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公孫老夫人的“心病”
女子想要活得好,首先就要堅強,然后學會為人處世。
劉長歡、劉長樂聽著母親諄諄教誨,感動不已,牢牢記在心里。
吳翠紅抱著女兒劉大丫仔細聽著,雖然有些地方不理解,但先記住,以后慢慢想。
與此同時,公孫先生回到東山交代他們繼續干活之后,帶著牛大壯直奔縣城。
他的家在藍山縣,隔壁就是鎮西將軍府。不過霍少將軍平時大多在鎮西關,此時并不住在家里。
公孫先生找來家里的心腹老仆,開始試做白玉膏,幾次試驗之后,果真做成了。
縣城的果子醬多,放入白玉膏里,酸酸甜甜,味道更加豐富。
公孫先生讓人把霍少將軍從鎮西關叫回來,商量著怎么去大城池賺錢。
霍英杰一路上滿肚子疑惑,不明白軍師為何神神秘秘?
回到家之后,霍英杰吃了果子醬白玉膏之后贊不絕口,“軍師,這是何物?”
公孫先生輕笑回答:“白玉膏,這東西是梨花村李娘子……”
他把前前后后的事情跟霍英杰說了一遍,接下來就是如何利用白玉膏騙錢,不,應該是賺錢!
霍英杰想了想,“交給霍南處理,他負責商隊的事情,也擅長做這些事情。其實這東西并不難,就算想保密,但重金之下,早晚有人泄密,能高價賣出去方子就賣。”
“大嚴那么多大的城池,都賣出去,賺的錢,換成稻米糧草運送到鎮西關。”
“是,少將軍。”公孫先生應下。
霍英杰笑了,拱手,“恭喜軍師有了女兒。”
公孫先生哭笑不得,不過覺得挺有意思。
“我也沒想到,不過我可以理解,這是李娘子給女兒找的一條出路。有我這個干爹在,劉長歡就算之前有那一門不靠譜的訂婚,以后也能再說一門好親事。”
霍英杰點頭,眼神意味深長,“軍師,這個李娘子很不簡單,以后你們要多聯系啊!”
“那必須的。”公孫先生毫不猶豫答應了下來,“其實這樣也好,我注定不能有孩子,認個女兒也不錯。那孩子很乖巧,將來我給她找個好婆家。”
霍英杰笑笑,“老夫人知道你認了個干女兒,想必很開心。”
一聽這話,公孫先生眼睛一亮,捧起果子醬白玉膏,“我給老母親送過去,順便跟她分享這個好消息。”
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他因為十幾年前凍傷了身體,又受了重傷,為了保命,不得不用了一些兇猛的虎狼之藥,喪失了生育能力。
公孫先生從那時候拒絕成親,不想耽誤其他女子。
這可愁壞了公孫老夫人,一會愁兒子到老孤苦無依,一會兒發愁公孫家的香火斷了。
總之,公孫老夫人一想起來,就心情郁悶,就算想過繼,也沒法辦,公孫家一枝獨苗,只能收養。
只不過公孫先生一直很忙碌,這事情就耽擱下來了。
公孫老夫人臉圓圓的,慈眉善目,正在丫鬟的攙扶之下,在花園里散步,百無聊賴,整天哀嘆自己這輩子不可能子孫滿堂了!
看到兒子過來,公孫老夫人翻了個白眼,心疼兒子,但又氣兒子。
娶個媳婦回來,收養個孩子,也是一個正常的家啊!
可這個兒子偏偏不樂意!
“娘,兒子給您送點稀罕的好吃的。”公孫先生輕笑,把碗放在石桌上,親自扶著老母親坐下。
原本公孫老夫人不感興趣,但看到潔白如玉的食物,放在青瓷碗里,上面點綴著紫紅色的果子醬。
“這是何物?”公孫老夫人端起來,舀了一勺,溫熱滑嫩的口感,伴隨著香甜的味道,順喉而下,“嗯?不錯,我牙不好,適合我吃。”
“娘,這叫白玉膏。”公孫先生在母親面前,就是個極力討賞的小孩,“娘,還有一個好消息,機緣巧合,我認了一個干女兒。”
公孫老夫人一聽這話,也顧不得白玉膏,還是黑玉膏,面露關切,急忙問:“干女兒這是怎么回事?認了,怎么不帶回來?”
公孫先生見老母親注意力都在這件事情上,笑著說:“娘,你聽我細細說來……”
公孫老夫人聽完兒子的敘述,抓到了兩個重點,“李娘子”,“李黑風”,其中李娘子出現頻率尤其高,而且自家兒子對其頗為推崇。
難道兒子對李娘子有想法,然后不僅幫忙解決麻煩,還認了干女兒?
十年前,或許公孫老夫人對兒媳婦人選,還有諸多條件。
現在嘛,就兩點:一,是個女的;二,能跟挑剔的兒子能談得來的,能讓兒子接受的。
公孫老夫人的心思千回百轉,“既然你都認了親,那也是我孫女,待會我讓丫鬟收拾一些東西,送過去,算是我這做祖母的一番心意。”
“這可是咱們家第一個孫子輩,有空了,讓李娘子帶過來給我看看,也能讓我們祖孫親香一二。”
公孫先生見老母親開心了,也笑道:“行,回頭我就說。”
公孫先生跟霍南商量利用白玉膏賺一大筆錢,與此同時,趙家莊趙地主砸了好幾個茶碗!
圓圓胖胖的身材,白胖的臉,氣得面紅耳赤,不停喘著粗氣。
那個叫公孫廉是什么東西,算個屁啊!
他沒聽說過!
派出去五十多人都被打傷了,趙地主知道以他的能力對付不了梨花村的那些莽漢,必須找他的好女婿!
于是趙地主帶著豐厚禮品,來到縣城,見自己的女兒,讓他女兒在王主簿面前吹枕邊風。
趙倩兒面若桃花,身材婀娜,正是得寵的時候。
她聽說弟弟被鄉下人退親了,而且還打傷了四五十人,覺得這是不給她趙倩兒面子,“爹,你放心,晚上我就跟老爺說,把李家人劉家人都抓起來坐牢。”
“好閨女,爹就靠你了。”趙地主得意,不愧是他從府城青樓花重金調教出來的女兒,當真是嬌弱無骨,媚態橫生,迷得王主簿百依百順。