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守藏史

第一百五十二章:順勢·利人道(四千)

最新網址:yingsx第一百五十二章:順勢·利人道(四千)第一百五十二章:順勢·利人道(四千)←→:

一場交談,風允并未以大仁大義來談揚粵國民,冬日缺糧的情況。

以此要挾揚粵王,去救助那些弱民。

而是與王說明實際,讓王以選。

若無民,何來的士農工商呢?

而王也道,可發放糧草,去救助。

風允卻道:“不可恩賜,應以勞獲糧,給其希望,卻依舊墮落,偷奸耍滑者,死矣無可惜之處,為人者,不必為此而悲。”

揚粵王身處高位,不曾體察民情,對國民本無多少憐憫,本次賜糧,也是看在風允面上。

隨即道:“安風君說的去辦……”

說畢,他一思,又打量風允道。

“聞說楚鱉贈百越五千石糧食,十車兵甲?”

楚鱉?

風允遲疑。

“荊楚確實贈百越,不過卻是激怒揚粵…”

揚粵王眼中輕蔑,卻是對那荊楚。

“風君不必解釋,此事大宰與寡人有過商議,知曉百越并無動亂侵揚粵之心。”

已經結盟,揚粵王自然相信風允的話。

“風君乃是有德之人,非揚粵人,卻能體恤揚粵弱民之苦。”

“這樣吧,我揚粵送百越萬石糧食,二十車兵甲,算是與風君結交之禮。”

風允并未與揚粵問糧,卻想不到,因為今日的小事,讓揚粵君主有了增糧之想。

風允沉吟一分。

抱拳施禮道:“多謝揚粵王…”

風允沒有含糊,百越需要這份糧食來發展,而他也需要這份糧食施策。

揚粵王定名是和他結交,他接下,就算是他欠了揚粵王一份人情。

揚粵王欣喜,立即下令去籌備糧草。

“待風君主持商祭后,就可帶著糧食一同歸國,也算是風君政績啊,哈哈哈……”

如此……

攀談幾句,風允見揚粵王欲離,風允也自覺退出宮殿。

站在揚粵王宮前,風允望向揚粵國城。

遙看其下民居縱橫交錯,往來風雪,少見行人……

近看,卻見計然慌忙而來。

“聞風君在殿內與王說明揚粵城中,弱民布糧之事,余特來協助。”

可見計然對風允的重視,這殿內之事都有關注。

而此時趕來,卻是為另一事。

“風君,為何您會為了別國小民,而去尋王事呢?”

這在計然看來,是對別國政要的挑釁,若不是風允名頭大,揚粵王也對政治不敏銳,怕風君就不是這般簡單地解決了。

“按理說,風君為國相,更應該避諱才是……”

計然隱晦地勸解風允。

可風允卻道——

“這世間,有三道。”

“一為天,二為地,三為靈,其靈也,我等為人,遂作為人道。”

計然微愣。

“天地人?”

與計然一同步下階梯,蠻娃與鄒衍正在那等著風允。

鄒衍與蠻娃看見計然在其側,與風允攀談,遂也不上前,只是默默跟在其旁。

似略有感悟。

風允以今日之事,解釋天地人——

“今日之事,強大之人,庇護弱小之人,這不符合天道,也不符合地道。”

聞聲,鄒衍豎起耳朵傾聽。

計然微愣,但也明白風允有論道之欲,他摘下自己腰間代表大宰的銅符,揮手,交給一位揚粵士族。

“去,把風君與王說的事情安排好,不可違背一言。”

“諾。”那人離去。

這般,計然才回首,將自己的疑問說出。

“強者幫助弱者,為何天地不符?”

“風君,可為何您要幫助弱者?”

風允的所做與所說不符,這讓計然迷惘了。

風允笑笑。

“因為啊……”

“天無情,唯有己;萬物一同,不因強弱而偏袒。”

“地有情,卻博愛;萬物一同,不因強弱而偏愛。”

計然咋舌,思索中,目光越發古怪。

確是如此啊。

天地就如同兩個極致,可古怪的是,極端的盡頭,都是公正地看待萬物,萬物一同,不偏不倚啊。

計然心中不由對風允第三個道人道的解讀。

“風君快速,然懇請之。”

風允一笑,計然卻是不拘小節,尋道心誠之人。

而另一旁,鄒衍也眼中帶急,盯著風允。

遂,風允接著道:“強者幫助弱者,不符合天地,卻符合人道。”

“人七情,有六欲;萬人各一,卻能合一為一族!”

計然愣然。

“七情六欲,萬人歸一?”

越思,計然越發愣。

風允的話卻沒有結束。

“其人道,強者引路,庇護弱者,弱者齊心,誕育強者……此為人族的傳承文明之道,亦是生生不息之法,也是對抗天地之術。”

“吾雖為百越國相,但也是人族一員,此時在揚粵為強者,自然以做引路。”

“列國有多,人族卻一。”

“為人者,首以人族為本,再分列國,再論老幼、親疏、恩怨……”

“天地之下,我人族,以燧人為始,伏羲女媧為祖,炎黃為首、五帝為領,三王為先,若在天地以內,信其一也,皆為我人族。”

天地以內,是為范圍,畢竟天地太大了,不一樣的地方太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規則。

風允陳述后,幾人也走到了典籍宮。

風允并沒有親自去幫助那些弱民的想法。

因為強者約束強者,就是對弱者最大的幫助。

而實際上,風允如今正在思考未來。

春秋戰國,戰火紛飛。

他對這華夏大地上的諸國部落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界限,來自后世,他知曉天下終將一統,他出仕一國又能做什么,這大勢不可逆,他也不會去逆。

“噠…”

踏入典籍宮,蠻娃去安頓,鄒衍與計然跟著風允踏入其中。

方才風允所說的話,讓兩人十分震撼,此時正需要好好琢磨一番。

三人坐下。

風允不去管兩人。

或許,他能做的不在統一國家,而是傳承文明,順勢而利人道也。

在這春秋戰國的兵戎中,不知多少古之智慧消弭。

他看向揚粵國典籍宮中,那些雜亂的醫書,其揚粵不重視,怕是不久后就會隨著戰火消失在其國。

至于那些小國也是一般——滅其國,是為滅其社稷,夷其宗廟,焚其歷史,移其民也。

社稷,社為國土,稷為五谷,合之為一國生計。

最為通俗的說法,就是毀一國國土,燒一國文化,砸一國宗祠,遷國民入他地,禁前國之祭祀,幾代之下,其國也就徹底消弭。

這樣的事情,風允也有跡可尋。

“大宰,不知可清楚宋史?”

宋國,殷商之遺也。

聞聲,計然不解,但還是答道:“計然知曉,就不知風君欲問何時?”

宋國建立至今,已有近四百年,歷史久遠,不可一時說盡。

風允先是一禮。

“大宰莫怪,余想知曉商滅至宋建立這段時間。”

計然目微蹙。

因為這段時間,是宋國的禁忌,國中人甚少提起,不然會被一群人抨擊其心。

不過計然是無拘之人,倒是不在意。

何況這里是揚粵呢。

計然認真訴說,風允屏息傾聽。

一旁的鄒衍也是,而隨著計然的訴說,他眼中滿是不可思議。

“這…現在的宋國和當初武庚殷商,也……太不一樣了。”鄒衍嘀咕,雖小聲至極,但也能被風允和計然聽見。

計然聳肩一笑。

“是大不一樣…若說數百年前的武庚祭的是商湯,那現在的宋國祭的就是周湯……祖宗沒變,子孫卻變了。”

計然眼中有些黯然,卻也無可奈何,特不想奈何。

當初,周滅商,卻不入商都,而留于紂帝辛之子武庚,以商治商,以此治理商遺民。

其美名‘興滅繼絶’——將那些已經滅亡的國家,讓他們的子嗣重新建國,繼續祭祀先祖,以顯《周禮》之德。

不過防人之心不可無,周武王又派三個親弟,在其旁立邶、鄘、衛三國,成三監制殷之態。

可即使如此,在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商遺民鼓動三監奪位,釀成三監之亂!

后周公滅亂,其手段堅決,遷徙大量遺民,與周結親者入豐腴之地,而原來的殷商之族及與之關系密切之族,均被遷往落后偏僻之地。

又尋來商微子,封宋國,以天子之禮祭祀商先祖,是為周之客也!

天子……商湯可無天子。

后周公又對天下宗室嚴管,制定國君之位只可傳嫡。

其興滅繼絶之德,也不再談及。

如今的宋國,歷經數百年,即使依舊是殷商大宗,可在周禮下,卻變成了最為尊崇周禮的國之一,其國君也無當初的商湯之勇,唯有周湯之德。

“興哉、哀哉……”風允微微搖頭。

“周初時有‘興滅繼絶’之德,可在武庚之亂下,也不再提,而如今啊,已奠定為滅其社稷,夷其宗廟,焚其歷史,移其民也。”

如今,殷商為周客,其土是周的,只是借于殷商…

如今,即使是祭祀先祖,也是以周天子的禮儀…

如今,還有多少人記得、惦念殷商的過往輝煌…

如今,殷商之地還有多少純正的殷商遺民…

“風君何意?”計然聞聲,被這滅絕之言驚出一身冷汗,其后背濕涼,眼中惶恐。

風允微微搖頭,不語。

計然也不敢再問。

“風君,余去觀布施弱民之事,先離去也。”

計然快步離去。

一旁的鄒衍也不敢詢問風允。

只是呆愣坐著,低頭思索方才風允所言的一切,以作思考。

風允微嘆。

其禮樂崩壞時,無德行壓制人心,列國戰亂。

其國滅別國后,有周公安置遺民的例子在前,怕是……

居安思危,是因為其后有危可思。

風允欲保全人族傳承,這每一國的典籍,都是其必要之物。

“應為人族傳承而立于當世。”

風允有了決策,也不再苦惱。

數日后,商祭已至。

這次卻不同。

因為三份商頌被計然帶來揚粵,且是在西南越地名聲極其顯赫的風允主持祭祀。

揚粵城內,不少國民都圍聚在外,注視高臺祭壇。

“風君!”

風允踏入祭壇,周圍呼聲極多。

而每踏一步,其文氣高漲一分,與揚粵國的氣運結合,天穹之上,因其文氣,逐漸出現一道虛影——青銅草花。

在揚粵國多日,風允也知曉了這朵花的意義。

其花多長于青銅礦之上,尋得此花,就可尋得一礦。

這對以青銅為要的揚粵國乃是,幾位重要。

“他…是風君,就是他!”

“榜弟,什么他?”

人群之中,薄衣紅臉,一小孩跟著一少年站在其中。

那小孩激動道:“是我那日見到的人,他原來就是風君,是他幫了……”

“咚咚咚!”銅鼓聲響!

四周一靜!

風允持禱文,頌文祭祖!

而此時,計然早已離開揚粵,前往魯國……

“呼…”

白雪皚皚,風雪隨著風,從大別山而下,吹落風澤,又在風口處卷席,尋找風河穿越百越之地,來到了百越與古艾交界的地方。

“有異動!”

“不好,是古艾人,快,集結甲兵!”

幾日后,風允急急忙忙,帶著揚粵國允諾的糧食、兵甲,踏上了歸百越之旅!

“衍,你與蠻娃護送這批糧草歸百越,我先前往古艾邊境。”

“夫子且去,我和蠻娃兄會護送……”

鄒衍還未說完。

大雪中突然升起一陣文氣。

文氣化作冶鳥,托舉著風允飛入寒風中。

立春,在周時,就是過年,也是一年之始。

如今不管是周年,還是百越之年都已過去,已經如春。

但春初又下起了雪。

“寒冷之時,可不利于耕作。”

風允乘在冶鳥之上,向著百越之地飛去。

今日之晨,就有百越來報,說是古艾聚兵,前來攻百越。

其言百越拿出五千石,方才離去。

其聲勢浩大,口氣亦大,竟說五日不得糧,就攻入百越。

“看來是這古艾知曉了楚國贈糧與百越之事。”

“兩萬甲兵都派來了……看來確實無糧了。”

古艾無糧之事,風允清楚。

只不過因為戰事緣故,這糧食消耗得倒快。

“風允揮手即書,以冶鳥之背而文——安氏止、瑤地動!”

如今安氏在為百越招降古艾之民,如今已有萬數,此時古艾派兵,可不能讓古艾國君發現安氏。

至于瑤地…瑤為防御揚粵,此時揚粵已盟,有盟約在,倒可以放緩防御,馳援古艾。

不過如何擊退古艾,還需風允親自前往陣前,謀劃布局……

(本章完)

←→新書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