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家這一日發生的變故,宋家的下人們還是有所察覺的。
有人看到大郎陰著臉從澄心堂到西院,然后又從西院到澄心堂,五娘也跟了去,沒多久,大郎拉著臉被打腫的五娘從澄心堂出來,后來五娘就出了府,再后來,西院叫了吳大夫,聽說大娘子又暈了。
“肯定是崔嬤嬤搞的鬼。”對崔嬤嬤意見天大的王嬤嬤磕著瓜子漫不經心地說道。
幾個嬤嬤把小板凳挪地更近些,眼里閃爍著好奇興奮地光芒,還順手抓了一把王嬤嬤地瓜子。
“快說快說,為什么是崔嬤嬤?”有人催促道。
王嬤嬤壓低了聲音:“你們想吶!大娘子處罰了方蕊,讓崔嬤嬤丟了臉面,崔嬤嬤在府里可謂是一手遮天,誰敢給她找不痛快?結果剛當家不知情的大娘子就得罪了她,她能讓大娘子舒坦?指不定天天在夫人面前給大娘子上眼藥。”
眾人情不自禁地點頭。
大家苦崔嬤嬤久已,這種事兒崔嬤嬤是做得出來的。
“你們說句良心話,大娘子當家當的如何?”
“大娘子大氣,我在府里呆了十幾年,頭一回覺得日子這么有奔頭。”
“大娘子分工明確,誰該干什么,清清楚楚,而且賞罰分明,不像以前,亂七八糟,干得多錯的多,不做事兒的照樣拿錢。”
“就是,以前那日子過的要多憋屈有多憋屈,現在舒心多了。”
大家雞一嘴鴨一嘴的夸大娘子。
王嬤嬤吐出瓜子殼,笑道:“人人心里有桿秤,以前說是說夫人當家,但管事的是崔嬤嬤,以前府里是什么氣象,現如今又是什么氣象,誰不夸大娘子好,這不是又狠狠打了崔嬤嬤的臉嗎?她心里能痛快才怪。”
幾個婆子頻頻點頭。
“要真心夸一個人好不容易,要找一個人的錯處卻很容易,反正怎么一回事,大家心知肚明便是。”
王嬤嬤說了一籮筐,沒一句真憑實據的話,但就是讓人覺得很有道理,且諱莫如深。
反正崔嬤嬤就是那根攪得府里不安寧的攪屎棍,池子里興風作浪的老王八。
“有件事兒不知道當不當說。”一位姓孫的嬤嬤踟躕道。
“說啊,有話就說,這里又沒外人。”大家紛紛起哄。
孫嬤嬤道:“那你們可不能往外傳。”
“誰敢往外傳,咱就一起唾沫星子淹死她。”王嬤嬤道。
其他婆子一一表態,就差賭咒發毒誓了。
孫嬤嬤這才道:“應該是去年八月,那天我有事兒去請示夫人,就在澄心堂出來的長廊轉角的地方,跟崔嬤嬤撞上了,她手里的東西散落一地,我當時嚇壞了,趕忙幫著撿東西。”
“我記得清楚,那是兩身衣裳,一雙鞋,還有兩封信,一封是寫給老爺的,另一個信封上寫著鄧嬤嬤的名字……”
“夫人還給鄧嬤嬤寫信?難道鄧嬤嬤是夫人的人?”王嬤嬤疑惑。
“不是不是,鄧嬤嬤那封信是崔嬤嬤的字跡,崔嬤嬤的字我認得的,當時崔嬤嬤好像很驚慌,一把從我手里搶過那封信,還把我罵了一頓。”
“這事兒吧,我藏在心里一直不敢說,也不確定到底是怎么回事兒。”
如果現在還是崔嬤嬤當家,如果不是這會兒大家齊齊聲討崔嬤嬤,她是絕對不會說出來的,寧可爛在肚子里。
雖然眾人不敢隨便發表看法,但個個神色耐人尋味。
當晚,王嬤嬤就去探望大娘子了。
劉嬤嬤本來也想去探望,又怕打擾大娘子,聽說王嬤嬤去了,她也趕緊去,后來,據說府里的管事嬤嬤都去了。
當然,也不是誰去都能見到大娘子。
姜晚檸裝了三天病,喝了三天沒用的藥,讓青娥扶著,腳步虛浮的去澄心堂請罪。
“都怪兒媳思慮不周,一片好心辦了壞事兒。”姜晚檸啜泣道。
宋姚氏很想罵她,可看她那虛弱的樣子,感覺口氣重些都能把她吹倒似的,又把責罵的話咽了下去,在肚子里盤算一圈,才道:“你這事兒辦的確實欠考慮了。”
“是,兒媳已經知錯,兒媳就是太想為郎君,為這個家盡一份心,兒媳想著給五娘多添些陪嫁,宋家更有面子,婆母也可少操些心。”
“你跟煜兒說,你要把所有陪嫁都給他?”
“是,兒媳確實說過這樣的話,郎君明年要去京城趕考,需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兒媳覺得該花的地方就得花,千萬別省,兒媳就想著賣掉幾間鋪子,讓郎君多帶些銀兩去,免得縮手縮腳,郎君說用不著那么多,兒媳就說,反正兒媳的東西以后都是他的,就算他現在要,兒媳也會毫不猶豫的給他。”
這些話還是宋煜教她說的。
不得不說宋煜扯謊有一套。
宋姚氏半信半疑,若真是如此,倒也不能全怪她,她的初心是好的,只是自己一雙兒女不爭氣,被黃白之物蒙了眼,迷了心。
“婆母,兒媳真的沒想到事情會變成這樣……”姜晚檸凄惶掩面,又掉了幾粒珍珠。
宋姚氏語重心長:“阿檸,你可知你錯在哪?你錯在不懂人心,煜兒還年輕,五娘也是個要強的,你一下許給他們太多,反而會害了他們,你明白嗎?”
姜晚檸點點頭:“兒媳現在知道了,不過,兒媳已經答應五娘給她八間鋪子添妝,若是不給她,姑嫂之間定要生嫌隙,兒媳還是決定給她,剩下的,等生辰宴后都交給婆母處置。”
宋姚氏心跳驀地漏了一拍。
這么容易就得到了?
這可真是因禍得福。
生怕姜晚檸反悔似的,宋姚氏按捺住滿心狂喜,一副勉為其難的模樣:“這樣也行,畢竟你們還年輕,花錢沒個節制,照伱這般大手大腳,凡事只知道用銀子來解決,不出三年,你那點家底都要敗光了,我先替你看著管著,等你以后正式當家,再交還給你。”
八間鋪子給五娘就給五娘吧,不然五娘還不知要跟她鬧到什么時候去,五娘到現在還住在她二姨家。
于是一樁風波就這樣輕輕揭過。
然而,宋家母子之間已經形成的裂痕卻在持續蔓延,擴大。
終有一天會在對彼此的猜忌不滿中變成一道無法逾越的鴻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