

趁著打印支架的這個空檔,又將剛買的三個小號充氣輪胎裝到航模上,雖然不是實心胎,反正糊弄著先用吧!

輪胎剛被他裝好,緊接著支架也被打印完成了,李錨又將支架弄下來,將加裝了體感模塊的云臺相機,用支架牢牢的固定在了航模里面。

該連接電源的連上,該固定的固定好,接著李錨就忍不住的將改好的VR眼鏡戴在了腦袋上。

隨著眼鏡和機艙內的鏡頭連接成功的提示出現,隨即云臺帶著鏡頭開始完成了自檢,接著體感陀螺儀開始發力,VR和鏡頭完成了聯動。

只見李錨腦袋向左轉,機體內部的鏡頭就會在云臺的作用下向左轉,腦袋向右轉,鏡頭就會向右。

反正不管是李錨怎么做動作,飛機里面的鏡頭就會做出相應的動作。

經過他這么一番實驗,一開始他的設想算是完全實現了。

操控系統用的普通四通道遙控,視野由機體內的體感聯動鏡頭提供,在機上本身是燃油版的動力。

總共一米多長的機長,就這樣的航模還叫什么航模?直接叫固定翼螺旋槳無人機都夠格了。

迷你發動機強勁的動力,再加上10L汽油能燒將近40個小時的續航,這直接就讓航模擁有了長時間的滯空能力。

雖然在實際使用上,續航時間肯定不會這么的長,但就算是將其減半、減掉三分之一,滯空能力也足夠的強悍了。

李錨現在搞出來的這東西,還真是越來越不像是一個航模,真有點固定翼螺旋槳無人偵察機的意思了。

就是不知道這東西飛上天后,表現到底怎么樣?

速度有多少?續航時間是多長?最大起飛重量能有多少,最大載重量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